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bestvampir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问大家, 中欧和美国50名左右的MBA比哪个更好?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1-3-14 11:41:47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平心静气,不必有火气.
有些问题,说来说去,都是一部分申请MBA人自己脑子里的评价标准,其实与职场上的评价并不在一个体系里.
比如说有些申请认为Stanford是很好的学校,去的人一定如何如何. 其实08级Stanford在大陆招的12个中间,有两对夫妇.可以说很大程度上说为了留住一个录取者,Stanford就招了他(她)的另一半. 在这种情况下,被录的人都很优秀吗? 不一定吧.

同样一个问题,是不是拿到美国TOP10的人会毫不犹豫不去中欧, 答案同样是不一定. Steven 和我讲过,凭胡海清的背景,去世界上任何一所商学院自然没有任何问题.但选择中欧是最让别人无话可说的结果. 所以在02年,她来中欧了. 吴邦国的儿子也是读中欧的EMBA班. 在中国有很多人,如果他完全不需要美国TOP10给自己贴金了,自是会选择国内的学校. 所有的EMBA学生都可以说是这样的情况.  一个30~40岁在中国成功的企业家,再相信美国人那套理论,那真的就老天真了.

至于说海龟比较青涩, 话比较难听,建议想出国的朋友可以听一听.
背后逻辑是这样的: 美国人大多喜欢比较Open, Academic比较强的申请人,这些品质现在的中国完全用不到.中国市场与海外市场越来越不同, 抱定Data Driven 的思路,回到国内撞到"头破血流"的人多了去了.  很多东西,几千年的积累, 老美没有可能理解的. 从招人的标准,到两年的学校环境, 最终的结果就是海外毕业回来的人普遍比一直在国内的同龄人要"青涩", 这也不是只MBA一个领域,哪里都有类似情况.
今天真正困难的不是在海外独立生活,而是在北京,上海的办公室里"游刃有余", 期间的过程足够让很多年轻人脱几层皮了.每个成功人士,都有别人无法体会的心路历程. 相对来说, Yvvone,Steven等人都一直在中国, 说中欧比任何海外商学院更懂中国,也不是空口讲讲的.
个人观点,能认同的认同, 暂时不能认同的以后可以慢慢体会
-- by 会员 卓如 (2011/3/14 10:48:36)



赞同!M7不好讲,因为他们的软实力是无法估量的,但是其他的学校其实还是个master in finance或者master in accounting的加强版。感觉国内还是大多去追求“美国”那个虚荣,这就导致了为什么以前CD哥和2012man的几句“大实话”能招的那么多人反对。其实他们也没说清在反对什么,总之你说美国不好那就肯定不行了。


感觉这个帖子的题目就很迷茫,有点关公战秦琼的意思。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这本身市场,环境,人际等等都不同。你说美国的回来搞个finance analysis强我信,因为他们注重数理分析。但是你要说你回来搞marketing强过土鳖,那就搞笑了。正所谓强龙不扭地头蛇,一个50+强过本土的M7?吹水那!
32#
发表于 2011-3-14 12:03:25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平心静气,不必有火气.
有些问题,说来说去,都是一部分申请MBA人自己脑子里的评价标准,其实与职场上的评价并不在一个体系里.
比如说有些申请认为Stanford是很好的学校,去的人一定如何如何. 其实08级Stanford在大陆招的12个中间,有两对夫妇.可以说很大程度上说为了留住一个录取者,Stanford就招了他(她)的另一半. 在这种情况下,被录的人都很优秀吗? 不一定吧.

同样一个问题,是不是拿到美国TOP10的人会毫不犹豫不去中欧, 答案同样是不一定. Steven 和我讲过,凭胡海清的背景,去世界上任何一所商学院自然没有任何问题.但选择中欧是最让别人无话可说的结果. 所以在02年,她来中欧了. 吴邦国的儿子也是读中欧的EMBA班. 在中国有很多人,如果他完全不需要美国TOP10给自己贴金了,自是会选择国内的学校. 所有的EMBA学生都可以说是这样的情况.  一个30~40岁在中国成功的企业家,再相信美国人那套理论,那真的就老天真了.

