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ic Information: 1. GPA: 81/100 at Harbin Institue of Technology; 80/100 at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or Graduate Studies 2. TOEFL: 627/4.5 3. GMAT: 660/3.5 in Nov 2000, 710/4.0 in Nov 2002 4. 8 years experience in IT field with last three years at Dell (China)
I will have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n my application process at this weekend
以下为本人的申请过程。由于本人到此仅拿到了一个admission,申请过程参考意义有限。 1. GPA: 见上。其他补充 1.1) 不需要转换成4分制。Michigan不需要。我申请的其它三所学校好象也都不需要 1.2) 曾经想申请Rotman,但我最后一年的GPA只有66.9(Rotman要求85)。
2. TOEFL: 见上。其他补充 2.1) TWE 4.5。对某些担心TWE低的朋友可能是一个鼓励 2.2) 曾经也想申请Ivey,但我的听力部分得分为55(Ivey要求56)。和Ivey的ADCOM谈过两次。第一次在电话里说我必须重考。第二次在上海的Tour上,Admission Director说可以先申请,被录取后再补考一次。
3. GMAT: 见上。其他补充 3.1) AWA分别为3.5和4.0。对某些担心AWA低的朋友也算是一个鼓励
4. Essay. 4.1) 一般有四稿。 4.1.1) 第一稿基本上是在素材收集后在一两个晚上写完,不考虑字数,语法和文章结构。(大部分内容后来都得到essay修改者的认同) 4.1.2) 第二稿是一个礼拜之后自己修改语法和文章结构,注意压缩字数但并不刻意 4.1.3) 第三稿一般由一到两个MBA Alumni对内容发表意见。十分必要的一步,因为有些内容在美国文化看来是十分不合适的(biased or even insulting),而自己并不觉得。 4.1.4) 第四稿是由美国同事帮助修改字数和语法错误
4.2) 本人看法。基本上任何背景都可以申请MBA,但外企的好处是,你的文章容易得到adcom的认同和理解。你也容易找到同事review essay和做推荐人
4.3) 本人没有用essay服务。也没有必要。写作过程是一个很好的reflection和self-improvement的过程
5. Recommedation. 5.1) 基本上是前一任老板加一个MBA Alumni同事。比如Michigan我有一个关系非常好的且在一个Team共事过一年的Michigan 2000 Alumni美国同事。我觉着这样一个推荐人的推荐信会让ADCOM相信内容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6. Interview. My interview lasted about 45 minutes with a alumni in Shanghai. Questions wer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why UMBS",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when working within a team", "how many schools I applied for" and some resume related questions. BTW, the alumni used to work at Siebel (same name as our 版主)
先写到这里。想到新的东西或收到更多的admisstion会在以后补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30 20:59:3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