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把MBA分成找工作与不找工作,我个人觉得不太合适,你怎么知道人家“不找工作” 呢?二代就不需要找工作或者不找工作?
这让我想起在北美版一个商学院的COMMON BULLSHIT-- 我们学校“想”找工作的“基本”都找到工作。
这句话真是很好听,譬如说商学院100人,99个失业,那你把其中99个定义为“不想找工作”的群体,然后剩下1个找到工作,这样说--我们学校“想”找工作的“基本”都找到工作.确实也是事实。
所以说,只有你足够CREATIVE,你总是可以忽悠人, anytime, anywhere。
不要说BULLSHIT,GIVE ME THE NUMBER。什么差不太多,什么好几个,2个也是好几个,9个也是好几个,差别好几倍呢。
现在都12月了,中欧应该是3月左右毕业的吧,剔除过年前后1个月企业应该不怎么招聘,实际上,形势真的可能比去年还差。
-- by 会员 Dodo1985 (2009/12/2 18:07:50)
二代如果回家族企业,可能就不找工作了,这种情况国内外加起来至少10人以上。
为什么说至少10人,因为实际是很多同学的背景,说老实话大家到现在不一定知道。胡总的女儿现在就在家带孩子,04年毕业的时候,同学里没人知道她的背景。吴邦国的儿子来念EMBA,名字和简历都是改过的,连EMBA办公室的人也是毕业之后才知道。
08级一些老外同学光在上海的房子价值可能已经好几千万了,他们进校之前也就是打点零工,开个店,开个公司之类的,但不是像很多同学那样去就业市场上找工作。还有个美国同学玩德州扑克,一年收入10万USD以上,有可能毕业会转成职业选手,暂时也没有找工作的打算。一个国内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可能回当地在总公司下面开个房地产子公司之类。至于说毕业之后嫁人或者入赘到内地一些企业家族去的,暂时也不一定找工作。还不算在08年来上海的时候多买了几套房子,毕业时准备抛了,再看看做点什么事情的同学。
人的道路各不相同,对大多数希望毕业时找一份生存工作的国内同学来讲,今年总的就业形势并不是十分好。但也要看到积极地方面:目前有5人以上拿到40+的offer,这个情况比去年同期还好一些。
另外,很多人老拿中欧6月份的就业报告和北美10月的就业报告比较,我觉得这个事情在今年也不好直接比较的:
中欧是18个月的课程,3月开毕业总结会,开会当天往后3个月统计就业数据;北美6月毕业,7月开毕业总结会,三个月之后统计就业报告。
也就是说,6~10月的数据是不进到中欧的就业报告里的。往年纠结这几个月没有意义,但今年的情况呢?差别很大吧。
平常年份,北美学校整个第二年都在找full-time的机会。中欧不少同学12月底交换回国才开始找,两三个月下来就可以挑挑捡捡了。所以12月初一直不是签约高峰,一般高峰会到2~4月份才会出现。绝对数字虽不同,但就业率从来不是中欧的“软档”。
可09年同学们启动都很早,卯足劲上了,目前也是比较严峻的。
申请中的朋友们可以多个渠道了解信息,然后再做决定。MBA只是一个option,适合才是最重要的。
-- by 会员 卓如 (2009/12/5 14:0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