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真是可爱额。刚毕业吧?
其实,你问了个让人很难回答的问题。 除了不想压力太大,你神马信息——比如兴趣爱好或者你对压力大的定义——都没提供额。在这样的情况下,真的是很难给你建议额。 举个例子吧,就拿我来说,我喜欢financial planning,所以对我来说从事这样的工作我不容易感觉到累或者有压力。 因为那些在别人眼里很有压力的事,恰恰是我喜欢去做的。
这下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吧?因此,为了能够确定你的职业规划,我建议先从你的兴趣爱好着手考虑,然后再结合其他因素(比如薪酬,休假啥的) 为什么我认为爱好要放在第一位? 好吧,我说。 因为做你喜欢的事,你不容厌倦,不会感到枯燥。这就好比很多女孩子对逛街乐此不疲,而身边的男友没走几步就要打退堂鼓了。 再回到我们的主题,career goal。 其实,工作的事也是一样的。 总体而言,职业规划是个比较长期的计划。
如何能够真正能够实现它呢?(在career goal不过分超过ability的情况下,至于这,你得把握了。) 我觉得有以下2点:“坚持+运气”。 “运气”(或者说机遇)是没法预测的,你懂的。 所以,剩下来,我们能够控制的就是“坚持”了。 而在普通情况下,极有恒心的人是极少数人。(我指的是那些即使知道他们在干与自己爱好相左的事,但仍然能够坚持下来的人) 那神马才能帮助你坚持完成你的职业规划呢? 哈,我想你已经知道答案了。 对,没错,就是兴趣!你还是挺聪明的哈!关于兴趣能给你带来的巨大动力,我已经在前面举过例子了,就不多讨论啦。
最后,再总结一下吧。 我个人建议你先想一想你的爱好,同时发掘一下自己的特质(比如对数字很敏感),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上现有的相关工作职位(这得你自己去了解了)来打造你自己的切实可行又具有说服力的职业规划。 这样不但对你申请学校有好处,更重要的是,它还能让你对自己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明白自己要神马。 当你写完career goal的essay时,我想你的脑袋里就会是another picture了。换句话说,当你真正完成这个步骤(写作)后,你会对自己有个比现在明确的多的定位。
不知不觉写了一大堆,又臭又长的,请别介意哈。我这人打字只速度,不效率,错别字一大堆是常事。所以,劳驾LZ将就着看看就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OK啦!
最~~~后,wish u good luck!
-- by 会员 stevenvboy (2011/7/21 18:46:50)
首先谢谢你哈,写了那么多。你是我所见过的回答别人的问题最细致最认真的人。我还没毕业呢,开学大四。你应该已经工作了吧,在哪工作啊?你指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兴趣。可是由于我现在对金融这个行当本身还并不甚了解,尤其是金融下面细分的许多分支,比如具体可以从事的事情诸如像你说的financial planning. 所以我很难说出究竟哪个是我的兴趣所在,要是我真找到了兴趣所在,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纠结了。我不知道是不是一定要先工作之后才能对这个行当有所了解。
-- by 会员 ltlt (2011/7/22 10:05:13)
多谢鼓励!
我在一家小投资公司做了2年,主要就是些财务分析、经济数据收集之类的工作。 可以肯定的是,工作经验能够帮助一个人更好地了解所从事的的领域。
我们就由全职工作的意义和作用谈起吧。其实,从我的自身感受来说,工作中很难学到像大学时那样系统的理论知识,却能学到更具备价值的
通吃技能——如何解决各种问题,包括工作上的、人际关系上的等等。 说简单,它(通吃技能)就是一种
思路,一种能让你迅速区分重点和非重点,并在它们进行权衡,并帮助你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之所以实用,是因为它以解决问题,并达到预期目标为最终指向。(思路简洁,目的性强)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这就好比我们高中时做的理科大题目。你也许只需解决这个大题中的一个小问,而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已远大于你能解出答案而所需的信息量。 事实上,由于你的目标是得到那1个小题的答案,这时你就会自动进入信息筛选的程序(留下必要条件,提出非必要条件)。然后对你能够通过对于这些必要条件的综合考虑得到你最终答案。 我个人觉得,这才是工作经验的精华所在——关键不是你掉到了多少鱼,而是你是否能熟练地用你的鱼竿在各种情况下掉到你想要的鱼。(这样上哪都不会挨饿)
当然,不是说通过工作学到的那些
专业技能(比如怎么使用公式或者专业分析工具啊什么的)不重要。 但是,相比
