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测试一下你的常识:如果你是美国长春藤名校商学院的教授,你凭什么轻易辞职去国内一所尚未建校园、没国际认证、才三年历史的商学院?
本人实在不喜欢长江在教授归属上混淆视听,玩弄文字游戏的做法。希望长江对这种事情还是严谨为好。看来这个学院的 governance structure真的是需要restructuring了。它一直提倡的社会责任感跑哪去了?
长江不少教授都是访问教授(或严格意义来说,连访问都不能算),根本不能算做长江的教授。说得通俗些就是”我上课、你付钱”,完了就BYEBYE,之后两不相欠。按国际惯例,访问教授是不能算自己学校教授的,不知长江是真的不懂呢还是故意装成不知道?
Finance: 刘劲、黄明已经从长江辞职回美国大学任职,和长江只剩“经济”关系(如长江出钱,他们有空就来长江给EMBA或MBA上上课)。最近长江说陈志武要加盟长江,“加盟”这是个误导性很强的字眼,“加盟”的概念能否请长江澄清?陈志武只是同意给长江EMBA上课,这就叫加盟???陈志武常常给清华上课,按照长江的逻辑,他已经“加盟”清华很多次了!还有李乐德教授也曾给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上课,那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是不是也可以说李加盟了?
张实是UCLA的教授,孙宝红是卡内基梅隆的教授,陈方若是Columbia的教授,李乐德是Yale的教授,汤明哲是台大的教授。他们和长江也只是“经济”关系,最多你可以称他们长江访问教授。
按照长江的逻辑(只要来上课就是你的教授),世界上估计至少还有50所商学院也都可以说上述教授是属于他们的。他们只有一个人,又不是孙悟空,72身也“加盟”不了这么多学校!
其实长江在教授聘请上在做的是“借助财力,请海外华人教授来长江短期上课”,却把自己吹得好象网罗了全球所有一流华人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