ChaseDream
搜索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1107|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申请总结] 关于推荐信,大牛如何定义?

[精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17 15:37: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推荐信,大牛的作用人所共推。
大家所指的大牛,如何定义?仅多A?还是real big name?或者其他?
欢迎大家各抒己见。
收藏收藏1 收藏收藏1
沙发
发表于 2012-4-17 16:29:30 | 只看该作者
通过今年我的申请,我发现所谓的大牛不一定是那种在某领域中特别有贡献的人(太有限),其实就是对你申请的学校比较熟识,和某些教授有过交流就已经算是大牛了。
板凳
发表于 2012-4-17 16:32:48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推荐信,大牛的作用人所共推。
大家所指的大牛,如何定义?仅多A?还是real big name?或者其他?
欢迎大家各抒己见。
-- by 会员 woodenarrow (2012/4/17 15:37:59)



这个有定论的,牛推的意思是给你写推荐信的这个人在圈子里的connection很好,把你用很positive的letter推荐给和他关系很好的地方。

例子1:推荐人直接把RL寄给你要申请的program的某个人,而不是通过系统。而这个人在committee里面比较有份量;

例子2:推荐人通过系统递交推荐信后,直接电话或者email联系你要申请项目的某个人,并且这个人在committee里面很有份量;

例子3:推荐人曾经在你要申请的项目里面就职过很长时间,现在仍然和那边很多人有很好的关系;

至于推荐人的头衔作用不大。建议套RL的时候向推荐人咨询项目的选择问题。至于成绩是不是A+,你如果可以保证推荐人可以给你写非常positive的letter,就无所谓了。
地板
发表于 2012-4-17 21:45:32 | 只看该作者
只要你的申请的学校买你推荐人的帐,就是大牛。
5#
发表于 2012-4-18 05:32:37 | 只看该作者
有很强connection不一定是好事。确切的说,完美的情况下是好事,但现实的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好事。

原因就在于,如果大牛有connection, 并且为你说好话,基本上意思就是跟对方说“你们把这个学生给我收了吧”。这种情况下,不管你原本是不是qualify, 也不管你最后拿到offer去不去,大牛就欠了对方一个人情,或者让对方还了一个人情。这个人情体将会反应在他们学术生活的诸多方面,比如学生找工作,论文review,会议组织上的帮忙,或者邀请对方给talk之类。也就是说,要让大牛为你欠一个人情,你需要足够优秀或者为大牛做了足够多的事情让他心甘情愿付出这个人情(注意:如果有N学校有这样的connection, 就要欠N份人情,而且注定其中至少N-1份是白欠的!)。这就是所谓的“完美的情况”。

那事实是怎样的呢?事实就是,即便自己的学生找工作,也不是每个大牛都愿意为自己的每个学生欠这种个人情的(当然,那个人情相对更大),更何况你区区一个申请的学生?那么大牛会怎样做呢?

不难想到,大牛要不就弱化推荐信的质量,说,“兄弟,我觉得这孩子还不错。不过你们看着觉得好就收,觉得不好就拒,没关系的。”要不,就干脆回避这种connection强的学校(往往是对方欠大牛的人情,大牛不希望这么轻易就让人还了)。而对于后者,由于不能明说,大牛会不建议你申请这个学校,导致两种可能:或者动用他不太在乎的关系把你发配到其它学校去,或者干脆一封推荐信都不帮你写。

所以,对于普通申请者而言,connection不是一件好事。推荐信最理想是两种状态:或者是找很牛很牛的人,轻描淡写说你两句,例如Tversky生前的推荐信,会说,"en, 这人上过我的课,我不记得他犯过什么愚蠢的错误”,这样的推荐信就可以让你想去哪里去哪里。或者就是找牛校的优秀毕业生,哪怕他在学术界还未出名,哪怕他自己目前不在牛校(当然因为是牛校的优秀毕业生所以也不会太差),他在母校说话的份量是很重的。
6#
发表于 2012-4-18 10:36:02 | 只看该作者

受教了!!

