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452|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WA 6.0

[精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2-10 04:12:00 | 只看该作者

AWA 6.0

刚刚在网上看到OFFICIAL SCORE REPORT,AWA 6.0。非常惊喜,也非常意外,我自己梦想的分数只是5分,因为这样的话在我们学校读MBA的时候就可以少拿一堂写作课。


我总共花了两个多星期准备GMAT,作文部分可能花了大半个星期,考试前连模版都没准备好,进去以后看到题目(完全没准备过的)就开始狂敲键盘,感觉写得并不好。


所以可能大家真的不能太依赖模版(最起码不能迷信或是照搬),还有就是字数多应该是有优势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0 13:57:18编辑过]
沙发
发表于 2006-2-10 11:17:00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很荣幸可以第一个恭贺LZ!


可是LZ好像打漏了一个字哎,你是 没有 准备模版吧?


唉,果真如此,那只能羡慕LZ得功底深不可测啊……


具体说说你曾经如何练习写作的好吗?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6-2-10 14:21:00 | 只看该作者

不好意思,下午上学之前急着发贴,把最关键的字打漏了。:-)


下面这篇贴子是我考试前几天一个也是在北美的G友发表的,我觉得对我启发很大,不知道这位G友是不是也跟我一样拿了6分。AA应该大家用那些逻辑错误类型往里套,都能写得差不多,AI的话就要象这篇贴子里所讲,每一个论点都要用例子来证明。我考的是postive signs of accepting each other's differences。我的立场是同意这一观点,然后从美国跟中国两个具体的国家着手分析。美国方面我举的是旧金山的街牌用双语标示(Chinatown可以看到中文和英文的街牌,Japantown则可以看到日文跟英文的街牌),然后我另起一段讲说如果有人说美国因为是移民国家才会存在这些positive signs的话,那么中国这个非移民国家也可以看到这些sign.我举的例子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父母渐渐接受了一些西方的民主教育孩子的主式,不再一味要求孩子听话,而是给他们发言跟自我表现的机会。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写的其实是些费话,所以我就认为只要字数上去了,分数是不会太低的。


我准备AWA的过程更多的是看人家的范文,每每想编写一个自己的模版,但是总因为想套用的优美句式太多,不知如何取舍而放弃。不过我倒是有留意几种复杂句式,考试的时候用上了一些。我觉得大家如果能够把句式多样化一点,也是会有帮助的。


再有可能就是要让大家泄气的事实了。我十年前就从中国英语专科毕业,虽然是间很烂的学校,没学到太多东西,但是毕业后借着这个文凭倒是一直能找到跟英文有关的工作,在这中间有所提高。接下来就是来到美国以后读了三年本科,也拿了不少写作课,这三年的提高应该是比较实质性的。所以写作可能真的是要日积月累,比较难在短期内有大幅度提高。


“首先肯定一下模板的作用。特别在AA中,起着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可是在AI中,就没那么管用了。凑字数不够,有时候因为顾及模板,反而不能流畅的表达,影响速度。结构可以帮助拿分,说废话凑字数也没错,但是高分的秘诀并不在这里。


基本功固然重要,但大多数只是备考,恐怕没那个时间和精力。和美国一些同学老师讨论后,得出他们的写作思路跟中国人有很大不同。中国人写文章喜欢说大话,空发议论,在美国人看来,并不persuasive。不要以为句子写的长,词汇用得大,就是好作文了。关键在思路。 这个就是我们失败的关键。知此知彼,方能沉着应战。


或许是美国人头脑简单,或许是他们做研究态度严谨,美国人很讲究例子。我以前以为发展一个观点,要先说一通大道理,然后点到为止举几个例子,就可以了。GMAT作文不吃这套。美国人的写作其实很朴实,并不一定要用华丽的词汇,但是例子一定要彻底分析透。


得出段落观点后,举出实例,然后分析(不是分析观点,是分析例子),正面可以从几个方面谈,然后还要谈反面。分析越详细,观点越persuasive。所以,担心时间的人,一段举一个例子,但是用三五句话去分析它,做到思路清晰,滴水不漏。切不可犯中国人的大而空的毛病。


其次是文法,建议大家参考阅读文章。我以前阅读只求读懂大意,从来没有好好分析词句的用法,所以写作文总是苦于表达。只有积累,才能有词可用,句法自然。


这是我在比较后得出的个人观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6-2-10 14:25:00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点,我在要考试的前几天才留意到OG对SC跟CR的解释里有很多很好的句式,既有力又地道,考试的时候应该也是套用了一些的。
5#
发表于 2006-2-10 15:34:00 | 只看该作者
恭喜!
6#
发表于 2006-3-17 18:4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Evelyn2005在2006-2-10 14:25:00的发言:
还有一点,我在要考试的前几天才留意到OG对SC跟CR的解释里有很多很好的句式,既有力又地道,考试的时候应该也是套用了一些的。

不错的经验

7#
发表于 2006-3-19 13:48:0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
8#
发表于 2006-3-24 22:07:0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LZ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IESE MBA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4-6 13:00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