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marki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江的弱点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6-4-22 10:51:00 | 只看该作者

八年前有幸与DUPONT的全球副总有机会讲过几句话.有一句话IMPRESS ME A LOT: HE TOLD ME: YOUNG MAN,WORK HARD. YOU FUTURE WILL BE MORE BRILLIANT THAN ME.我能感觉到他说话的真诚.真正有能力的人总是让人觉得只要你努力,你就能达到和他一样的高度.能人是不惧后来者的.而另外的人总是让你觉得无论你如何努力,你也不能超过他.长江的路还长,我能感觉的到它的努力,并参与其中,我为此骄傲.谢谢.WE WANT TO HEAR SOME FEEDBACK ON OUR WEEKNESS, SO THAT PROSPECTIVE APPLICANTS CAN MAKE A MORE INFORMED DECISION. PLEASE NO HUMILIATION TO SCHOOL AND TO INDIVIDUAL PERSON.年轻的人有些梦想,没错.年轻的商学院有些梦想,也没错.对吗?

52#
发表于 2006-4-23 16:17:00 | 只看该作者
很对,不仅是年轻的商学院,凡年轻人也多少都有些梦想。
53#
发表于 2006-4-26 17:15:00 | 只看该作者


先测试一下你的常识:如果你是美国长春藤名校商学院的教授,你凭什么轻易辞职去国内一所尚未建校园、没国际认证、才三年历史的商学院?


本人实在不喜欢长江在教授归属上混淆视听,玩弄文字游戏的做法。希望长江对这种事情还是严谨为好。看来这个学院的 governance structure真的是需要restructuring了。它一直提倡的社会责任感跑哪去了?


长江不少教授都是访问教授(或严格意义来说,连访问都不能算),根本不能算做长江的教授。说得通俗些就是”我上课、你付钱”,完了就BYEBYE,之后两不相欠。按国际惯例,访问教授是不能算自己学校教授的,不知长江是真的不懂呢还是故意装成不知道?


Finance: 刘劲、黄明已经从长江辞职回美国大学任职,和长江只剩“经济”关系(如长江出钱,他们有空就来长江给EMBA或MBA上上课)。最近长江说陈志武要加盟长江,“加盟”这是个误导性很强的字眼,“加盟”的概念能否请长江澄清?陈志武只是同意给长江EMBA上课,这就叫加盟???陈志武常常给清华上课,按照长江的逻辑,他已经“加盟”清华很多次了!还有李乐德教授也曾给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上课,那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是不是也可以说李加盟了?


张实是UCLA的教授,孙宝红是卡内基梅隆的教授,陈方若是Columbia的教授,李乐德是Yale的教授,汤明哲是台大的教授。他们和长江也只是“经济”关系,最多你可以称他们长江访问教授。


按照长江的逻辑(只要来上课就是你的教授),世界上估计至少还有50所商学院也都可以说上述教授是属于他们的。他们只有一个人,又不是孙悟空,72身也“加盟”不了这么多学校!


其实长江在教授聘请上在做的是“借助财力,请海外华人教授来长江短期上课”,却把自己吹得好象网罗了全球所有一流华人教授。

54#
发表于 2006-4-26 18:34:00 | 只看该作者

因为你的贴子,刚才又去仔细看了一下长江的网站,在MBA师资一栏里面,每位教师的头衔是“长江商学院教授”或者“长江商学院访问教授”等都写得清清楚楚,何来混淆视听一说?希望不要乱讲没有证据的话。


55#
发表于 2006-4-26 19:08:00 | 只看该作者

那你看看在本网站里宣传长江教授的贴子(还有长江在公开场合宣传时)是不是故意把访问教授都渲染得象自己的全职教授一般?世界上有哪所商学院整天忙着宣传自己的访问教授的?真是长江又一创举啊。为什么不可以有一说一,实实在在的办教育呢?中国人受大跃进浮夸风之害还少吗?

56#
发表于 2006-4-26 19:33:0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你是一家能支付高薪的企业的HR负责人,假设一个年过半百的人来求职,告诉你他很爱中国,愿意放弃美国的舒适生活,回来创业,你会怎么想?是否照单全收?


我不是说回国的人都不好,从国外回来的相当一部分人是很优秀的,但是这不代表你就要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不代表着大家可以不用独立思考了。


相关背景知识:


在美华人,尤其是第一代移民(就算你美国名校毕业)还是会因为英语语言能力、文化差异、价值观差异甚至饮食等因素无法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在美国生活得寂寞冷清,被边缘化,在美国长期定居是实在不得以的事,有机会谁都想回国;


去美国华人第一代移民大多只能看老美颜色行事,而回国有时能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享享福,尝尝当官的滋味。

57#
发表于 2006-4-26 20:3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kissyaaho在2006-4-26 19:34:00的发言:

如果你是一家能支付高薪的企业的HR负责人,假设一个年过半百的人来求职,告诉你他很爱中国,愿意放弃美国的舒适生活,回来创业,你会怎么想?是否照单全收?


你的假设缺乏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这个人应该具备极高的才干,是本企业最需要的人才。如果是这样的人才,我一定收下。而且,为了发展事业,我会主动去或者请猎头帮助聘请这样的人才,而不是坐等其上门求职。最优秀的人才可是大家争夺的目标,长江的教授正是这样的一类人。


我不是说回国的人都不好,从国外回来的相当一部分人是很优秀的,但是这不代表你就要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不代表着大家可以不用独立思考了。


这还用你说吗?没人要求你听什么信什么。同样,大家也不会因为你说什么就信什么,因为都有大脑,智商至少above average!


相关背景知识(请别对号入座):


在美华人,尤其是第一代移民(就算你美国名校毕业)还是会因为英语语言能力、文化差异、价值观差异甚至饮食等因素无法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在美国生活得寂寞冷清,被边缘化,在美国长期定居是实在不得以的事,有机会谁都想回国;


去美国华人第一代移民大多只能看老美颜色行事,而回国有时能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享享福,尝尝当官的滋味。


不值一驳。你的臆想吧?“谁都想回国”。。。。有统计数据支持你的论点吗?

58#
发表于 2006-4-26 22:34:00 | 只看该作者

kissyaaho兄台,相信李嘉诚先生的眼力呵。。。


咱们都嫩,世故还看不透,我至少认为我是。。。

59#
发表于 2006-4-27 08:50:00 | 只看该作者

办教育和做生意是不一样的,很钦佩李先生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但他的业务太多,这么小的项目恐怕没精力操心了,而且agency problem的存在使得很多东西走样。

60#
发表于 2006-4-27 08:59:00 | 只看该作者
Joseph,看来你对百态众生并不了解,教授和其他任何行业的professional是一样的,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教授只是一份职业,不要把他们神圣化。他们也在意报酬,也很在意职务,没你想得那么崇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NTU MBA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9-9 11: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