有很强connection不一定是好事。确切的说,完美的情况下是好事,但现实的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好事。

原因就在于,如果大牛有connection, 并且为你说好话,基本上意思就是跟对方说“你们把这个学生给我收了吧”。这种情况下,不管你原本是不是qualify, 也不管你最后拿到offer去不去,大牛就欠了对方一个人情,或者让对方还了一个人情。这个人情体将会反应在他们学术生活的诸多方面,比如学生找工作,论文review,会议组织上的帮忙,或者邀请对方给talk之类。也就是说,要让大牛为你欠一个人情,你需要足够优秀或者为大牛做了足够多的事情让他心甘情愿付出这个人情(注意:如果有N学校有这样的connection, 就要欠N份人情,而且注定其中至少N-1份是白欠的!)。这就是所谓的“完美的情况”。

那事实是怎样的呢?事实就是,即便自己的学生找工作,也不是每个大牛都愿意为自己的每个学生欠这种个人情的(当然,那个人情相对更大),更何况你区区一个申请的学生?那么大牛会怎样做呢?

不难想到,大牛要不就弱化推荐信的质量,说,“兄弟,我觉得这孩子还不错。不过你们看着觉得好就收,觉得不好就拒,没关系的。”要不,就干脆回避这种connection强的学校(往往是对方欠大牛的人情,大牛不希望这么轻易就让人还了)。而对于后者,由于不能明说,大牛会不建议你申请这个学校,导致两种可能:或者动用他不太在乎的关系把你发配到其它学校去,或者干脆一封推荐信都不帮你写。

所以,对于普通申请者而言,connection不是一件好事。推荐信最理想是两种状态:或者是找很牛很牛的人,轻描淡写说你两句,例如Tversky生前的推荐信,会说,"en, 这人上过我的课,我不记得他犯过什么愚蠢的错误”,这样的推荐信就可以让你想去哪里去哪里。或者就是找牛校的优秀毕业生,哪怕他在学术界还未出名,哪怕他自己目前不在牛校(当然因为是牛校的优秀毕业生所以也不会太差),他在母校说话的份量是很重的。
-- by 会员 zirtek (2012/4/18 5:32:37)

7#
发表于 2012-4-18 12:23:32 | 只看该作者
有很强connection不一定是好事。确切的说,完美的情况下是好事,但现实的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好事。

原因就在于,如果大牛有connection, 并且为你说好话,基本上意思就是跟对方说“你们把这个学生给我收了吧”。这种情况下,不管你原本是不是qualify, 也不管你最后拿到offer去不去,大牛就欠了对方一个人情,或者让对方还了一个人情。这个人情体将会反应在他们学术生活的诸多方面,比如学生找工作,论文review,会议组织上的帮忙,或者邀请对方给talk之类。也就是说,要让大牛为你欠一个人情,你需要足够优秀或者为大牛做了足够多的事情让他心甘情愿付出这个人情(注意:如果有N学校有这样的connection, 就要欠N份人情,而且注定其中至少N-1份是白欠的!)。这就是所谓的“完美的情况”。

那事实是怎样的呢?事实就是,即便自己的学生找工作,也不是每个大牛都愿意为自己的每个学生欠这种个人情的(当然,那个人情相对更大),更何况你区区一个申请的学生?那么大牛会怎样做呢?

不难想到,大牛要不就弱化推荐信的质量,说,“兄弟,我觉得这孩子还不错。不过你们看着觉得好就收,觉得不好就拒,没关系的。”要不,就干脆回避这种connection强的学校(往往是对方欠大牛的人情,大牛不希望这么轻易就让人还了)。而对于后者,由于不能明说,大牛会不建议你申请这个学校,导致两种可能:或者动用他不太在乎的关系把你发配到其它学校去,或者干脆一封推荐信都不帮你写。

所以,对于普通申请者而言,connection不是一件好事。推荐信最理想是两种状态:或者是找很牛很牛的人,轻描淡写说你两句,例如Tversky生前的推荐信,会说,"en, 这人上过我的课,我不记得他犯过什么愚蠢的错误”,这样的推荐信就可以让你想去哪里去哪里。或者就是找牛校的优秀毕业生,哪怕他在学术界还未出名,哪怕他自己目前不在牛校(当然因为是牛校的优秀毕业生所以也不会太差),他在母校说话的份量是很重的。
-- by 会员 zirtek (2012/4/18 5:32:37)


-- by 会员 xyd1990 (2012/4/18 10:36:02)



