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foeve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江MBA爬山及人文讲座 11月6日周六 北京 欢迎参加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09:16:57 | 只看该作者

网址链接:http://www.longquanzs.org/b/?p=37671#more-37671
长江商学院MBA校友会同学参访龙泉寺

  龙泉之声网站修心养性频道与长江商学院MBA校友会的同学,在龙泉寺组织了一场座谈研讨会。目的是增进同学们对寺院,对佛教的认识和理解。
  长江商学院的同学们11:00到灰寺院。网站义工首先带领大家参观了龙泉寺,从山门一路走过金龙桥、殿堂。今天是初一,同学们在义工的带领下还一起供香。最后来到了西跨院,在这里已经生活了50余年的阎居士介绍了龙泉寺的历史,讲了师父带领僧俗二众建设龙泉寺的过程中发生的小故事。下午去浏览凤凰岭的山景。
  16:00爬山归来的同学们与修心养性频道主编宋柏青师兄及苏磊师兄在金龙桥上汇合,紧接着到见行堂前与等候多时的贤启法师见面。很多同学以前都没有接触过佛教,法师亲自示范教大家如何拜佛,这些没有信仰的同学们都随法师认真地拜佛,不得不佩服法师的感召力和威摄力。之后大家随法师上到见行堂顶层,合影留念。
  最后一起到明心阁座谈,苏磊师兄主持,贤健法师、贤启法师参加与同学们的交流。
  首先大家一同观看了龙泉寺2009年大事回顾,
  之后贤健法师以水为喻开示了佛法如水一样不可缺少,渴了就要喝,也如喝水一样自然,不渴就不喝。“我想跟大家谈一下什么是佛法,佛法就像水,渴的时候需要喝,不渴的时候就不用拿它,它是一种水,水做什么用呢?解渴,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们的生命,我们的人生,有很多需要,不能满足的时候我们内心就不安,就不满足,不满意,不满意就是一种苦恼,要解决这个问题,喝水就行了。”接着,贤健法师把手放在桌上的麦克风上,说:“第二点,佛法就像麦克风,这个东西我们要用的时候,要讲话的时候就要放到面前来,用完了就要把它放下,能抬起能放下,不用之前不能举起来冲着我们,冲着脸,不讲话,会感觉有一种进攻性,”法师把桌上的的麦克风调高,说:“这个像战士状态,备用的时候应该放下来”,法师把麦克风位置调低,说,“放下来的话,心里感觉会比较好,冲着的话感觉就不好,现在讲完的话那就应该放下。”在法师轻松的开示后,大家开始与法师交流起来。
  一个同学问到:“怎样才能把佛法带入到生活中,用佛法引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真正在生活中运用佛法的智慧?”贤启法师说:“人不断地往外追求财色名利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有需求是因为内心不圆满,内心的慈悲,智慧,勇悍不圆满,所以要用外在的家庭,事业,名利来满足自己的内在的不圆满的感觉。当你把方向转过来,直接开发自己内在的慈悲心、智慧、利他的勇悍力量,会发现其实外在的一切并不重要,只是达到内心圆满的工具、手段而已。怎么能在工作生活中得到自在?就是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习佛法,把内在的悲、智、力开发到圆满,那我们面对任何人,事,物,都会感觉很自在。”

  一位俄罗斯朋友用英语提问:“如何能达到内心的和谐,内心不再担忧?”贤启法师回答说:“我们内心有很多贪求,得不到的时候就会焦虑,会有很多情绪的存在;要想得到内心的满足,还是像刚才所说,要开发内心的悲智勇,这些需要特别的方法去训练,当自己具备这种能力的时候,内心的欲求会得到满足,也就能达到和谐的状态。”修心养性主编宋柏青师兄把法师的开示翻译给这位俄罗斯朋友听,不知他是否认识了通往内心和谐的方向了呢?
  一位同学问:“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基本理念有什么相通和不同的地方吗?”贤健法师说:“三大宗教,有共和不共的地方。共的地方,就像学校里有公共课一样,是大家都学的,这部分就是追求人天的果报,比如基督教的升天堂,见上帝,都不想下地狱。天堂,是另一种比较高级的生命生活的空间,如此而已。这部分,在伊斯兰教也是一样的,共的目标都是一样的。不共的地方是,佛教追求解脱,这是和其他宗教的根本差别。
  也有同学问:“怎样才能克制自己内心的欲望,以消除痛苦呢?是主动在自己内心克制还是让欲望自然的消除?从哲学上来讲,不想自己有欲望,本身就是一种欲望。那怎样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呢?”贤健法师说“学佛法是要圆满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更快乐。学佛法,不是对治欲望,而是转化。比如贪欲,我们都有,它不是贬义词,而是一个标签,让我们认识自己的心态,认识苦的原因,有贪欲怎么办呢?之所以贪,是因为我们在追求,追求一些我们认为能带来快乐的东西,如果告诉你说,在所有的东西的,你所有的人生选择里,有一项更好的选择,能让你更快乐,你要不要呢?”大家都笑了,说:“要。”贤健法师说:“那就是佛法。你这样的去思考,其他的欲望,自然的就放下了。但是你要去认识到,这个佛法,比其他任何的东西都好,对生命更重要。”
  一位师兄对贤启法师的出家因缘颇感兴趣,并问出家后还看望父母吗,与世间的亲朋好友是否还联系?贤启法师说:“出家,有各种的因缘,但主要动力是报父母恩,报众生恩。我们自己内心有苦,要离苦得乐,寻找到佛教的方法,一步步实践后,有一些受用,体会到它确实是可行的,就感觉到自己有义务把这些好的方法,传递给自己的父母,亲人,回馈给社会。出家的目的,不是跟父母一刀两断,而是更好的报父母恩。选择出家,是因为发现了最好的东西,就希望全身心的去投入它。”
  两位法师现身说法,现场的气氛越来越活跃,以至于有的同学得到发言机会后一连问了三个问题,法师对所有问题都 一一解答,现场爆出一阵阵笑声。18:30座谈会结束
  活动虽然结束了,但相信这一场座谈,会在每一位同学和义工的心中都种下了一颗善良的佛法的种子。
12#
发表于 2010-11-11 14:44:26 | 只看该作者
没有去成的内流满面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09:29:04 | 只看该作者
明年春天争取再组织一次,这次和CFA协会一起搞的,双方感觉都不错,各个群体互补一下,否则背景比较单一。
14#
发表于 2010-11-13 13:28:39 | 只看该作者
foever大侠组织....必是精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2-13 04:14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