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bendan29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助]这么弱的背景能上怎么样的学校?目标是中大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8-9-15 18:0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jiangfmcat在2008-9-15 17:19:00的发言:

慕容兄恐怕是钻到钱眼里了,跟你多说无益,sigh。

your comment is so correct...

let's have some beer.

but here are some possible self-awarded scholarships...

月饼金融市场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从以吃为主到以送为主,月饼已经迅速在商务市场上找到位置,而月饼金融也蕴含着“无限”商机

惠正一

  一位月饼企业销售市场主管向《第一财经日报》道出月饼金融市场的秘密。
  “月饼企业若以7折的团购价,将月饼票卖给客户,再由客户分发给员工,但这些员工并不会全部兑现,其中一些被票贩子收购,票贩子和月饼企业之间可以有协议,比如票贩子以4折收来,再以5折卖回给月饼企业。那么票贩子从中可以牟利,而企业在并没有售出月饼的前提下,可以凭空获得20%利润。”这位人士将此称为“月饼金融”。
  “回收来的票可以继续出售也可以销毁。”此外,其还指出,若企业计划生产的月饼和所发售的月饼票数量并不匹配,可以通过允许月饼票换购其他同类产品的方式掩饰过去。个别月饼企业正通过买空卖空的方式聚敛财富。

  月饼公关

  事实上,只要稍许留意近日有关月饼的新闻就会发现,月饼质量、过度包装、礼品文化已经成为最受瞩目的焦点。多年来,陈馅月饼、细菌超标月饼、豪华包装月饼、巨型月饼纷纷在农历八月十五左右充斥在媒体上,这种传统食品离脾胃越来越远,离花边越来越近。
  月饼作为食品遭受的冷遇,正在为另一种热闹所代替。月饼产业依旧大红大紫背后,也被赋予了新意,它已经成为企业公关的工具,成为月饼企业的利润源泉。
  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统计,2007年全国市场销量约22万吨,销售数额约110亿,比2006年同期增长6%左右。而今年月饼产量将会继续增长,约增加8万~10万吨,销售额将在120亿~150亿元人民币,整个月饼产业链约创造350亿元人民币的社会效益。
  但与巨额销售相悖的是,这种食品并不受欢迎。国誉商业(上海)有限公司与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新近在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等几个大城市中随意抽选了1000名年龄在20到40岁之间的在职工作者进行了关于月饼的调查。
  调查显示,仅有21.4%的人明确表示非常喜欢吃月饼,而67%的人对月饼的现有口味不满意,然而在收月饼方面,调查显示有79.9%的人每年会收到10盒以上的月饼。在中秋,企业往往会为员工准备这样一份礼物,以彰显对员工的人文关照。与此同时,企业也会为客户或者利益相关者送上一份心意。
  中秋前,某知名酒类企业告诉记者,仅仅送给关系户的月饼票,就共花费近9000元。而这样的例子对于各公司而言,已然成为中秋惯例。
  正是基于这一点,包括哈根达斯在内的一些月饼新秀开始主攻团购市场,打商务月饼概念。据一位做冰淇淋月饼的老总透露,主打商务的月饼厂家需要依赖礼品经销商。这批经销商主攻节假日以及夏季消暑等大批量的单位团购产品。
  成熟的礼品经销商手中掌握一批关键的人脉资源,可以很轻松拿到团购订单。“在商务月饼中,强势品牌将占据利润的大头。就经销商而言,扣除一些关系成本,可以拿到月饼产业链中不低于5%的利润。”前述老总同时补充道,“一些相对弱势的品牌则需要给经销商让出更多的利润空间。”