至于说海龟比较青涩, 话比较难听,建议想出国的朋友可以听一听.
背后逻辑是这样的: 美国人大多喜欢比较Open, Academic比较强的申请人,这些品质现在的中国完全用不到.中国市场与海外市场越来越不同, 抱定Data Driven 的思路,回到国内撞到"头破血流"的人多了去了.  很多东西,几千年的积累, 老美没有可能理解的. 从招人的标准,到两年的学校环境, 最终的结果就是海外毕业回来的人普遍比一直在国内的同龄人要"青涩", 这也不是只MBA一个领域,哪里都有类似情况.
今天真正困难的不是在海外独立生活,而是在北京,上海的办公室里"游刃有余", 期间的过程足够让很多年轻人脱几层皮了.每个成功人士,都有别人无法体会的心路历程. 相对来说, Yvvone,Steven等人都一直在中国, 说中欧比任何海外商学院更懂中国,也不是空口讲讲的.
个人观点,能认同的认同, 暂时不能认同的以后可以慢慢体会
-- by 会员 卓如 (2011/3/14 10:48:36)


在理,顶。本来这个帖子就是几个问题,大家直接回答楼主即可,一引申,争论就来了。
还是回归主题吧。
33#
 楼主| 发表于 2011-3-14 13:17:49 | 只看该作者
LS的同志淡定,这没人迷信美国,只是做个学校的比较嘛。而且商学院是生命中的两年时间,不能光看毕业后在哪工作干什么,也得看看这两年你是在哪过的做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前一点就算CEIBS和US TOP50差不多吧,后一点C是永远给不了CDers的。

我觉得胡和小吴的例子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这两人哪需要什么商学院?对更多的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选择商学院无非是希望能多挣点儿钱,把自己的社会地位稍微提高那么一点点,增加一点安全感,为自己的父母创造一个更幸福的家庭。中国社会阶层食物链的最高一层,对大多数CDer来说毫无参照意义。这个例子无效。

不过我对卓如提到的“在北京,上海的办公室里"游刃有余"”非常感兴趣。可以看出这一块是卓如同学认为的中欧相比欧美学校的优势之一。能请卓如同学仔细说说么? CDer们在中欧能学到些,或者感悟到些啥,能让他们在BJ/SH游刃有余? 为啥欧美的筒子们万一想回来的话就不能游刃有余了?请仔细分享一下好吗,一定很有趣很有用。 另外卓如朋友“老外大多数喜欢open, Academic,在中国就xxx"这个结论是哪里来的啊? 我认识的从TOP 3到TOP50的申请人,什么样的都有。我觉得logical, persistence, integrity, teamwork这些能力和品质是哪里都会认可的,莫非在祖国就不灵了?

我ex-Boyfriend当年申请的时候被Boston College拒了,最后Round 3进了中欧,不难。搞得他前两年还老后悔当时没再try 一年。另外那时我也翻过他的教材,其实用的都还是美国买来的教材嘛。

也喜欢hang13同志给的分析,客观。虽然综合排名什么的中欧排到欧美100多名(有点夸张了吧?),但在中国体制内发展,中欧是很好的选择。而如果想追求体验一种不同的文化文明,那是中欧给不了的。百年教育的沉淀,文化,对这个世界,人类本身的看法,应该都和中国不同。

jiangliu说的也有道理。US TOP50能留美国,回国也有戏, 应该也有不少去其他国家工作的机会。 CEIBS能保证在中国找到个不错的饭碗,但是去别的国家这个牌子可能就不灵了。 主要是看想要什么了。 想体验下美国欧洲的工作生活,那就US TOP50.  想混中国社会,对国外没兴趣,那就CEIBS.

