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透明天空mm的帖子里说了一些,现在单独拿出来再整理一下,这样醒目一点,希望对以后的申请者有用。只是一些random of thoughts,所以显得很乱,请大家不要介意 找工作这个问题很现实,申请人自身的因素影响很大。有的牛校的中国学生面试机会一个接一个,可是最后可能都没有拿到一个offer。撇开自身因素不说,如果是Cornell那样的牛校,机会肯定更多一点,另外就是去排名一般的学校。在UMN,UIUC, MSU这样的地方,班里那么多同学,教授自己研究咨询任务一堆,是不可能有精力和兴趣多么的帮助你找工作的。而在很多排名一般的学校,由于班上大部分同学都是边工作边读书,full-time的学生很少,教授对你额外关照的可能性就增加了很多,你的同学给你提供面试机会的可能性也很大,这是UMN,MSU,rutger那样的班上全是full-time student的情况没法比的。所以,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不过最关键的还是在你自身,学校多牛都是次要的(Cornell除外)。面试的时候你的言谈举止等体现出来的细微的东西,最终就是影响你能否拿到job offer的重要衡量点。还是就是找工作的定位问题。不少牛校学生往往不屑一顾去找fortune 500强以外的企业,这个态度很可能就会影响你整个job hunting的进程和最终的结果。 好的HR学校,比如Cornell, UMN, UIUC, MSU, Rutgers, South Carolina, Purdue,能给你提供非常好的平台,什么平台?与牛人与业界交流对话沟通的平台,学习最新最实用的专业知识的平台。也就是说,你可能会有很多很多面试的机会,从你进了学校就会有这样的机会。但是,能不能把握住,真的是在于你自身,而不完全是看学校的名气。面试中对你的考察会很全面,简单的说自己有multinational背景的优势是很苍白无力的,你的沟通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反映速度,说话的技巧,对一些HR细致操作的方面的理解,这些才是王道。HR工作之所以相对会计难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HR对口语和法律背景知识的要求很高,在美国读书的时间里,努力提高这两个方面,会很大程度上增加你找到工作的机率。 BTW,你的穿着真的很重要。在商院里,不要每天大学生那么阳光的打扮,商院不是时装show的地方也不是展示青春的地方,建议穿得professional一点,尤其是如果你念的不是那几所名校,因为剩下的HR master学校里很多都是安排晚上上课,班上同学都是正在工作的professional,其中不乏recruiter,你平时的言行举止人家都看在眼里。如果你表现得像个professional,多和人家交流,人家给你介绍工作机会是很有可能的。美国这边也是讲关系的,Know Sb对于你找工作的帮助太大了,尤其是你是国际学生。 HR里能让一般master毕业学生(没有工作经验)做的“工种”也就那么几个: HR Specialist, Compensation Analyst, Staffing Analyst,Benefits Administrator,这几个都是最基础的,大家面试最多的也就是这几个职位。LR方面的就别指望了,毕竟你两年内是不可能了解美国文化和法律的,尤其是法律,口语交流也不可能达到能胜任LR工作和工会打交道的要求,所以,找工作还是会专注于HR方面。 牛校肯定有牛校的好处,那就是当你“屈尊”去找500强以外的大企业(多数是当地企业)时,由于学校名气大,人家对你会很重视,会愿意在你身上投资给你培训,最后为他所用,这样最后拿到offer的可能性就大很多。这边很多95,98,99,01年毕业的前辈都是这个模式,毕业时候先去一般企业积攒工作经验,以及对美国社会文化和劳动法律的认识,之后凭借自己牛校背景加上工作经验,再跳槽到牛企业。当然,也有毕业就去500强的,比如去Intel,general mills,IBM,Dell,这样也有,不过大多是读之前就已经有多年HR工作经验。 来美国读书后,很多人都会很现实,不管是什么样的企业,先找到工作再说,毕竟薪水上一年可能也就2000-3000美元左右的差距,这是很微小的,差距是体现在公司名气和福利上,大企业的福利很不错,比如医疗,在职培训,日常购物,买车购房等。但是,现实都是残酷的,只要有job offer,谁都会先抓着再说,毕竟很多人的想法都是怎么着在美国也得找到工作。 国内HR对专业人才需求很大 其实回国发展未尝不是件好事。在美国找HR工作,关键的是你有没有HR的经历 如果你在国内有HR的工作经历 来了后还是比较容易能找到Intern/job offer的 如果没有相关工作经历 可以尝试从最基本的HR Assistant做起 等2-3年后再申请HR Specialist职位 会容易很多 美国这边机会还是有的 看你能否把握住了 HR找工作之所以难 原因主要还是我们对人家的法律和文化不了解 我第一次面试是在刚来读HR的第一个月 当时应聘的是 Jr. Compensation Analyst 人家问我 了解401K吗?汗。。我当时听都没听过 虽然我说我会尽力去学去了解 但是是徒劳的 毕竟公司都希望招到来了后能立刻做事的人 面试也就这么黄了 第二次面试 还是申请同样的职位 是一家很有名的能源公司 人家问我 你觉得我们企业采用80%health insurance,20% dental好还是100%health insurance without dental好,咱又一次栽了 因为专业课上对这个还没提及 压根不知道怎么衡量benefits plan的value 第三次面试 就是不久前 还是申请同样的职位 这次是家银行 终于搞定了 不过也是艰难的 之后经历大大小小面试数十次,虽然手里有offer了也还是去尝试面试 因为真的能学到很多东西 面试官之间的面试哲学是不同的 需要你用不同的策略去应对 多面试只会是好事 即便你拿不到offer 也能学会怎样在下一次做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