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就国企和国家部门而言,确实理解有偏差。在北京市政府办公厅,海关总署,CCTV等国家单位工作的同学有不少是从外企跳过去的。包括一朋友拒了在北京只招聘两人的贝尔实验室去了审计署。 民企的,我倒是,不过在清华少之又少了。 第一人群金融类大于50人的是各大银行总部或者北京部,也包括中金(在职),普道永华(脱产); 并列第一人群大于50人的是垄断型央企,都是中国字头的出名的一些,中石油,中移动,中联通,中粮,中国航空,CCTV……总部或北京部的读在职,非北京部的读脱产。 第三人群是IT公司大于40人(甲骨文,IBM之类一般是在职,华为、中兴之类一般是脱产); 第四人群大于30人是高低不等的咨询公司(IBM咨询是在职,我记不得名字的有些脱产); 并列第四人群是大于30人的实业非IT公司(BP、GE、西门子、奔驰北京部一般是在职,西门子、爱默生等非北京部一般是脱产) 并列第四人群是大于30人的公务员,北京市政府,交通部,财政部,国资委,审计署,同理北京的在职加少量脱产,地方省级的大多脱产。 剩下些民企加事业单位。往年还有不少大学教师考进来的,今年已经寥寥无几,知道的也不是没有,清华的工作老师考进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