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foeve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江就业报告的另类解读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9-8-10 16:4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foever在2009/8/9 20:56:00的发言: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我想法可能经常和别人不同,参考一下。我们读商学院时大家观点也经常不同。

       我们每次的就业报告经常会做比较,看哪个商学院去顶级投行和顶级咨询公司人多,哪个学校的平均薪水高,其实这对大多人是没意义的。对于这些职位来讲,商学院学生大多是平庸的,无论中欧还是长江,还是北大、复旦。很多人本科不是名校,读商学院前不是世界500强,他们面临不是如何进顶级投行和咨询公司的问题,而长江的就业情况可能适合解读大多人的情况,给予他们指导,这更有参考价值。我们不如其他人光鲜该如何做,那些背景光鲜的人不用考虑这些,上哪所学校都可以去好公司。

----这句话不太认同,这段文字让人联想起中国足球的总结。冲进世界杯的时候说自己如何如何,进不了的时候就说中国足球定位应该是亚洲二流。

      拿进入金融领域的来讲,现在投行和PE/VC大都是招熟手,在读商学院之前就要做过相关工作,无论是研究部还是并购,还是其他投资,我们更多人面对的是我以前没有类似背景但想进金融领域如何做。

       不要只看这些人进的公司多烂多不入流,看看他们背景如何,每个人都不同。我知道长江这些进入金融领域的大多没有什么金融背景。当然去投行做研究的大多本科是学工科的,但如我前边讲,没有以前工作经验,30岁,一般也没必要要你,其他人这个年龄已经做了3-5年,所以长江这样的结果还不错。包括去国内PE/VC的,以前也没有类似背景国际上知名公司当然好,红杉去年招一个人招了一年也没招到,我给07的也推荐过一个顶级VC的机会,要有三年经验,但现在投行背景、投资公司背景的人很多,很难去,去内资机构很现实,哪怕是三四流。

      这对很多人来讲是现实的路径,先入行再升级,长江有几个类似例子。我同学有开始去证券公司做研究,薪水不高,后来去了很好的基金公司研究部;也有校友开始去了没名气的PE后来去了知名PE。

       我说的是金融行业,其他也类似,当然想转金融行业可能是最难的。

       长江在这点是有些优势的,职业发展中心(CMC)针对每个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每个人列出自己想去的几家公司,CMC一家一家帮助落实,也会针对每个人提供其他职位。这个结果很多人不满意,但看一看,从去年下半年到报告统计日的六月份职位是很少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业绩多亏了长江个性化的服务,而且月薪两万的薪水在这种行情下也算说的过去的,甚至是不错的,我很多同事这段时间离开的都降薪,甚至不少。

-------这个确实不错,长江的CMC服务看起来比中欧的好不少。

     我总的意思是,没必要太宏观比较,每个人背景差异很大,投行和咨询公司的名称和薪水和很多人没什么关系,只是看看热闹,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感觉说到最后还是定位二字。lz大意还是要提醒大家不要总是横向比较,多谢纵向比较,看看读前读后自己的变化,这才是MBA教育给就读者本人带来的价值。这个观点我是赞同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10 16:50:21编辑过]
22#
发表于 2009-8-11 09:30:00 | 只看该作者

对于这些职位来讲,商学院学生大多是平庸的

这个说的不大好,不知道那些ck的学生看了会怎么想

而且至少在中欧,大多都是名校毕业(国内或者海外)、或者500强,或者二者兼有

其实这些也算不了什么,一些自己创业的同学和民企的才比较强

23#
发表于 2009-8-11 11:5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nihao123在2009/8/11 9:30:00的发言:

对于这些职位来讲,商学院学生大多是平庸的

这个说的不大好,不知道那些ck的学生看了会怎么想

而且至少在中欧,大多都是名校毕业(国内或者海外)、或者500强,或者二者兼有

其实这些也算不了什么,一些自己创业的同学和民企的才比较强

能力强 但是性价比不一定高 事业的路上付出艰辛更多 回报则很难说
24#
发表于 2009-8-11 17:09:00 | 只看该作者

Forever好贴. 我的几个看法.

