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benu365在2007-3-14 11:10:00的发言: 2006年中欧世界排名11,长江却没能上100名,但是长江的学费却要贵许多,为什么呢? 关注一下MBA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排名并非是衡量MBA的合理标准,相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一流商学院所认识并警惕。中欧和长江的排名差异决非两者实力的差距的体现——稍微了解一下两者的远景和发展战略就可以发现,中欧还是遵循传统的商学院发展路径,而长江则是采取了一种全新的超越策略,所以不能以目前的排名差异来肯定或否定两者的成就和优势所在。 另外,单单通过知名度和有无自己的校舍来评价一个商学院也是不全面的,且不论MBA教学是否需要像本科教学一样的校园,单就中国各所知名B schools建校时间的长短差异——HKUST1991年开始,CEIBS1994年开始,BiMBA1998年开始,CKGSB2002年开始(本人认为上述MBA项目都有其可取之处,在中国,这样的商学院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所以在比较的时候,结合自身需求和能力的评价要比一定要评出个“你强我弱”来得有意义得多)——就可以解释它们在认知度和传播效应上的差异,毕竟,在目前的中国,对于MBA的认识还存在诸多误区——在目标群体中是如此,在大众当中更是如此。 我个人选择了长江,不仅是因为我看到了长江在短短几年间的飞速发展,而且是因为我看到了长江高瞻远瞩的愿景和脚踏实地的进步,她清晰和独特的战略,她强大的教授团队和她富有亲和力的文化,在接触长江的过程中,我听到最多,也感悟最多的就是“Share”,“ABC Culture”——appreciate, benefit and contribute是任何一个成功商学院的学生应该遵循的处事原则,长江无疑在这点上做得很出色,其他商学院我接触不多,不好妄加评论。以上种种,让我对“投资”长江的回报信心十足,而同时,我也清晰的认识到,就读一个商学院,不是看她的现在,而更要看到她的未来,你不仅仅是受益者,也要能成为贡献者和推动者,按照择业的观点来看,你是否选择一所商学院,应该取决于你对她的文化认同度,以及你对自己的信心(甚至大过你对她的信心)! 至于学费因素,这本身就是购买一项服务和进行一项投资,绝对值不应该是关键的衡量指标,性价比或者投入/产出比的指标才更为合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30 16:36:1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