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早就想写这篇帖子了,也许是因为不停地被拒信打击导致心情很低落,又或是刚换了部门因为工作和考试的压力觉得好累,结果一直拖到了现在,总结这一年来申请的感悟,也希望借这个机会对低迷的自己写些东西。本着广撒网的策略,我一共申请了10所学校:Columbia, Stanford, yale, Cornell, Berkeley, Tuck, Wharton, Duke, Chicago, LBS(按时间先后)。结果,只拿了LBS的MiF和berkeley的waitlist。虽说和那些人手数个top10 offer的大牛比起来我只是个不折不扣的loser,但数次面试失败的教训或许有些借鉴吧。给我些许安慰的是,数百刀一所的申请费好歹换了和校友近距离接触的面试:Columbia, Tuck, Duke, Chicago, Wharton, Berkeley, LBS,Chicago是唯一的一次hub interview,也是我准备最充分感觉最好的一次,还特意找了在Chicago的同事写了supporting letter,结果连个waitlist都不给我,苦笑一个先。最意外的是Tuck和Berkeley,因为交tuck纯粹是买彩票的心态,当时很幼稚地认为只要多申请一所就多一份希望,结果根本没有做好功课,essay基本上是copy+paste其它学校的匆匆了事,结果还是拿到了tel interview(虽说好像每个applicant都有)。这个原定30分钟却延长到65分钟的interview让我意识到其实tel未必就是劣势,有时候对方看不到自己反而有了很多发挥的空间。Tuck没要我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学校还是给了肯定的反馈并鼓励今年继续申请。所以请拿到tel interview的cder们千万要打起精神来好好准备,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惊喜哟。Berkeley是被waitlist之后才给的面试,校友也很nice。Duke最大的失败就是当我被问及“如果duke和chicago同时给你offer时你会怎么选择”时,我居然脑子进水了,犹豫半天还没给出正面的答复。惨痛的教训就是:面试时即使是天大的谎话,也要说得理直气壮(仅针对这类问题)!Chicago的失利再次说明:essay还是重中之重啊,哪怕是做完interview之后,学校也是再次结合essay进行综合评判,所以essay绝对是值得花时间花精力的,不厌其烦的改!Columbia是我的第一个面试,也是我表现最菜的一次,详细情况请见我发过的面经。面我的wharton校友比较不喜欢问常规问题,老是就着一个问题不停得往下问,很快就问到没有准备好的地方,得出的教训就是千万千万不能等着被问问题,当一个问题可能涉及到自己的其它优点时,能多说就多说,不然说不定之后的问题根本就没机会让自己表现自己的闪光点。其实面试中问的大多是常规问题,事前完全可以准备好的,可是我就是不喜欢背东西,喜欢即兴发挥,可自己又没有那么好的口语实力,结果不是吃瘪了就是该说的没说,不该说的脱口而出,血的教训啊:死记硬背有时候还是必不可少的!最后是选校问题,再让我选一次的话我就不会申请Stanford,yale和cornell了,因为它们连interview都没给我,一方面有赌气的成分在里头,但也从侧面说明我真的不fit这些学校,或者这些学校不care我的背景,那我为什么要花冤枉钱呢?虽说我一厢情愿地想尝试一下,结果美刀飞了不说,还耽误了申请其它学校的时间。给我最大的教训是:如果在时间和精力都有限的情况下,最理智的选择是申请那些最有可能录取自己同时自己也不会不愿意去的学校(当然是在match自己career goal的情况下)。Magic 7的情节想必不少cder都有,可那是在自己时间精力和实力允许的前提下,至少对大多数cder都是如此,我们在追逐梦想的同时有时也不得不正视现实。我这么说不是想打击大家的积极性,因为我们既然选择了申请,就得遵守它们的游戏规则。其实好些cder都是相当优秀的,我们没被top10录取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够qualified被录取,我们可以来年再战或是开创自己新的道路,游戏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与大家共勉!A-ZA-A-ZA-FIGHTING!在此也要对大姐,蓓蓓,henry,vivian,师兄表示诚挚的感谢,感谢一路来对我关心和帮助,也祝你们一切顺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27 20:09:0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