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管教育的问题不在学生,而在于提供这种教育的师资力量,” 国际商学院联合会(AACSB)候任主席朱蒂•奥里安(Judy Olian)表示。“世界各国都缺商业管理教育的师资,中国也是如此。”
奥里安教授在接受FT中文网电话采访时指出,由于世界各国对商学院师资的激烈竞争,中国缺乏工作经验与教育技巧兼备的教师,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这是她担心之处,也是中国商业管理教育需要正视的一个难题。
国际商学院联合会是世界上MBA教育三大认证机构之一,也是要求最全面的认证机构,因而有顶级商业管理教育认证之称。中国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于4月18日公布获得AACSB认证,这是中国大陆商学院首次获得AACSB质量认可,为中国MBA教育立下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国际商学院联合会为此联合清华经管学院,于5月21日至22日首次在北京召开世界管理教育实践大会,探讨全球MBA教育发展现状与前景。奥里安教授对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这么快就首次通过AACSB认证表示十分高兴。
“清华的水准很高,”奥里安表示,“而中国其它大学的商学院,如北大、复旦、中欧也在申请AACSB认证,它们都非常好,只是清华率先立了一个里程碑。”
目前,中国大陆共有三家商学院已获得国际认证: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于2004年获得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的Equis商学院认证,而中国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于去年12月11日获得英国AMBA协会的MBA/EMBA项目认证,以及这次清华经管学院获得位于美国的国际商学院联合会的AACSB商学院认证,标志着中国顶级商学院的MBA教育日趋成熟,也显示出中国商学院的国际化进程正在加快。
中国商管教育面临三挑战
与此同时,中国商业管理教育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隐患。奥里安教授指出了中国商业管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她表示: “目前,中国商管教育面临三大挑战。”
首先,由于全球商学院师资短缺这一现象,中国商学院高水准师资数量不足,缺乏既有实际管理经验又具备教学经验的讲师,以至无法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课程。
第二,中国的商学院缺乏资金,难以吸引足够的、经验丰富的院长和教授。此类人才大多来自西方,他们属稀有物资,在市场上的价格很高。
第三,事情涉及对总体教学的掌控,这意味着院长必须拥有吸引聘用高水准教师的灵活性,并拥有对学者提级晋升的自主权。
“师资、学生、资金资源和自主,这是商学院学术发展的关键所在,”奥里安表示。
奥里安是美国加州大学洛衫矶分校安德森管理学院第八任院长,她去年曾率该院代表团访问中国科学院管理学院。“我很高兴见到中国学界的交流越来越多,”奥里安表示,中国对美国商管教育专长的兴趣,以及美国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兴趣,导致中美商学院互访增多。她说:“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尽可能了解(中国)实际的经商环境。在明天的商业世界,中国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作为国际商学院联合会新任主席,奥里安指出,该机构的使命是双重的: 即对商学院的认证,并指引商学院的发展思路。国际精英商学院认为,当今商业管理教育需要找出潜在的问题和潜在的挑战,为商业管理教育指明方向,并向商学院推荐应对之策。
全球商学院激烈竞争博士级师资
奥里安指出,师资短缺是中国、也是世界商业管理界面临的危机。她认为,在商学院传统的晋升结构中,对拥有博士学位的讲师重视不够,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拥有博士学位的师资短缺,”奥里安说,“这是世界各地商学院面临的危机,中国也不例外。我们需要急切解决这一问题。”
国际商学院联合会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商学院毕业的博士人数不足,是商业管理教育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问题。该研究指出,美国1995至2000年的年博士产出减少了19.3%。在这些博士毕业生中,仅有62.1%打算在大学任教。
同时,随着教授退休及新学生入学,商学院对教师的需求量继续增长。在2000年,美国商学院仅聘用了4.43%的新师资,而8%带有奖学金的博士生名额还不满额。师资短缺导致薪金飑升,商学院之间不断争抢人才。
奥里安认为,师资短缺的原因在于,商学院的现有体制不利于招聘师资,也不利于保留人才。
国际商学院联合会的报告指出,商业管理博士的短缺,对有意获得AACSB认证的商学院最为不利,因为国际商学院联合会对拥有博士学位的师资比例要求十分严格。
鉴于一些人可能认为,MBA教育是一门实用学科,为什么一定要在博士学位上投资并吸引拥有博士学位的讲师呢? 奥里安教授解释道,由博士主导的理论型教研,可以提供一种更先进的教研框架和模式,而不是局限于案例教学。
“你很难通过案例教学或事后分析,去应对复杂和难以预见的局面。”奥里安说: “而由博士主导的理论型教研,可以研究未来的商业趋势,并为MBA教学提供加以证明的模式及最佳的运作方式。”
“拥有博士学位的师资短缺,”奥里安说,“这是世界各地商学院面临的危机,中国也不例外。我们急需解决这一问题。”
如果中国不马上对商业管理博士教育投资,后果会怎样呢? “无论中国商业管理教育发展与否,中国爆炸型的增长仍会持续。这主要是个机会成本问题,中国需要商业领导人,中国需要管理思想。问题在于你是否能够更好地管理员工,是否可以进一步提高效率,”她说: “以及通过管理教育,你可以少犯多少错误。这样做的话,你就需要拥有博士学位的师资力量,运用先进的管理观念,进行教学和研究。”
投资先进教学设施
以先进技术配备的教学设施,是另一个需要投资之处。奥里安教授曾创下6800万美元的融资纪录。
在2006年加盟美国加州大学之前,奥里安曾任宾西法尼亚大学Smeal商业管理学院院长,为学院融资6800万美元,用于兴建一座世界一流的教学中心,其中包括模拟实际商业运作的Smeal交易厅、eBusiness研究中心、拍卖市场实验室和一个由学生经营的Nittany狮子基金。这些举措旨在为学生创建一种一流的商业仿真环境。奥里安解释道:“这样,他们可以就可以根据真实情形进行练习……这与培训飞行员的方法是一样的。”
师资是制胜之本
奥里安教授主张,中国应该对商学院的师资和教学设施均进行投资。但在这两者之间,对师资的投资比对教学设施的投资重要。担任安德森管理学院院长时,她从美国各大名校大量挖人,大力吸引人才。
“我们和中国的商学院一样,都面临对师资的激烈竞争。” 奥里安教授说道。“中国需要对跨国的合作研究、教学课程和师资薪酬进行投资。”
她建议,“除国家投资之外,还应通过私人捐赠和企业捐款的方式,来增强师资力量。”比如,在奥里安教授曾任院长的Smeal商业管理学院,有35个教职是由私人捐赠的(endowed faculty)。在她现任院长的安德森管理学院,所有32教授席位(endowed chairs)全是由私人或企业捐赠的。
奥里安教授指出,在招聘院长教授、资助教研和吸引有才华的人士等事宜上,私人和企业捐赠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
奥里安教授认为,成为顶级商学院要靠两个因素: “一是成为管理思想的领袖,一是提供最好的MBA课程。要做到这两点,全靠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