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dicani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申请总结] 由一个工科phd申请finance phd引发的关于申请形势严峻性的讨论 judy修改

[精华]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11:17:13 | 只看该作者
既然你已经进入马斯洛需求理论高级阶段了,就自己思索人生吧

所谓药医不死病佛渡有缘人,我多说无益

btw,你那个少见多怪的理论非常的可笑

不过这是你我认知上的偏差,我亦多说无益
-- by 会员 judydongxueni (2010/10/15 10:56:59)




当然,另一个角度看,跟斑竹的激烈的探讨确实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些申请的弱点:
1. 所修finance,economics或者商科的课程不多;
2. 没有给那个Prof 做过research~
3. 对finance的research认识确实不深~~

所以虚心请教:
斑竹当年申请,对research又有多少认识呢?有发过几篇论文呢?国际否?是否决定了你的录取?

顺便举几个例子,
5年前,曾今有幸和Eric S. Maskin聊过,当然那时他还没拿“万恶的”诺奖~他说,当他读phd之前,他也并没有确定以后一定要去做什么,会做成什么样~更不知道后来进入经济学和政治学领域~当时只想着应用数学的就一直读phd,读到底好啦~~

3年前,曾今认识了香港某大学的b-school的一个教授,西北Kellogg的phd。 他说,当年他申请的时候,都没弄明白finance和accounting的实际区别~更不太明白,所谓research能做些啥~最后 也还是照样去了~~

其实,确实想跟大家探讨一下,有这两个例子体现出来的问题~~
22#
发表于 2010-10-15 12:25:36 | 只看该作者
想申请就申请,兴趣什么的都是扯淡. 赚到钱了,有成就感了,社会地位高了,那才是实打实的.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12:30:42 | 只看该作者
想申请就申请,兴趣什么的都是扯淡. 赚到钱了,有成就感了,社会地位高了,那才是实打实的.
-- by 会员 kndx5 (2010/10/15 12:25:36)



这个归为“观点1”~~等待更多观点~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13:50:32 | 只看该作者
kndx5逢这个问题必和我掐哈哈

恩恩,lz你说的例子很好,07年的我更是萝莉一只,小本一枚什么都没有

可是现在既不是三四十年前,也不是金融危机前的大泡泡,到处都是虚假繁荣

你要认清现在的形势

受各种金融危机思潮影响想去回炉学术,躲过recession的人太多太多了

你怎么在这个时候把你自己和其他人区别出来

这是其一

其二,我始终认为,要有兴趣才去读phd,而不是,用五年的时间去判断自己是不是喜欢

kndx5和你也许都是可以不喜欢也读得下来的人,可是我始终不建议这么做
-- by 会员 judydongxueni (2010/10/15 13:32:14)




我觉得,凡是申请的,做了准备,自然有他的理由,毕竟大家也都不是小孩子了~
不管是为了兴趣,为了物质条件,为了虚荣心……都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很多学校每年的Qualify会淘汰一批人,其中的其他条件还会淘汰一片人~所以,这也是一种给那些最后不读的人,或者没决心坚持的人的一种退出机制~~

对了,刚才那个第二个例子其实比较极端的,那个大哥国内本科,无研究经验,无研究生经历,在银行工作了一年,直接去了Kellogg~估计是有神推~~呵呵~

我的问题是:
在申请的过程中,这样的“兴趣”,能否能让你unique?毕竟各个人都说自己“爱”这个专业,“爱”这个学校~
还有,就是那个学术上的问题。我觉得 实际上的申请者和申请成功者中,应该有很大一部分是没有研究经历的~~
所以我才想问斑竹的背景~

——————————————————————
btw,现在形势已经好转了~
选择这个时候回去读phd的人应该不会太多了吧~~
25#
发表于 2010-10-15 15:30:10 | 只看该作者
lz可以找个top journal的literature review看看,再看看最新的几期都做什么,找个在读的phd聊一聊。再来做决定。
现在形势确实不比当年,我知道一个人,ivy的理科phd和mba,高盛做过几年,现在一个60名左右的program里。
一个高中的学姐,ivy的chem phd,现在一个50名左右的program。
这是08年的申请情况,经济危机后,人们需要花1-2年的时间搜集信息,做决定,拿推荐信,考GMAT,导致09年的申请竞争异常激烈,估计10年也不会好到哪去。因为08-09很多本科跑来读master,很多硕士项目扩招,读完了发现还是没有那么多的工作,很多人(包括美国人)就会考虑申请博士。这些master中的很多人竞争力很强,比如我master学校的下一届,就已经有不少UNC,austin的本科生,还有一个MIT在SP做了一年被裁的学生。这些学生很多是econ背景,如果帮fin老师做过RA,修些phd的课,是很有竞争力的。
ivy去不了花街的,花街被裁的,理工科名校phd再申请的,top MBA想继续读的。。。
以acct为例,已经有econ的ap跑来读了,fin竞争只会更加激烈。
何况,读不了top 30, placement弄不好就是teaching school。去industry的话,做的东西也很窄。
希望这些信息对lz有用。其实没有一种生活是简简单单的好的,大家都是围城。
26#
发表于 2010-10-15 22:25:48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那个读60名program可能也有location的原因。很多工作过的人不愿意跑到太“农村”的地方去读书,所以一些大城市的普通学校也挺火的,典型例子是Baruch

这两年申请确实激烈了很多,主要是中国人自费出来读商科master和本科的每年基本是30%的增长,但又不好找工作

我们学校想申phd的master都被建议选phd的课。学院有个master,这学期选了三门phd的课,基本上跟着一年级的博士生上课。coordinator也说这一两年的applicants are more prepared
27#
发表于 2010-10-15 22:27:28 | 只看该作者
对于那个做了五年econ assistant professor再跑去读acct的例子,我也很惊讶。大家的竞争对手竟然上升到assistant professor了
28#
发表于 2010-10-15 22:56:3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O(∩_∩)O

dandan的新签名很可爱啊
-- by 会员 judydongxueni (2010/10/15 22:34:16)

29#
发表于 2010-10-15 22:59:39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条件那么好的小部分,被夸大了,law of small number

其实30名以后的program没那么难,只是作为中国人,30名以后的program去research school不容易。多数是回亚洲,或者去teaching school

我觉得今天的帖子就是让我决定不要申请了
1.首先申不到
2.其次申到了就是先长痘然后掉头发
-- by 会员 judydongxueni (2010/10/15 22:33:54)

30#
发表于 2010-10-15 23:15:13 | 只看该作者
想伸就伸,想那么多干吗,人生本来就是一个随机游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0-17 14:32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