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golfplaye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内的MBA,大家首选哪个(不考虑价格和申请难度)

[复制链接]
141#
发表于 2007-6-8 19:0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tutuhuhuppp在2007-5-31 13:27:00的发言:

当然是中欧!如果你想再国内发展的话。看看国内有多少企业的老总在中欧念EMBA就知道了!MBA说白了最后买的是relationship!

Relationship 能买吗?无意挑起争论,大家自己想一想。
142#
发表于 2007-6-21 23:30:00 | 只看该作者

我读了BiMBA的Part time, 主要原因如下:

1)是Part Time,可以不辞职;

2) 在北京,可以住在自己家;

3)CCER,可以让我更及时了解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4) 同学有很好的经历,可以与同学分享工作和生活经验;

5)教室在北大校园内,可以时常感受百年北大的独特魅力;

6)全英文授课,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

7) 得到美国学位,可以享受归国留学生待遇;

8)学费可以分5期交,每期只交3万。所以期初放3万在股市里,每半年取部分收益就够以后的学费了,哈哈。 (这一点,我很欣赏BiMBA的做法,很自信-信自己的能力,信自己招收的学生)

   etc, etc, etc...

143#
发表于 2007-6-24 13:50:00 | 只看该作者
ceibs和HKUST都OK,但中欧的花销可能点点cheap
144#
发表于 2007-6-26 10:04:00 | 只看该作者

怎么没有复旦大学这个选项?

145#
发表于 2007-7-1 00:2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I123456在2007-6-21 23:30:00的发言:

我读了BiMBA的Part time, 主要原因如下:

1)是Part Time,可以不辞职;

2) 在北京,可以住在自己家;

3)CCER,可以让我更及时了解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4) 同学有很好的经历,可以与同学分享工作和生活经验;

5)教室在北大校园内,可以时常感受百年北大的独特魅力;

6)全英文授课,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

7) 得到美国学位,可以享受归国留学生待遇;

8)学费可以分5期交,每期只交3万。所以期初放3万在股市里,每半年取部分收益就够以后的学费了,哈哈。 (这一点,我很欣赏BiMBA的做法,很自信-信自己的能力,信自己招收的学生)

   etc, etc, etc...

对第7条存有疑虑,海龟应该是什么待遇呢??MBA的薪水不应该由市场决定吗?难道北大part time毕业的都去了国家机关,还讲究工资级别的??

146#
发表于 2007-7-2 13:5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yorkatlas在2006-9-28 16:35:00的发言:

长江应该是既有学历又有学位的.

  国家都只认可长江中欧的学位,没有学历,而在美国,毕业生只有一本证书(diploma),称为硕士学位证书,学历是中国特有的东西.

147#
发表于 2007-7-8 12:08:00 | 只看该作者
学历也是计划体制的产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8 12:08:50编辑过]
148#
发表于 2007-7-27 01:2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benu365在2007-3-14 11:10:00的发言:
2006年中欧世界排名11,长江却没能上100名,但是长江的学费却要贵许多,为什么呢?

joke
149#
发表于 2007-7-30 13:3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benu365在2007-3-14 11:10:00的发言:
2006年中欧世界排名11,长江却没能上100名,但是长江的学费却要贵许多,为什么呢?

    关注一下MBA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排名并非是衡量MBA的合理标准,相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一流商学院所认识并警惕。中欧和长江的排名差异决非两者实力的差距的体现——稍微了解一下两者的远景和发展战略就可以发现,中欧还是遵循传统的商学院发展路径,而长江则是采取了一种全新的超越策略,所以不能以目前的排名差异来肯定或否定两者的成就和优势所在。

    另外,单单通过知名度和有无自己的校舍来评价一个商学院也是不全面的,且不论MBA教学是否需要像本科教学一样的校园,单就中国各所知名B schools建校时间的长短差异——HKUST1991年开始,CEIBS1994年开始,BiMBA1998年开始,CKGSB2002年开始(本人认为上述MBA项目都有其可取之处,在中国,这样的商学院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所以在比较的时候,结合自身需求和能力的评价要比一定要评出个“你强我弱”来得有意义得多)——就可以解释它们在认知度和传播效应上的差异,毕竟,在目前的中国,对于MBA的认识还存在诸多误区——在目标群体中是如此,在大众当中更是如此。

    我个人选择了长江,不仅是因为我看到了长江在短短几年间的飞速发展,而且是因为我看到了长江高瞻远瞩的愿景和脚踏实地的进步,她清晰和独特的战略,她强大的教授团队和她富有亲和力的文化,在接触长江的过程中,我听到最多,也感悟最多的就是“Share”,“ABC Culture”——appreciate, benefit and contribute是任何一个成功商学院的学生应该遵循的处事原则,长江无疑在这点上做得很出色,其他商学院我接触不多,不好妄加评论。以上种种,让我对“投资”长江的回报信心十足,而同时,我也清晰的认识到,就读一个商学院,不是看她的现在,而更要看到她的未来,你不仅仅是受益者,也要能成为贡献者和推动者,按照择业的观点来看,你是否选择一所商学院,应该取决于你对她的文化认同度,以及你对自己的信心(甚至大过你对她的信心)!

    至于学费因素,这本身就是购买一项服务和进行一项投资,绝对值不应该是关键的衡量指标,性价比或者投入/产出比的指标才更为合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30 16:36:15编辑过]
150#
发表于 2007-8-2 14:02: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兄弟,根据2005年CK和CEIBS的就业报告,从性价比上看,

CEIB 大陆学生平均薪水 300K        CK为 25K

学费CK要贵不少, 这个性价比是否低了些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2-22 10:3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