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qincong83在2008-1-21 9:49:00的发言:校友亲自来解答,赞一个! 1. 我个人对科技大和中文、港大都是很喜欢没有偏见的,对他们的教学实力和为学生做的努力也是很欣赏的。不过实话说,科技大对自己学校的Marketing没有港大、中文重视哦~ 2. 请问一下对交换的感觉,还有如何看待交换和找工作的矛盾的?若想尽力兼顾,要怎么做? 谢谢! 1. 估計是CUHK & HKU經過competitive analysis, 決定heavily invest in marketing!! 開個小玩笑, 最近準備case interview瘋了. 我想沒有一個學校會忽略這方面, 下次會建議學校多找幾各校友一起幫忙, 提早到跟早到的candidates聊天. 2. 這是個非常serious的問題. 交換一方面可以提供global prospect, 而在畢業後"立即"找工作卻是對MBA最重要的事情了.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 其實在六至八月做intern的時候, 有些recuriter已經透過career office在identify potential candidates並且做interview. 在美國期間, 我也做過幾個phone interviews並且要求回國內再做face-to-face interview. 而對於big name IB and consultancy, 甚至會請你飛去鄰近office做face-to-face interview, 或是你申請的office直接做phone interview. 這是歸結幾個同學的經驗. 當然, 我們也知道人不在香港失去了一些機會, 比起人還在香港的同學. 其實有得必有失, 最後還是得看自己怎麼看待至國外做交換這個經驗. 另外一點, 有些公司leadership program在requirement中會把international experience列為一個需求, 所以這時候海外交換經驗就是一個value-prop, 同時stand out from other candidates. 再說一點, 如過到top 10 MBA交換, 所有夢寐以求的投行諮詢都會去的. 這時候也就是一個機會了. 最後, 要回答您"交換的感覺": HKUST MBA缺的只有歷史了, 在教學及學生素質是不比歐美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