前者(解决问题的思路),这个几乎是人人都可以学到的。(当然,前提是你想到要去学者技能)即使是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人来说,只要有足够的练习机会,他/她也能正握这些技能。 其实,现在我们大学阶段的学习,各类专业化社会考试(如CFA,FRM,CFP,CPA等等)都是在做这件事——给学习者练习的机会。 但是,由于在进行此类练习时,受训者通常处在理想环境下,这就导致了理论和现实脱节的情况。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企业都不倾向于召缺乏工作经验的应届生的一个主要原因了——虽然大多数技巧都懂,但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总是不尽如人意。 所以,为了让自己的认证(certification)更具说服力,几乎所有的高端专业金融执照考试(如CFA神马的),在通过考试者申领执照时,都对他们有工作经验(年限)的要求。
另外,工作经验对于一个人对金融行业的理解(包括你提到的行业分支)确有帮助,但是这种帮助因人而异。 这种助益的大小完全取决于
岗位和个人的
主观能动性。举个例子吧,在同一家证券公司里的1个
理财顾问(或者叫客户经理)和1个前台
开户的职员,他们能够接触到的金融行业的范围大小明显存在差异。 由于工作需要,理财顾问岗位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全面的知识(比如,证券、保险、银行金融产品及如何为客户做规划等等),那在对这些必备知识了解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了解到了许多行业信息。 而对于那个开户的工作人员来说,只要做好开户工作(泛指额,也包括销户啥的)就OK。自然这个人对于认识金融行业的机会就要远小于那个理财顾问。
再简单解释一下主观能动性。还是用这例子。假如说这个理财顾问很懒,神马都不学;而那个开户的职员特勤快,不时请教富有经验的同事,同时每天回家钻研各种金融行业的知识。 那只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这2个人之间对于金融行业理解深度的区别就显而易见了。(哈哈,当然如果那个开户员是个“没头脑”的除外。前看后忘记么。这款经典国产卡通片,LZ一定欣赏过,且有印象。)
最后,总结一下吧。 首先,相关工作经验肯定有助于提升你对行业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提高你的
能力(
both专业&通吃)。 但也不是说,你没有工作经验就学不到这些东西了。 你可以通过自己积极的搜集信息来提高你对行业的认识度; 事实上,信息收集与处理的这个过程也在提升你的
通吃技能. (因为在此阶段,你的目的已经很明确了——深入了解金融行业,同时你也在精选必要的信息。);另外,做这件事本身也在提升你的
专业技能——搜索&处理信息本身就是一项很基本且重要的调查能力。 所以,我觉得,即使你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你也是有办法达到了解行业分支的目的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通过一段时间工作能帮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更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当然,这也得动脑子总结的。
说到这,我还得顺便提一点,
发掘你的兴趣不必晚于
了解行业分支。 就拿我来说吧,我这人从小就比较喜欢
混搭各种东西,把他们平凑成我要的“产品”。 比如,吃早饭的时候,我喜欢把面包、鸡蛋都放在牛奶里一起吃,而不是向一般人那样分开吃;玩具方面,我喜欢玩乐高玩具(就是那种可以自己组合的塑料积木),我不太喜欢按照包装盒上的图例来搭积木,而是发挥我自己的想象力搭出我喜欢的东西。(也许是辆汽车啥的);后来,大学时选修金融专业,知道了理财这个行当。因为这个行业所要求的专业技能(要制定投资组合)刚好符合我的爱好。插一句,理财师的知识面必须够宽,从心理学、金融学都要会,同时要乐于助人,才能满足各种客户的需求。 而
广泛了解各领域的知识也是我的兴趣之一;同时,我也
倾向于用我的能力来帮助别人。 而我发现我的这些个性特点恰好跟理财行业的入门要求不谋而合。所以,最终我打算选择了这个career goal。
其实,兴趣人人都有,你绝对知道你的兴趣神马?只不过你需要一点信息和一点时间再去思考你的爱好(或者特质)与某个(些)金融岗位基本要求的契合度。
@@
!额,说实话,写到最后,我自己也有的思维混乱了。 如果有啥偏题的地方,就直接跳过吧。
-- by 会员 stevenvboy (2011/7/22 17:08:19)
又写了这么多,能感觉你确实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看来工作经验还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不知道对于一个女生来说究竟应该本科毕业后先工作还是先接着读一个master再去找工作。我也曾想过毕业后先工作,但有人对我说一旦你工作了就会很忙到时就不想再去学习了,尤其是对于女生,一旦习惯了工作的生活也许就很难回到学生的状态。特别是如果你结了婚,有了家庭,你还会在回到学校读书而不顾家庭了吗?如果你一直不结婚,先工作个两三年,然后在读master一两年,那回来后岂不就成剩女了?也许这就叫做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