而且我一开始只是想用CEIBS和US TOP50的商学院对比一下,看看各自的优劣而已啊。对美国没啥迷信。打倒腐朽落后的美帝国主义!
34#
 楼主| 发表于 2011-3-14 13:37:11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每个人的泰迪熊都很特别,没有必要为了显得特别而故意表现的与众不同。

读或不读mba, 选或不选哪个学校,自己认定的就是最好的。

比或不比其实没有什么意义,现实不会因为某一项条件的客观存在而特别的否定或青睐谁,一切都是可以通过努力而改变的。
-- by 会员 yiyi00 (2011/3/14 11:09:33)



恩,yiyi说的也很好。生活最终还是要自己来过的
35#
发表于 2011-3-14 14:23:40 | 只看该作者
1. 举一些VIP学生的例子,不代表没有很多普通背景的申请人,据掉M7来中欧,每年都有. 很正常的事情. 很多人不论读那个学校都有一样的出路, 选择中欧只是因为中欧更适合而已. 多年以前我就说过很多遍:没有必要把所有据掉北美学校Offer的同学列个名单,来证明中欧的强弱.没有任何意义. 只是告诉很多申请人, 社会上很多人不认为M7就比中欧好, 社会上没有听说过Kellogg的人多了去了.一个中欧的毕业生和一个海外回来的人申请同一个职位,选谁都很合理.关键看雇主想要什么. CDer总认为雇主会自然而然地buy in 海外Top学校的毕业生.我个人的经历总结:不是这样的. 雇主既不一定buy in 海外MBA, 更不一定buy in MBA.

2. 如果你说到申请人,比较谁认识更多的学校毕业生也没有意义. 我的亲戚,同事从S/W毕业的有好几个.一起在CD Workshop的申请过程中,几个月时间接触的最后基本都去北美了.M7/Insead每一所学院的毕业生,本人都有认识. 我只能保证,我所举的所有实例都是实话.

3. 中国的商学院与海外的商学院有很多相同点,比如教材,课本等等. 当然也有很多的不同点, 比如文化. 美国的商学院是以北美文化为主体的国际文化. 中欧是以中国文化为主体的国际文化. 两种国际文化主体不一样.更重要的是海外商学院眼睛里选的中国人, 其实都是符合老外的胃口. 也许有的人认为他们很Diversity. 而我觉得他们有挺明显的共性. 两年的学习之后, 国外商学院的毕业生回到国内,一眼就能被人看出:外面回来的. 就像身上贴着标签一样明显. 这种标签是优势还是劣势,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Integrity, Teamwork 在国内当然用的到. 但"美国式"的要在中国用, 要灵...真的很难.比很多人想象的还要难的多.

如果希望追求人生的不同文化体验,当然应该出国. 如果要在中国发展,"懂中国"很重要.  中欧不是"懂中国"最好的方式, 只是相对于任何海外商学院, 中欧在这点上的优势是明显的.
36#
发表于 2011-3-14 14:33:10 | 只看该作者
LS的同志淡定,这没人迷信美国,只是做个学校的比较嘛。而且商学院是生命中的两年时间,不能光看毕业后在哪工作干什么,也得看看这两年你是在哪过的做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前一点就算CEIBS和US TOP50差不多吧,后一点C是永远给不了CDers的。【想出去看,参加ceibs的交换生也可以实现,好像真正需要MBA的不在乎那两年的lifestyle吧】

我觉得胡和小吴的例子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这两人哪需要什么商学院?【商学院里最有价值的就是alumni network,学知识去master和phd】对更多的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选择商学院无非是希望能多挣点儿钱【很多人读MBA之前的收入已经很不错了,把自己的社会地位稍微提高那么一点点,增加一点安全感,为自己的父母创造一个更幸福的家庭。中国社会阶层食物链的最高一层,对大多数CDer来说毫无参照意义。这个例子无效。

不过我对卓如提到的“在北京,上海的办公室里"游刃有余"”非常感兴趣。可以看出这一块是卓如同学认为的中欧相比欧美学校的优势之一。能请卓如同学仔细说说么? CDer们在中欧能学到些,或者感悟到些啥,能让他们在BJ/SH游刃有余? 为啥欧美的筒子们万一想回来的话就不能游刃有余了?【你是地道的中国人么,中国的裙带关系你都不懂?】请仔细分享一下好吗,一定很有趣很有用。 另外卓如朋友“老外大多数喜欢open, Academic,在中国就xxx"这个结论是哪里来的啊? 我认识的从TOP 3到TOP50的申请人,什么样的都有。我觉得logical, persistence, integrity, teamwork这些能力和品质是哪里都会认可的,莫非在祖国就不灵了?