1)定位:对于中国商学院,短期来看就业大头还是传统行业,金融咨询毕竟太过高端,而且粥少僧多.我觉得长江还是要注重在实业上面,这才是中国的强项和中国商学院的强项. 应该把这个信息准确的传递给申请者,以避免祈望过高
 
2)民营企业:长江很注重民营企业,我觉得这是明智的选择.如今外企的待遇和民企的差距越来越小,而且发展潜力远远不如.长江应该利用自己的资源,签订一些长期雇主,类似阿里巴巴,腾讯之类的民营企业.每年送几个学生去这些企业就业,对于去这些企业的学生,学费予以减免.把招牌打出来,省的别人误会是去不了外企才去民企的.也可以把真正想在民企,国企发展的申请者吸引过来.
25#
发表于 2009-8-11 17: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seanbb)Forever好贴. 我的几个看法.1)定位:对...

以下是引用seanbb在2009/8/11 17:09:00的发言:

Forever好贴. 我的几个看法.

1)定位:对于中国商学院,短期来看就业大头还是传统行业,金融咨询毕竟太过高端,而且粥少僧多.我觉得长江还是要注重在实业上面,这才是中国的强项和中国商学院的强项. 应该把这个信息准确的传递给申请者,以避免祈望过高
 
2)民营企业:长江很注重民营企业,我觉得这是明智的选择.如今外企的待遇和民企的差距越来越小,而且发展潜力远远不如.长江应该利用自己的资源,签订一些长期雇主,类似阿里巴巴,腾讯之类的民营企业.每年送几个学生去这些企业就业,对于去这些企业的学生,学费予以减免.把招牌打出来,省的别人误会是去不了外企才去民企的.也可以把真正想在民企,国企发展的申请者吸引过来.

呵呵 seanbb兄这个建议等于是让长江自降身价  长江国内最高学费还怎么收法

26#
 楼主| 发表于 2009-8-12 08:17:00 | 只看该作者

下边是被认为找不到工作在家炒股(报告上说做对冲基金)的校友回的帖子。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16&replyid=3548008&id=399993&page=1&skin=0&Star=6

 

以下是引用purefrank2009/8/11 15:29:00的发言:

今天正好上论坛逛逛,看到大家对"微小型对冲基金"颇有微词,呵呵
作为事主,有必要出面澄清一下

大家好,我是Frank Yu,长江MBA07

关于微小型对冲基金,主要是做option套利的,基于香港市场。至于微小型吗,主要是因为模型测试没有结束,所以还没有对外大规模融资,还是用一个百万规模的小帐户在测试。derivatives,呵呵,你的名字很有意思,如果是同道中人倒是可以多多交流。

至于找工作一事,我本人加入长江前过了CFA 3,在长江期间曾在M&A公司实习过几个月,后来因为自己模型开发就放弃了这个机会。去年78月的样子拿到过华尔街一家中型投行VPoffer,后来也有国内一家著名基金公司的邀请,但是都是因为手头项目的缘故,就放弃了。不过,无论如何,应该不算找不到工作那种。

出来澄清一下,以免自己不知不觉给长江抹黑了,呵呵

27#
 楼主| 发表于 2009-8-12 08:24:00 | 只看该作者

前边说到平庸,我也是这里讲的平庸的人之一,呵呵。我这帖子纯粹是找扁,得罪很多人,好在大家比较宽容,没说明白,抱歉。见过一些牛人简历,自己差距还是满大的,不少甚至从小学开始就是金光闪闪,一路直上。用我同学的一句话:我们这些来读MBA的人都是有缺陷的,呵呵。比如我们当初有不少是因为想去欧美被拒签,以前基本没考虑过在国内读商学院,那时亚洲好些的商学院排名在4、50名的样子。他本人也毕业于名校,来长江前是全球一家顶尖公司的优秀员工,现在做VC很成功。 

