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常清轩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0 SAIF(上海高级金融学院)MBA申请咨询- 招生答疑

[精华]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09-7-22 20:36:00 | 只看该作者
GMAT 600整可以吗?
52#
发表于 2009-7-23 20:45: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53#
发表于 2009-7-24 13:00:00 | 只看该作者
国内目前的产业结构的确承载不下那么多的MBA 尤其是高薪的MBA   现在那么多MBA 的确是个问题!
54#
发表于 2009-7-24 14:57:00 | 只看该作者
希望楼主介绍一下SAIF MBA对于非金融背景学员的帮助。相信很多非金融背景的学员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转金融领域呢。谢谢
55#
 楼主| 发表于 2009-7-27 09:5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thinkpadsg在2009/7/22 20:36:00的发言:
GMAT 600整可以吗?

GMAT 600, 只要你考到MBA联考的东部线成绩,就可以了

56#
 楼主| 发表于 2009-7-27 10:0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Geneko在2009/7/24 14:57:00的发言:
希望楼主介绍一下SAIF MBA对于非金融背景学员的帮助。相信很多非金融背景的学员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转金融领域呢。谢谢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好, 所以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说:

首先是专业上的,我们为非金融背景的同学提供了很好的过渡课程,让同学能最快的适应金融课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数理工具

其次,是教授,当然,这也是SAIF的卖点之一,都是金融界的权威教授,可以让你了解最新的金融动态

接下来, 是就业辅导,SAIF和很多金融机构有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虽然是新的院校,但是认可度非常高;其次,依托SAIF这个品牌,使同学能够站上金融这个平台,但是具体能走多远,这也要看当时的环境和你个人努力.

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

57#
 楼主| 发表于 2009-7-27 10:0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google2008在2009/7/22 11:44:00的发言:

上海每年生产的MBA大概不少于2-3千人,其中复旦,交大,加上这个SAIF就不少于上千了,其实中国的经济结构不适合MBA,因为提供不了多少有高附加值的职位,这是为什么MBA就业那么难的原因,不过学校,商学院是不管的(口头肯定说要学生着想),反正他们的目标是招生,创造学院收入,社会影响力(不过好坏)。

这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了,爱来不来。

这个话,我觉得不一定正确; 也把商学院想的太肤浅:

I 经济结构的问题,不是个人能够准备的, 在结构调整的时候把自己的准备做好,本无可厚非,毕竟机会偏向于有准备的人

II BS的最大收入应该是校友的馈赠,而不是学费,虽然中国的BS起步晚,但是SAIF至少是朝这个方向去努力的;如果你知道MBA的办学成本,你就该知道有空来招MBA,还不如去做辅导班赚钱

III 如果一个商学院就业不好, 以后怎么能够招的到学生? 所以,商学院担心学生的出路是肯定,即使动机不纯,但也是真心的希望学生能飞黄腾达,毕竟这才是商学院的出路 !!!!

58#
发表于 2009-7-27 21:53:00 | 只看该作者

感觉不错,有几个问题,希望能得到解答

1 申请全日制的话每年有多少比例的交换生机会?现在是否有确切的国外知名商学院提供这样的交换生名额给SAIF?(SAIF全日制好象是第一年招生,是否在这方面就先天不足?还是有后发的机会?)

2 全日制的学生里有多少的海外学生比例呢?全球化的经济,希望有国际化的视野,不希望闭门造车.

3 SAIF的一个卖点是他的师资特点,但是好象都是"特邀"教授,那又如何保证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和教授之间的沟通?

希望能得到明确的回答,谢谢!

59#
 楼主| 发表于 2009-7-28 11:4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niantian7在2009/7/27 21:53:00的发言:

感觉不错,有几个问题,希望能得到解答

1 申请全日制的话每年有多少比例的交换生机会?现在是否有确切的国外知名商学院提供这样的交换生名额给SAIF?(SAIF全日制好象是第一年招生,是否在这方面就先天不足?还是有后发的机会?)

我们的交换课程不仅对全日制开放,也对业余制开放,前提是你能请出那么长时间的假出来;交换比例和交换院校还没有明确顶出来,所以也只能请你多关注我们的网站了
        

2 全日制的学生里有多少的海外学生比例呢?全球化的经济,希望有国际化的视野,不希望闭门造车.

海外学生主要是靠GMAT入学不存在志愿问题,所以具体的数据是需要到来年才能确认

3 SAIF的一个卖点是他的师资特点,但是好象都是"特邀"教授,那又如何保证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和教授之间的沟通?

我们会配以辅导老师以及保证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毕竟授课期间,老师都还是在国内的

希望能得到明确的回答,谢谢!

60#
发表于 2009-7-28 23:58: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LS的回答。不过好像也无法给出我想要的答案,有些小失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4-25 00:1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