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11月19日北美iBT考试感受
10:00是reporting time。进考场之前的程序和CBT可能差不多(我没考过CBT),拿护照,签名,照相。然后被工作人员带进考场。一共八个座位,房间可能就是十几,不到二十平方米,两侧各四个座位。电脑是惠普的。草稿纸一本共四张,是八页的草稿本,另有两支铅笔。
一来就是五篇听力(大家一起祈祷ETS把它改成三篇吧!)。第一个二十分钟第一篇文章,第二个四十分钟第二,三篇,第三个四十分钟第四,五篇。每篇七八百字。直接效果就是看了下文忘了上文。几乎各种题型都考到了。每篇都有句子插入题,最后一题一律是summary文章大意。做完后可以review,看看是不是有漏掉的题。传说中的难词解释出现过两次,只记得有个是讲表面张力的,说的是水的蒸发问题。
接着是漫长的听力。现在回想起来感觉像上了各种学科的课,脑海里至今还是其中一道题的画面,两种老鼠(松鼠?)的比较。正如新东方老师所说,特别是academic lecture那些段子,听到一半就接近脑力极限,一看下面的time bar才走了一半黄色,剩了一半兰色,尤其绝望。对听力的总的感受是笔记十分重要。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记下听到的材料是需要培养的技巧。我就没能记下该记的,记了一大堆没用的。记得在准备期间看到国内某网站登的新闻,说某专家建议新托福听力中不要记笔记,会忽略掉文章。如果你不是牛人的话,千万不要信这个人的鬼话,不记笔记保证你听完后不知道耳机里放了什么。做笔记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帮助做题,还在于让你在考试时专注于听。
听力之后是休息十分钟。出考场后sign out,这个时候是12:51。我在考听力最后三题时就已经饿得肚子叫了,一出考场就吃巧克力。回考场后先在草稿纸上写了一下口语模板,事后证明有益无害。做口语时比平时练习感觉好,可能是因为专注和紧张的缘故。我是在看到题目(注意不是听题目)时就开始构思points,在给出的准备时间之间就已经想到要说什么了。在准备时间内脑子里一片空白。有四道题是时间正好够,一道题是时间有剩余,一道题是时间不够。虽然屏幕上会显示剩多少秒,但考试时我就盯着草稿本看了,根本没机会看屏幕。 作文没什么好说的,就两篇了.
这次的题和ETS公布的网上试题难度接近,题目内容也接近。建议大家在考试前都做一做那套practise online
PS,同一天去Tronto考试的朋友说她做的题是三篇阅读九篇听力.
scoutlei
ibt感受
我是若干年前640-650随便考的那种,考完了以后,一直把英语当作工作语言用,没有荒废.没想到竟然栽在新的iBT上了,竟然连阅读都会比原来差,写作也是差了,这些经常在用的东西也会差,我也是没有想法了. 虽然我的分值折成纸张托福制度的还是六百二三十分上下上下,但是感觉很不爽,本人第一次本科一年级考托福就630多了,竟然学了英语,在美国混了这么久去考还比原来底了,我也是莫名其妙了.目前至少初步估计作文是计算机评分的.
考试给人的感觉就是累, 连续考试, 阅读先给一个小section,然后两个标准section,然后好像听力一个小section,然后2个标准听力section,然后会话部分,6个题, 两两算是一个小section吧, 最后是两个写作,第一个给文章,然后听讲座,然后写;这个我是满分.第二个,自由发挥,给个题目写,我觉得比第一个写的还好,竟然...唉,不提了,机器评分是不懂修辞和比喻的! 全部题型跟ets网站上的样本一样,那个有参考价值,就是作文不用参考,那个模拟的东西, 我好像是倒挂了,自由发挥的分高,有文章的分低. 具体题目我既然签了协议,就不能公布出来,其实,也忘的差不多了,本来认为的115分以上十拿九稳的事情,竟然翻船了,所以才有雅致来写写评论,发泄一下.祝各位好运,至少我个人感觉难度ibt托福比paper based的难, 如果你原来有把握考660分以上的,那么一般你超过110 应该没问题,但是能否再高,就看造化了, 不过原来你要是只有把握考600分,那么希望你再准备充分些,毕竟$140不是小钱.
xiaowang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