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既存在于历史文献当中又产生于现实当中。前者如“希腊神话”等,由于这些历史神话对现实的影响很小,我们完全可以抱着一种欣赏的态度去阅读和了解;但对于现实中产生的对我们的生活可能造成很大影响的“神话”,就应该多一份理性的思维去审视。 目前在中国流传很广的一个神话就是“MBA的神话”。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关于MBA的各种眩目光环——中国对MBA的巨量需求、MBA远远高于其他学位的起薪、MBA文凭是进入上层社会的通行证等等。这些广为流传的神话很少受到追问——这是真的吗?
《打破MBA的神话——中国MBA报告》一书的作者在广泛搜集的资料的基础上,应用经济分析的方法,对这些神话一一进行了理性的分析。
书中首先用经济分析的方法解剖了“中国对MBA的需求”,以及流行的某著名教授对MBA需求不振进行解释的“网络说”和“语言说”,并引用MBA的发源地——美国的数据对MBA的需求进行了分析。令人信服地告诉我们,流行的对MBA需求的预测,实际上是对“需要”的预测,但是单纯地谈论“需要”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中国对MBA的需求决不是像某些预测告诉我们的那么大(书中将这些预测方法称为“儿戏预测法”),至少要将“需要”与价格联系在一起,才能讨论“MBA的需求”问题。
自从MBA登陆中国,它就一直与美国MBA的高薪联系在一起。美国MBA的薪水对于我们来说确实很高,但高和低是相对的概念,美国MBA薪水的高低应该和美国其他人群的工资进行比较而不是与我国的工资进行比较,正如作者所说,白雪公主对于七个小矮人来说,肯定是巨人,但在正常人的世界里,白雪公主未必很高。作者经过分析发现,哈佛商学院MBA起薪的中位数只是美国制造业工人平均工资的两倍多,而按照小时工资来计算,只比制造业工人平均工资高出20%多。作者的比较无疑为我们认识MBA的起薪提供了一个正确的参照。记得前一段时间在美国西海岸码头工人罢工的报道中看到过,这些工人的年薪水约为6万至15万美元(中华工商时报),比很多MBA的起薪甚至薪水高得多。
MBA是进入高级管理阶层的通行证吗?作者经过分析发现,即使号称“培养总经理”的哈佛商学院的毕业生,毕业之后选择职业时,70%至80%的学生也选择了咨询业和金融业,而进入其他行业从事真正的管理职业的约为30%左右。在咨询业和金融业从业的MBA们所从事的大半不是真正的管理工作,而是类似于作者所称的“管理科学家”的工作,就像建筑师事务所中的设计师或者会计师事务所中的会计师一样的专业工作。而且作者经过分析认为,在美国的管理者阶层中,拥有MBA学位的职业经理人不会超过10%,所以,与我们通常听到和看到的信息相反,美国的职业经理人中超过90%的人不是MBA。
作者进而对中国的MBA进行了分析,特别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些被广为宣传的MBA“成功的榜样”的成功,实际上是“与MBA无关的辉煌”——他们是在攻读MBA之前就已经辉煌了。 艾姆/文
(《打破MBA神话——中国MBA报告》育委著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10月)
《青年时讯》2002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