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应该先说说背景。如果你是数学背景,我建议没必要去NYU再学那么多数学。毕业工作需要的是眼界多元化,B在商学院设置会更加有利。而且B的名气比NYU要好太多,这对你一辈子的事业都是有微妙帮助的。B虽然在CA,但找工作一点不比NYU差。转载一篇文字可能帮助你作选择:
标 题: 我的MFE申请经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7 00:48:58 2010, 美东)
我的MFE申请经历
很少能看到有些写自己MFE的申请经验。自己申请结束以后就想着写下一些感想。或许
对想申请的人有些帮助。
先介绍一下我的背景。国内大学毕业以后来美在一所排名前十的公立大学读EE的Ph.D.,
07年年初开始工作。一晃3年过去。这期间慢慢对投资有了点兴趣。看了一些关于value investing的
书。出于对政治和金融的兴趣,我开始订阅The Wall Street Journal。慢慢的稍微懂了一些
Capital markets的一些知识。这期间只想着学习充实一下自己。没想过要去换到金融专业。
我想很多人像我这样刚工作的时候不去想以后的出路。刚工作的兴奋会持续一段时间。
工作2,3年后很多人开始考虑自己是不是想继续走这条路。一个印度同事去了law school (35左右的
年纪去Berkeley念Law school还是让我很敬佩的)。公司还有两个同事在Chicago念Part-time的
MBA。一个毕业以后去Capital One。也算没有白念。是不是值得Switch career就只有他本人最清
楚了。我也想过去念MBA。买了how to get into top MBA program看了看。还买了Gmat考试的
书。后来因为觉得两年成本太高。出来去Investment bank做analyst or Associate似乎年纪也有
些大。而且自己不太确信是否合适去年MBA。最终没有实现这个想法。
第一次知道有MFE这样的program是偶然在网上看到的。但是看到觉得自己可能比较合适
去转这个专业。于是慢慢关注这个领域。去的比较多的网站是
http://www.global-derivatives.comhttp://www.quantnet.comglobal-derivative其实是个很好的网站。很多申请人去那里。虽然发帖的人不多,但
是有几个人会特别活跃,所以是值得去看看的。Mitbbs quant版其实对申请学校没有什么帮助。我觉得
大部分人是直接Ph.D.毕业找quant方面的工作。或者已经在quant这个领域工作的了。
大学的MFE主页其实提供了很好的信息。MFE一般都是business school办的。Business
school都知道怎么去market自己。所以学校主页的网站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了解这个program的
渠道。我主要是看他们毕业学生的去向和学生的profile。比较自己的背景可以看得出来自己是不是有
较大的可能性被录取。
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参加学校的online information seminar. UC Berkeley,
UCLA 和CMU都经常有webex seminar。一个小时的seminar通常都是先由program director介绍
这个program的基本情况。然后Q&A。如果你有特别的问题,就可以问他们。如果你没有,可
以听听人家的问题。也许对了解这个program有帮助。
要特别提一些Berkeley的MFE program。他们的webex session你可以把你的resume发给
他们。Director Linda会直接告诉你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当时他们告诉我要去选cooperate
finance 和macroeconomics的课,还需要考CFA level 1。我当时已经报名了。我后来就不得不去
上他们的网络课程。不过他们不要求你一定要上Berkeley的课。只是我看到他们的课价格也比较合理
,就选了。
后来的时间就是准备写essay。上课,准备CFA的考试。同时还是继续参加webex
session直到申请结束。
这段过程比较stressful。尤其是写essay很头疼。找了美国朋友改了改。自己花了很多
时间。还看了看How to get into top MBA programs这本书。仔细读了里面MBA essay的例子。
还要找人写推荐信。和公司的director说请他写推荐信。和以前的Ph.D老板说自己要转行。感觉有些
像背叛他们似的,不是特别容易handle。不过还好,找的人都热情的推荐了我。
申请商学院有个讲究。听说是时间越早越好。一般四轮的申请,申请第一第二轮最有优
势。到第三第四轮的时候据说大半名额已经给掉了,所以就不是特别好了。我申请了Berkeley和UCLA的
第一轮。CMU的第三轮。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UCLA的program。这个program刚刚开始,今年是第一年有毕业生
。我看了看他们几届student的 profile。其实和CMU的学生比,UCLA的生源别不差,甚至可能更
好。当然CMU的MSCF program办的最早,估计现在华尔街上到处是他们的校友。就业情况当然是CMU的
更好一些。但是UCLA也有他们的优势。Anderson在商学院的排名好像比CMU的要好。UCLA的总体名声
也比CMU好一些。南加州有不少当地的fund公司比较倾向于在local招生。所以学生也都应该能找得
到工作。只是去大投行的可能不多。去一些fund management的公司可能比较多。最后尽管他们在网站
上贴出了就业的基本情况,但还是没有透露薪水情况。估计就业还可以但是为尽如人意。值得一提的是
UCLA好像有很多学生去中国实习,回中国工作。如果想回国的话,这个program因该不过。我看到有去
中金实习和工作的。一般背景不错的人都很有希望被录取。申请可以拿他做保底。
接下来就是面试。Berkeley的面试的人是一个以前毕业的学生。他们都会找alumni来面试第一轮。问
了一些很基本的概率,算法,和brain teaser的问题。接下来director还应该面试。不过我的情况很
奇怪。Director没有面试就给了我admission。我后想可能是他们觉得英语语言和表达能力过关了就没
继续面试我。或者是因为我参加了他们webex seminar好几次也都问了他们问题,也许director对我
有些印象,就省去了第二次面试。请不要问我Berkeley的具体面试问题。虽然问题很简单,但是我知道
不少申请的人想问。其实每个面试的往届校友不一样所以问题也完全不一样。所以也没有必要问
UCLA的面试很奇怪。他们找了个大银行的managing director来面试。这个MD的UCLA
program的advisory board member。最后搞得像个工作面试一样。问简历,问为什么要换专业,
问以前读书时做的东西。本来已经决定去Berkeley就不想面试了。一看是MD面试,就决定试一试了。
面试结果还不错。最后UCLA给了admission。
CMU的面试我就没参加。据说是他们的director问一些非technical的问题。
从申请结束到现在已经很久了。program还没开始。想想要辞去工作从新过学生的生活还是有些害怕。不
知道能不能适应紧张的学习生活。希望一切都好。
零零碎碎写了些东西。不知道还有什么漏掉的。如果有时间我在补充一些。有问题如果
我能回答的话,我尽量回复。
-- by 会员 doladd (2011/3/29 0:5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