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3-2-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本打算6个帖子就收笔的,因为毕达哥拉斯说6是第一个完满之数。可是写来写去,这已经是第8个了。无论如何,这回该收尾了。这个帖子里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信息,姑且算为跋罢。
国内的金融研究这几年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也有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了金融这一行业。但不得不承认,还有很多人对这一领域有着错误的了解。我就因为学金融而曾被某同学称为“一身铜臭”。事实上,financial economist和其他学科的学者没有本质上的不同(你如果去industry自然不一样了)。另外,国内对于金融这一学科的限定并不准确,这从专业名称上就可见一斑。“国际金融”,“货币银行”事实上都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和金融并不等同。(北大现在改称金融学了吧?)现代金融学时间上是从五、六十年代开始摆脱简单的会计和法律描述而自成一体系的。Markowitz的Portfolio Theory及Modigliani-Miller的MM Propositons的发表可以说是现代金融学开始形成的正式标志。MM Propositions里面所用的no arbitrage argument更是成为了金融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Black-Scholes formula也是基于这一假设的。金融学的发展中也吸取了很多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比如说信息不对称问题就在corporate finance里面有着广泛的讨论。而金融市场也是现实中最趋近于现代微观经济学中的competitive markets假设的市场,因而自然也吸引了众多经济学的注意。这样一来,金融学和经济学就密不可分了。现代金融学被称为financial economics是合适的。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金融学已经基本成熟,asset pricing和corporate finance成为了两个基本分支。除此之外microstructure相对比较独立,另外就是近年来兴起的behavioral finance了。
研究方法上无外乎theoretical和empirical approaches,experimental倒是不多见。
从第一个帖子发出来到现在大概有半个月吧,我一直都惊讶于自己能坚持下来。其间有人把前几篇合到一起,之后删删减减,换了个题目,转到其他的论坛上,最后再转回来。但我看自己就不要掠人之美了吧。之所以发这么多文字,是因为我相信自己信息来源的准确性,如果对大家有误导,那倒不如不写为妙。
感觉上这几个帖子有点儿虎头蛇尾,应该是水平所限。其实finance系里中国的牛人还是很多的,希望自己的这些文字也能起些抛砖引玉的作用。法学院的人申请有一个专门的论坛,供人到那里交流信息,不知道以后finance和economics能不能也仿效一下。
题目起的很不好,ddmm这个用语让人看了觉得不舒服,斑竹如果觉得需要的话可以该成“大家”一类的中性词。(但千万别改成什么“排行榜”一类的,误导性太强;更别弄出个“财经学院”,那就应该发到joke板了。)
文章发表的时机也不对,应该在8、9月有人开始申请的时候发,但问题是,这么一拖起来,我就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时间和兴趣了。
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加入到finance这一领域中来。
最后,拽一下:
I would like to thank all the friends here for their support, as well as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discussion on this board. Fangwu gets special thanks, for his helpful comments and useful information. All remaining errors are, of course, my own.
@2003 Arbitrageur All Rights Reserved.(z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