我ex-Boyfriend当年申请的时候被Boston College拒了,最后Round 3进了中欧,不难【被BC拒了的还有进了MIT的,MIT也不难?BC拒的理由是太年轻,没工作经验】。搞得他前两年还老后悔当时没再try 一年。另外那时我也翻过他的教材,其实用的都还是美国买来的教材嘛。

也喜欢hang13同志给的分析,客观。虽然综合排名什么的中欧排到欧美100多名(有点夸张了吧?)【综合排名应该考虑到本科吧,中欧没有。其实雷鸟也不错,也没有本科,排名也不高,在国内教育部认证的学校里还没有雷鸟的名字】,但在中国体制内发展,中欧是很好的选择。而如果想追求体验一种不同的文化文明,那是中欧给不了的。百年教育的沉淀,文化,对这个世界,人类本身的看法,应该都和中国不同。

jiangliu说的也有道理。US TOP50能留美国,回国也有戏, 应该也有不少去其他国家工作的机会。 CEIBS能保证在中国找到个不错的饭碗,但是去别的国家这个牌子可能就不灵了。 主要是看想要什么了。 想体验下美国欧洲的工作生活,那就US TOP50.  想混中国社会,对国外没兴趣,那就CEIBS.

而且我一开始只是想用CEIBS和US TOP50的商学院对比一下,看看各自的优劣而已啊。对美国没啥迷信。打倒腐朽落后的美帝国主义!
-- by 会员 bestvampire (2011/3/14 13:17:49)



既然你不喜欢中欧,又何必来讨论呢,美国的那么好,去申就好了,30~50名的有很多全奖的,玩两年就回来了,也不累。
37#
发表于 2011-3-14 14:43:24 | 只看该作者
我参加过MIT在北京的info session,其中有个女校友,叫刘千里。她以前在华尔街,后来去hk,最后还是回国内,她说过,在国外,永远不会有太多的机会留给中国人让你快速爬到企业高层。
http://www.zcom.com/article/4648/index.htm 这里有一篇她的文章
38#
发表于 2011-3-14 14:46:38 | 只看该作者
ls说得对, 主要还是背景和语言和本土人不一样
39#
发表于 2011-3-14 15:31:44 | 只看该作者

而且我一开始只是想用CEIBS和US TOP50的商学院对比一下,看看各自的优劣而已啊。对美国没啥迷信。打倒腐朽落后的美帝国主义!
-- by 会员 bestvampire (2011/3/14 13:17:49)

不同的项目适合不同的人,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bestvampire你最好谈谈你想要什么,泛泛的比较没有任何意义。
我觉得就像比较汉堡包和煎饼果子那个更好一样很无聊。
40#
发表于 2011-3-14 15:51:11 | 只看该作者
而且我一开始只是想用CEIBS和US TOP50的商学院对比一下,看看各自的优劣而已啊。对美国没啥迷信。打倒腐朽落后的美帝国主义!
-- by 会员 bestvampire (2011/3/14 13:17:49)


不同的项目适合不同的人,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bestvampire你最好谈谈你想要什么,泛泛的比较没有任何意义。
我觉得就像比较汉堡包和煎饼果子那个更好一样很无聊。
-- by 会员 hang13 (2011/3/14 15:31:44)


很可能是lz想申北美30~50左右的学校,想找一些可以说服自己,让自己觉得北美top50比中欧和长江要划算。
要不会整个帖子,她都有明显的偏见,既然认为北美的好,为啥还来比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2-16 13:2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