这里不是自我贬低,也不是想贬低别人,人的际遇不同,发展路径不同。每个人追求也不同,经常遇到非常优秀的人没有事业上很高的愿望,觉得衣食无忧就行了,或者喜欢某种自己钟爱的生活方式,对钱欲望不高,什么投行不投行的根本没兴趣。现在越来越觉得做自己喜欢的事很重要,我以前学过一段时间哲学,说实话,那段时间是感觉最好、提升最高的,商业基本上去做就会不断提高。商学院的生活对我来讲也很愉快,对于在商场混的人,这段经历很有益处。都经历一下挺好的。

我这里是说和那些从本科(或者245岁的硕士,现在可能更多)毕业就去投行、VC/PE的人比,大多MBA如果想一步到位,进入顶级的这些机构还是比较困难的。前几年还好,我们班有几个没有丝毫经验去了非常好的公司。现在越来越倾向于招有类似经验的,销售好些,投行部、研究部、VC/PE,越来越难。可能很多要先去差些的然后再转一步,或者两三步。

MBA学生很优秀,在长江每年也有北清复交背景的,而且还经常有名校的博士,世界500强工作背景。这些人如果以前没有类似经验,想一步到位也不那么容易了。开始去投行的到30岁已经有了5年左右的经验,我们是要和他们竞争。和国外顶尖商学院不太一样,他们很多读商学院前就在顶级投行或咨询公司,我们只是很小的比例,当然和中国经济大环境相关,现在比以前好多了。

找工作运气很重要,其实长江07的很多蛮优秀的,没赶上好时候,哈佛沃顿的就业也远不如其他年份。我现在比较相信命,读商学院我记得最清楚的不是什么战略、金融,而是台湾来的战略学教授说的“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我一个同事,大学刚毕业来我们公司,开着奔驰,问我想做投资学什么比较好,我把这句话和她说了,接着说,象我们这种命不好的没办法只能读书,象你这样命好的什么也不用学,我们这些读了书就是为你们这些命好的人服务的。从命上讲,我们也是平庸的。不过,我自己也没安于平庸,过去说明不了将来,拉长时间,努力和不努力差距还是很大的,很多经历很难用职位和薪水来衡量,比如我学哲学那段时间我觉得是无价的,带不来什么直接收益,但也不是商学院可以可以给的,当然长江有人文课程。那些先哲给人类的贡献也不是哪个亿万富翁可比的。

大多人讲商学院是锦上添花,但对于象诸如我这样平庸人也许是雪中送炭,虽然这块碳没有让我一下子平步青云但多了很多机会,而对于有些人确实很快就腾飞了,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前两天和一位要入学的校友吃饭,他问我要准备什么,对将来的职业有什么建议,我希望给些具体建议,但想了想,我说你最好先保持开放的心态,向你的同学、教授、校友学习,你会发现每个人身上都有很优秀的地方,等提升了以后再定位也不迟,现在任何具体建议都有些早,商学院最大的魅力也许是提供了很多机会,会有些你想象不到的机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14 14:13:48编辑过]
28#
发表于 2009-8-12 10:3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foever在2009/8/12 8:24:00的发言:

……

最好先保持开放的心态,向你的同学、教授、校友学习,你会发现每个人身上都有很优秀的地方,等提升了以后再定位也不迟,现在任何具体建议都有些早,商学院最大的魅力也许是提供了很多机会,会有些你想象不到的机会。


      

    

     说的好!这句话是我自录取半年以来感受最深的一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12 10:37:48编辑过]
29#
发表于 2009-8-12 10:4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google2008在2009/8/12 10:10:00的发言:

明白,长江的就业不好,一是市场不好,二是学生本来就一般,能进普通公司,民企就很高兴了,所以这就业报告还是很多学生很满意的,因为他们也没想进什么更好的公司。

不少大型的海外上市民营企业的现状,以及能给MBA提供的职业发展机会,早已突破了传统的观念。

以腾讯、盛大、新东方、阿里巴巴、携程、李宁和中国动向等为代表,内需和消费领域的民营企业发展迅猛。

30#
发表于 2009-8-14 14:04:00 | 只看该作者
顶Foeve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2-22 11:0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