  月入10万的票贩子

  由于受到送礼人士的追捧,月饼企业若能抓住这样的时机,则可以在短时间内赚个盆满钵满。就目前市场情况而言,一些外企或者新兴企业将哈根达斯的月饼票视为首选,但国企及政府部门依旧倾向于杏花楼等传统老牌。
  而一群新来的竞争者正在不断努力赶超,爱西西里总经理韩兆林表示:“今年我们虽然是第一次做月饼,但是我们计划中的10万盒已经全部卖完了。没有人可以一直做大,消费者需要新鲜感。”据韩兆林介绍,出售的月饼中有超过50%是走的团购路线。
  而除了冰淇淋这一个新兴月饼品类以外,包括21cake、面包新语等新兴西点店或主攻高端、或提倡时尚,也在尽心尽力地做月饼生意。这些新兴的品牌通过对商务高端市场的打拼,逐渐侵占了以杏花楼为主的传统月饼市场份额。
  月饼尽管是季节性产品,但是在少数企业月饼销量额,可以占据全年销售总额的半壁江山。克莉丝汀方面透露月饼销售占比在三分之一左右,可颂坊将近40%,杏花楼则超过50%,因此各家企业每年为月饼市场必须全力以赴。
  由于企业在赠送月饼之际越来越偏向送月饼票而不是实物,因此催生出倒卖月饼票这样一个行业。几乎上海的各家月饼店门口都可以发现月饼票贩子的身影。
  “杏花楼的月饼票最抢手,我们的收购价格4折起,最高可以卖到7折。”一位在家乐福万里店门口蹲点的月饼票贩子告诉记者,“哈根达斯的月饼票掉价最快,半天一个价。”这位票贩子背后还有老板,收购价格不是她自己可以控制的。
  而另一位在哈根达斯月饼提领柜台边的票贩子告诉记者,他用5折的价格收购月饼票,再5.5折出售,赚多赚少关键看量。这两位票贩子都表示,他们一天可以收到100张左右的月饼票。而具体倒卖的价格将随着中秋节的临近而不断变化。
  “一般的票贩子一个月可以赚到2万到3万,而顶尖的票贩子一个月可以赚到十几万。”一位快消业资深分析人士透露,票贩子的票有两个来源:一是马路收购,另一个是直接从经销商处购买。而销路也有两个方式:一是消费者零散购买,另一个则是企业团购。“赚多赚少的关键并不是收多少,而是下家的渠道。”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2#
发表于 2008-9-15 23:5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leoleo0802在2008-9-15 17:33:00的发言:
慕容同学除了窜科大贴说三现在对中大也开始道四了?   

科大我历来都说好,除了涉嫌假冒科大深圳班之名在深圳招收专科无本科学位学生的某种班。

楼主是正规的国家承认世界认可的学士学位,我认为GMAT730加上英语口译高级的水平使得楼主的教育学习考试等背景在亚洲各校足够弥补本科学校的落后并且明显超过平均水平了。

如果有必要,可以在北美版块发个投票贴:“如果你GMAT730,高级口译,港中文没有奖学金,你读不读?”有兴趣就发一个。另外我说的十万只是为了说个整数,没有细致去计算,或许7万也合理,8万也合理,就是个大概数。

23#
发表于 2008-9-16 10:36:00 | 只看该作者

中欧07是有几个大陆学生拿到中大10万元的奖学金,GMAT 710左右,当然GMAT只是申请因素的一方面。楼主好好努力应该还是很有希望拿到奖学金的。为了保险起见,LZ可以多申请几所学校。

 

 

其实,对于外国学生,中欧,科大,中大,港大的MBA对于其以后就业,问题都不太大。但对于大陆学生在大陆就业,中欧略有优势,特别是在上海就业,这可能也是一些同学放弃中大入读中欧的原因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6 10:40:00编辑过]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9-16 12:39: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的回答,也谢谢慕容的详尽的介绍,呵呵如我等小辈看了真是大开眼界了。

说来惭愧,喜欢中大最原始的原因是我很喜欢香港中文大学这个名字,读起来也很舒服……

刚才慕容也说了很多别的学校,比如什么德州大学,还有北大清华的各种项目都是小弟我很不清楚的。

如果多申请几所的话,以各位的高见,结合我的简历究竟是申请那几所会比较好呢?在资金尚算充足的情况下。

25#
发表于 2008-9-16 14:28:00 | 只看该作者
慕容怎么可以知道的这么清楚呢?
26#
发表于 2008-9-16 15:05:00 | 只看该作者

