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既然你明白普洱茶,和田玉的道理,就应该知道金融和会计之类不是一回事的。 回到MBA的讨论,人各有志,有人IT做久了,想换个环境,别人是无权指责的。况且,对大部分人来说,做一行怨一行,即便你是企业家,开公司的,梦醒时分也会反思自己的生活,更何况一个普通打工仔。所以,无论问银行员工也好,投行VP也好,得到的也许都会是感觉自己的工作很无聊,羡慕别人的生活之类。但这本来就是社会分工,在熟练掌握行业所需技能后,剩下的就是重复劳动了。因此,有人不甘寂寞,想从头开始,且不说结果如何,但从这个追逐过程而言已经可以让自己感觉如同重获新生一般,即使30+仍然可以拥有20+年轻人的激情。 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赚多少钱,而在于自我的实现和满足,以及对自己的不断提升。相信,很多30+,事业小有成就的,追逐MBA未必真的在乎将来能赚多少,而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 -- by 会员 jenery (2010/1/3 9:48:15)
我觉得andrew lahde这种扔掉黑莓,拥抱海滩,可能才真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不在乎将来赚多少,事业小有成就的,跑去读MBA with finance concentration的,说出去群众也不相信啊。 做熟不做生,这种煤老板和温州客江湖传唱的道理,为什么教育程度良好的人就不信邪呢? 如果碰巧还建立了家庭,已经可以用比较自私来形容了,当然沟通良好,夫妻都想冒险的除外啦。 我觉得IT转行做投行难度,尤其在今天这种工作背景相对而言更重要的情况下,加上年龄上的相对劣势,这样的一切从头再来的确不是很保险的一个选择。当然风险收益是匹配的,不过就怕不在efficient frontier上。 我今年25岁,无数次午夜梦回,想着要不要改学法律,实在太他妈有意思了。看到还有如山的按揭,看到枕边的家人,只能咬咬牙,继续跟毫无感觉的数字打交道。 在完全不同的行业的时候,总觉得钱生钱,该是多么神奇的事情啊,大班条纹西装,玛瑙mont blanc 袖扣,出入豪车,找了基本科普读物一看,哇,还有20-30岁就买下湾流飞机共有权的。于是乎心向往之,一头杀过去也。 不过,貌似很多人读商学院前完全对finance/ib什么的没概念,然后撺掇着霸王硬上,最后也能找到好归宿。 最怕的就是目标明确,眼光如炬,一步一个脚印走上去,一看居然跟自己想要的生活相去甚远的。 早几年是计算机/软件,有一段时间是会计,有一段时间是FE,人人都去考math sub, 有一段时间是精算,最近三五年CFA大行其道。国人一拥而上的热情,多少次错位啊。 天下没有什么只有好处没有缺点的工作,也许恰好是自己无法承受之重。 可能人就是这样,生活永远在别处,丢掉的东西才可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