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50988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6-3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6月16日,参与中欧访问导师项目的首位金融业大师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先生做客中欧上海校园,和中欧MBA2010级学生分享了自己在金融行业从业近38年以来的经验和教训,得到了在场学生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
![](http://www.ceibs.edu/media_c/archive/images2/20110617/32958.jpg) 中欧首位访问导师史蒂芬?罗奇与MBA学生开展分享活动
罗奇先生首先与MBA学生分享了他的从业经历,并谦逊地说道,“我非常‘幸运’,能够在恰当的时间出现在恰当的地方”。但是他同时告诫在场学生,自从2008年蔓延至全球的金融危机以来,这个世界已经与过去截然不同。所有有志于从事金融行业的同学,首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并采取行动适应这一变革。他告诫听众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后危机时代的金融行业,尤其是在亚洲和中国,因为这是全世界变革最快的地区之一。
罗奇先生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对中国的了解,他自90年代初期开始关注中国和印度,随后他被委任为摩根斯坦利亚洲区主席。在此期间,他目睹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并成功预言了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并不会倒下。
罗奇先生将自己在金融行业的从业经历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 要埋头扎实苦干,实实在在地积累:尤其是在刚入行的几年,扎实地埋头苦干能使你明白行业的很多假设前提,让你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逐步深入、不断完整对行业的了解。他强调,成功没有捷径可循。作为纽约大学的经济学博士,他的切身经历是,要想将学校书本上的知识成功转换为对真实生活的认知,必须付出艰苦卓越的努力。
第二, 在一开始要使自己接触到的领域尽可能地广泛,保持开放,直到达到一定程度后,在某一点上开始细化:他援引他自己在摩根士丹利的从业经历,告诉在场MBA学生,他一开始专注于美国经济,随后经他自己要求转向研究更广泛的全球经济体,直到在90年代初接受任命来到亚洲并以此为契机专注于亚洲经济,尤其是中国、日本和印度的经济发展。
第三, 要学会享受工作,在工作中找到乐趣,找到激情:他解释道,在每一天的工作开始之前,他都能感到一种切实的兴奋感,因为他喜欢了解最新的经济信息,去思考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问题,和客户交谈并与人交流。他希望每一个MBA同学也能找到自己的激情所在,去享受工作的每时每刻。
提问阶段,有同学提出“罗奇先生职业生涯中的挫折在哪里”?面对这个问题,罗奇先生坦诚地分享了他自己的经历,并显示出直面挫折的勇气。他的坦率赢得了同学们赞扬的掌声。分享活动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史蒂芬?罗奇(Stephen S. Roach)简历:
获纽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在1982年加盟摩根士丹利前,罗奇先生还曾在位于纽约的摩根银行和位于华盛顿的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担任高级职务。目前罗奇先生执教于耶鲁大学,同时担任摩根士丹利亚洲区非执行主席。罗奇先生教学和研究项目的重点主要放在亚洲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方面。他还撰写了《未来亚洲》(Wiley出版社,2009年)一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