昨天晚上在清华上了第一堂案例课程,给我们发了后边几堂课的内容,其中一个大案例是比较详细的李宁品牌发展的案例。

估计一个老师兄在李宁当战略发展总监的牵线提供了不少内部信息,由一知名教授编写,并于去年哈佛商学院进行了首堂该案例教学。换句话说,我们此堂课将研究HBS课堂里讨论的同一课题并且保证此课题基础资料的完整度是相同的。这也代表清华MBA教学开始提高了水准。(头几年的案例比较无味,都是从哈佛买来一堆过时已久用来炒冷饭的案例,现在用自己编写并被哈佛买走的案例)

27#
发表于 2008-9-16 15:0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bendan2931在2008-9-16 12:39:00的发言:

谢谢楼上的回答,也谢谢慕容的详尽的介绍,呵呵如我等小辈看了真是大开眼界了。

说来惭愧,喜欢中大最原始的原因是我很喜欢香港中文大学这个名字,读起来也很舒服……

刚才慕容也说了很多别的学校,比如什么德州大学,还有北大清华的各种项目都是小弟我很不清楚的。

如果多申请几所的话,以各位的高见,结合我的简历究竟是申请那几所会比较好呢?在资金尚算充足的情况下。

你要是打算在香港工作就申请香港的大学了。

打算内地工作的话,香港的大学可以读,但是别太浪费钱,因为多一倍钱,但是在上海北京的就业不比其他几个便宜的就业好。

28#
 楼主| 发表于 2008-9-16 15:1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慕容楠生在2008-9-16 15:07:00的发言:

你要是打算在香港工作就申请香港的大学了。

打算内地工作的话,香港的大学可以读,但是别太浪费钱,因为多一倍钱,但是在上海北京的就业不比其他几个便宜的就业好。

哦,那请慕容再推荐几个大陆的学校,谢谢。

29#
发表于 2008-9-16 18:54:00 | 只看该作者

似乎不用推荐吧.就那么几个.

GMAT申请:中欧,长江,BIMBA

联考学校:北大,清华,复旦(非大陆护照可以直接用GMAT申请,即使大陆护照GMAT有620以上的给予极大优惠。昨天在职班也有韩国学生上中文课了,爱好是看《毛泽东选集》)

然后觉得这些都可能上不了,并且又想花钱少,想搞个说得过去的文凭的接下来的项目有:上海交通大学,人民大学。再其次中央财经,对外经贸,上海财经,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

如果想比人大好,又不介意多花一点点钱,那么可以选择的项目还有:香港大学-复旦上海班,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北京(金融)MBA,这两个是目前最正规的香港在内地项目。另外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班(要正规的)比以上两个更难进。

其他合作项目就不敢妄自推荐害人了。

30#
发表于 2008-9-17 00:12:00 | 只看该作者

慕容兄,一直看你的贴,也非常钦佩你的才华和见解。 但是近来似乎对其他兄弟学校的评价似乎多了一点,我固然理解兄台的一片热枕,但考虑到很多事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背景、想法、志向都不一样,因此很难用世俗的标准来进行衡量。更何况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CD这个大平台上,很多的见解容易被曲解,引起不必要的争端。

小弟不才,但请兄台能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把那些问他校的帖子留给各自学校的热心和志愿者回答,如果真有异议的話,能否单独联系,个案个解。

很多学校相互之间都有联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况且本来中国的教育就需要更多的包容和鼓励,这样在不久的将来大家才能共同笑傲于江湖。

如果兄台有机会来香港的話,欢迎和我联系,当然我有机会去清华的话,也希望见上一面,大家交个朋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NTU MBA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9-8 05:44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