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微城在2007-10-19 11:31:00的发言:嗯,仔细看了楼主的全部机经,一边看一边汗颜…… 您应该是教阅读的范老师吧,我上过您教的课耶! 非常幸运能和老师同日考试,只是学生从五一上课回来以后就没怎么用心托福,直到考前一个多月才开始准备的。 而且在备考心态上还是过于轻敌了吧,阅读和听力基础都不够扎实,很多题目都是在看了老师您的机经后才明白原来说的是这个意思…… 考完了我会想非牛人(如我似的英语水平一般者,而且平时接触也不多,只有临考了才应试者)与新托福之间的差距是不是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是背景知识方面的原因,就如对天文了解比较少的同学听听力里面的Astrology的theory,基本上是一头雾水。 第二、阅读做太多Delta一段一段的练习似乎作用不大,是不是应该尽快投入到培养做整篇阅读和14道题目的感觉上来。当然现在和ETS出题风格类似的练习基本没有,只有OG他自家的题可靠,而OG又是比实考要简单的。所以,是不是要去读点美国大学的各科教材…… 阅读和听力需要长期大量的积累吧,而且主要是学术题材方面的熟悉。如果基础不好,一个句子都有好几个生词卡住,要读或听两三遍才能明白。那老师们教的阅读技巧和听力原则并不是很能派上用场的。 而口语和作文的模板依据老师教的和论坛上的经验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来,背熟练熟在考场上用是可以的。但口语和作文涉及的听力实力还是得靠平时基础,否则口语听不出也没什么可说的,只能瞎扯;作文那三个对应点听得很模糊,就只能瞎掰。 考不好只能怪自己,还是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与新托福有一定差距,没办法短期提高多少,仅希望有80分。 另外提个小建议:既然阅读和听力加试都是那几个经典题目,还希望新东方老师们把具体内容和题目选项都收集了传授给上课的同学,如果算分的话,是能让那些英语实力不好的同学在分数上获益的。  最后要向老师鞠个躬,感动于您的敬业精神! 谢谢。其实敬业谈不上,这是我的工作,我也挺喜欢。考完试之后很兴奋,感觉一定要把感受写出来分享给大家。It is more blessed to give than to receive. 对于你说的几点,我有以下看法: 第一是对于背景知识。托福本身是一种Test of English, 其assumption是把学生视为本来不懂英语的同学,所以只考语言本身,背景知识并不是考察范围。所以所有的托福题目都可以脱离背景知识而做对,这一点我是非常有信心的,因为这是由托福考试本身的目的和性质决定的。而且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我们就是美国本土的学生,那么那堂天文学的内容其实也是新东西吧。 那为什么我们听一些天文学的段子就歇菜呢?原因1.信心问题,一上来听到几种Theory的名字马上头大,信心马上崩溃,原因2.方法,类似天文学这种超难题材,关注点绝对应该放在懂的简单词汇上。只要把每个理论的内容听懂了,理论本身是什么就不用怎么管了。回想一下,其实理论内容都是不难的词汇,gas giant, far away from, Jupiter, earth, rocky planet, thousands of years等等.而理论的名字都在屏幕给出了。 小结:碰到超难背景知识,只关注已知概念,专业概念跳过。 第二、对于是整篇练还是分项练的问题。分项练习和整篇练习应该分别属于备考初期和备考中期两项不同工作。分项练习有助于帮助自己总结出规律,整篇练习针对整体感觉。至于材料的问题,Delta、Longman、Barron等教材其实都还可以。我个人还推荐Encarta里面的文字。 第三、对于阅读和听力技巧与原则,这的确是建立在基础上的。没有英语基础,一切为空谈。但是托福阅读和听力里面永远都有新词,这对于老美而言也是如此(时代周刊里面的单词就有很多美国人不懂)。关键是要懂得从已知推出未知,懂得大胆猜测。这方面我们上课有所涉及,以后我会加强这方面的讲解。 第四、对于XDF能否讲加考的东西,我看可以,但是老师可能不能直接讲。不是老师不愿意讲,而是XDF上市了,在知识产权方面控制得很紧,老师上课不能直接引用ETS原题(就算印讲义也只能打擦边球),所以XDF就引进了几套原版教材。对于加考部分大部分只能靠民间力量了,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