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2.5周Kaplan模考成绩:
P1: R-62% L-79%
P4:R-79% L-74%
使用教材(按顺序):
1.Delta:打底,熟悉IBT题型。
2.Princton:非常有用的答题与应试技巧,不过最好是做完DELTA后再使用。着重不是题目而是技巧。
3.Kaplan&Longman(模考)
听力:26
1)第一个月先把DELTA所有听力part做完,建议在家做完题目检讨一遍后,隔天再把前一天做过的听力题目放到MP3里边走边听甚至跑步运动时听。
2)我个人认为听力中笔记的最大功能,并不是在帮助我如何选出答案,而是让我在听力过程中stay focus并在记笔记过程中记忆听力内容。
3)外推荐Princton里一些分析校园对话或是LECTURE的结构,以及如何用POE等,非常有帮助。
PS:因之前在海外工作过近一年,这次又花很多时间在听力,不过成绩仍不甚理想。
阅读:29
1) 不要记笔记/直接做题/定位法阅读:
2)
3) 刚开始一个月因为不相信不看文章直接作题的方式(感觉很虚),所以最一开始是先花五分钟把全部文章看完后答题,正确率还OK。不过到考前2.5周左右开始看到多位网友提出『定位法阅读』,也就是直接作题,在文章段落中找到相关字段后再作答,因此改变作题方式。的确,IBT出题方式的确是按照段落顺序,再做到每一段时要特别记住各段中题过的名词,这样之后若做到要refer到全文的题型时可以较快速定位。
另外,因题目问的东西通常都可以exactly在段落中找到(除了一些inference题型等),所以当你有点茫然定位不到相关字段时,千万不能凭『感觉』选答案,一定要locate到对应的考点。一样,Princton中的一些分析文章结构与答题技巧等相当具参考性。
Tips:当然,若你的阅读能力就不够,直接使用定位法阅读风险很大,且之后在GMAT等考试中也很危险。所以应该先提高阅读理解的基础,再佐以定位法阅读。还有,个人认为阅读完全不需要笔记,因为太浪费时间,你记的不一定是重点,且你会在refer your notes and passage间花费太多时间。因此完全不推荐阅读作笔记。
口语:24 (High/Fair/Fair)
基本上这部分是我花最少时间坐在书桌前准备的部分。我是先熟悉六大题型结构与出题方式(因为其题型均完全跟你在OFFICIAL GUIDE里看到的一样),要做到听对话或是演讲中就知道待会怎么回答。还有,笔记不是记下讲的内容,而是记下你待会回答内容的讲稿。因此你必须在听过程中判断考点,而熟悉OG就是格外重要。特别是后面rater所做的comment.
Tips:之所以花最少时间坐在书桌前准备,是因为我常在走路,坐车或是洗澡时练习题型1&2. 且建议题型1&2.直接用JJ做练习. 我先把一些题目抄在一张纸上,洗澡前就背几个题目,边洗边自问自答,或者是在走路坐车时自问自答.呵呵,我是通常用围巾遮住嘴,不然路人会觉得我怪怪的 
写作:
第一部份 Fair Level
基本上是相对单纯部份,因为就是一定考阅读与听力中的差异.所以一样在阅读与听力中,就要预测论点相异之处.一对一的对应出来。文章结构基本上以OG里high level那篇就可以了,重点是要读出与听出所要比较之主体与论点相异处。
PS: 我是遇到氟的那一篇,我觉得我写得很好,一一对应出阅读与听力中的相异处,不过只得到fair。考虑再做成绩复查。另外,在DELTA与kaplan题目中,很多题型出题方式与实际IBT不同,因此大家可以挑出是针对读与听论点比较的题型作即可。
第二部分:High Level
心得就是『不用模版』。我花很多时间一次又一次的看OG后面四分与五分的范文以及comment,终于理出ETS的思路。OG里写很清楚,ETS不喜欢写了一长串模版漂亮句子却没有内容。
要点是,『每一句都要言之有物(example/supporting ur main idea…),不过在转折或是句型上可以参考模版』。另外一点很重要的是,一个思路『当你赞同A反对B时,除了写A的好之外,还要写出为何A outcomes B。』其实这思路也是OG后面针对文章点评中出来的。
Che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