真是没想到哈有这么多关系~~~受益匪浅
8#
发表于 2012-4-18 14:00:45 | 只看该作者
有很强connection不一定是好事。确切的说,完美的情况下是好事,但现实的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好事。

原因就在于,如果大牛有connection, 并且为你说好话,基本上意思就是跟对方说“你们把这个学生给我收了吧”。这种情况下,不管你原本是不是qualify, 也不管你最后拿到offer去不去,大牛就欠了对方一个人情,或者让对方还了一个人情。这个人情体将会反应在他们学术生活的诸多方面,比如学生找工作,论文review,会议组织上的帮忙,或者邀请对方给talk之类。也就是说,要让大牛为你欠一个人情,你需要足够优秀或者为大牛做了足够多的事情让他心甘情愿付出这个人情(注意:如果有N学校有这样的connection, 就要欠N份人情,而且注定其中至少N-1份是白欠的!)。这就是所谓的“完美的情况”。

那事实是怎样的呢?事实就是,即便自己的学生找工作,也不是每个大牛都愿意为自己的每个学生欠这种个人情的(当然,那个人情相对更大),更何况你区区一个申请的学生?那么大牛会怎样做呢?

不难想到,大牛要不就弱化推荐信的质量,说,“兄弟,我觉得这孩子还不错。不过你们看着觉得好就收,觉得不好就拒,没关系的。”要不,就干脆回避这种connection强的学校(往往是对方欠大牛的人情,大牛不希望这么轻易就让人还了)。而对于后者,由于不能明说,大牛会不建议你申请这个学校,导致两种可能:或者动用他不太在乎的关系把你发配到其它学校去,或者干脆一封推荐信都不帮你写。

所以,对于普通申请者而言,connection不是一件好事。推荐信最理想是两种状态:或者是找很牛很牛的人,轻描淡写说你两句,例如Tversky生前的推荐信,会说,"en, 这人上过我的课,我不记得他犯过什么愚蠢的错误”,这样的推荐信就可以让你想去哪里去哪里。或者就是找牛校的优秀毕业生,哪怕他在学术界还未出名,哪怕他自己目前不在牛校(当然因为是牛校的优秀毕业生所以也不会太差),他在母校说话的份量是很重的。
-- by 会员 zirtek (2012/4/18 5:32:37)



这个对于不厚道的大牛固然成立,但是connection很广泛的大牛自然有他处理人际关系时候的得体之处。互相卖人情欠人情也是他们connection之所以好的一个原因了。

condition在厚道大牛的情况下,如果你的表现不值得他写特别肯定的推荐信,人家也会告诉你大概写成什么样子,由你去考虑还要不要他推荐。这种本身条件不过硬(一般是GPA差)还想读phd的学生,大多是对research特别热情的,推荐信上如实写了你对research特别热情或者别的方面还可以,就是incremental的value了。要不然GPA不好,本来也不会有好结果的。

如果你的表现特别的好,人家自然不介意把你推荐到自己熟悉的人那里去。推荐学生和培养phd也是一个老师树立自己reputation的重要方面。双方以后还可以讨论八卦你的发展,加强人家的connection。更重要的是也你要真进去了,以后大家也都在一个圈子里,靠了你的link,人家又多了一条线不是么。

这些其实都是很功利的说法了。现实中没那么复杂。好多research好老师看到好的学生,又心向学术,帮你推荐下学校什么的都是很自然的事情。不确定老师写成什么样的,就多去找人家聊聊对你的定位。让他帮你推荐几个你可以申请的学校,就能琢磨出来了。(当然那种说一套做一套的老师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退一步说,你跟人家有交集,又不去找人家写推荐信,人家还会伤心呢。没必要因为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的丧失了这种机会

place学生这个,虽然跟推荐读phd相关,但是又不完全一样。老师付出多少努力,不仅跟本人的风格有关,还跟学校的传统有关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12-4-20 10:58:54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仅仅是多A,并非big name,也没有很强的connection,如何?
10#
发表于 2012-4-20 12:20:48 | 只看该作者
多A基本上算是做的不错的了。 做的不错的都会有reputation,而且在他有关系的学校(比如母校,coauthor的学校,自己学校)里面都是很reliable的,这样推荐信就很不错。 关键就是,你的推荐人要让对方学校觉得reliable,就够了。Big name的推荐信大部分学校都会觉得比较solid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8-4 04:07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