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本科:国内某大学国际学院 专业:会计 GPA:3.5 申请专业:商业分析 实习:一个数据相关 Offer:华盛顿圣路易斯,罗村儿,布兰迪斯,加州戴维斯,维克森林
我的申请
我大概从一上大学就打算要出国了,但是中间有各种各样的事情都让我曾一度放弃过出国,或者放弃去美国。但是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最初的最想去的美国。 这里再多说几句我的心路历程吧,因为我比较嫌弃我的本科学校,所以保研本校对我来说真的没有任何吸引力,而去外校的话,我们学长学姐结果都不太理想(我主观的觉得不理想),再加上我成绩真的挺一般的,保研是一条不太可行的路。考研的话,我脆弱的小心肝真的承受不来高考一样的一考定‘终身’的这种折磨。直接工作的话,主要是我不想干会计了,也不想干审计。所以出国成了一条看似很美好的路:不管怎样都能有学上+可以换专业了,而且出国读书一直是我的梦想。在国内读研,感觉自己能够完全想象得到自己未来的学习生活的样子。出国则充满着许多未知,这对于生活在一个地方22年的我实在是一个诱惑。 选中介
在大一大二我都有意识的去了解出国,了解各种各样的中介,从知乎啊公众号啊都有了解。我听说了很多大中介的黑幕,这让我对那种大中介有些抵触情绪。我和我妈妈曾经去过一个不算大的中型中介面谈,他宣称会提供实习内推,各种各样的培训啊什么很完善。这一切听起来都很美好。这一拖就拖到了大三的寒假,我打定主意出国后,就剩下选择中介的事情了。我相中考拉已经很久了,觉得很不错,看了她的公众号上,一直在默默关注一对一的情况,生怕没有位置了。到了大三的冬天,在确定考拉一对一还有名额后!我拉上我妈妈一起见了考拉!会面过程很顺利,我家长觉得非常靠谱!考拉给了我接下来的实习、语言和GMAT考试规划和目标,很清晰,很明确。我发现我其实就适合有人帮我规划好需要做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去逼着我做。 我也算是个有经验的申请人了,我觉得考拉是一个合适的申请路上的助力者,能够完成申请中最头疼的过程-文书,也可以给你选校上的抉择和帮助,省去了自己去研究学校的过程;但她做的事又不会过多,不会掌控你的申请账号-一切网申内容都要你自己去填、检查;不会掌控你的邮箱-每天醒来刷邮箱将成为你的新习惯。 申请
接下来我就是按照考拉给的要求来准备BA的申请。我觉得这个过程很重要的就是信任,因为我完全相信考拉,所以这个过程我没有任何的怀疑,也没有别的什么想法,没有浪费别的时间或者精力。 虽然真的挺累的,但是有一个目标在眼前总比没头没脑时时怀疑自己的状态要高效的多。非常顺利的我在九月的中旬考出来了所有成绩,实习也有了,考拉告诉我就开始第一轮的申请就可以。在这里我很万幸我没有提前做很多的功课,完全相信了考拉说的十月开始申请的话,所以给自己考试的ddl完全就是十月。然而后来我才发现,其实这只是第一轮申请的时间,后面还有第二轮 第三轮甚至第四轮。但万幸的是我以为十月是我最后的机会,不然人呢,心理上给自己退路总归不是什么好事。 考完试后,我还没有享受几天愉快的生活,就开始了申请。(此处需要大哭表情)选学校的过程其实没什么波折,因为我完全相信考拉的选校。考拉是不负责填网申的,所以这个工作得自己来,说实话,填网申真的没什么技术含量。我每填一个学校都会在想,为什么我这么垃圾?这个分数怎么这么低?为什么我这些skills, ability都不太会?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是一个非常不看好自己的人。我觉得我这么差,这些学校估计都轮不上我。 找推荐人的过程也很痛苦,因为拉下脸去问,去催,很考验我的脸皮厚度。我脸皮一直都挺薄的,觉得十分不好意思,但也没有办法。逼着自己去做,结果会发现真的没有自己想象的难。领导很热心肠,老师虽然手头有很多学生需要他推荐,但还是很好心的帮我了(也可能和我跑到另一个校区围追堵截的原因)。最开始的不顺利,后来也慢慢变得得心应手起来。一个个提交上去后,随之而来的是规律的面试。一般一周1~2个面试,kira或真人。这些面试都被我精巧得安排上,既不会有的面试准备的时间太少,也不会面试中间隔了段时间无所事事。忙碌的十一月过去之后,就开始收到了很多offer。 面试
我在开始的时候最害怕的就是面试了,我担心我的口语,担心面试内容太难,什么都担心。但后来证明这一切担心都是因为不够了解,没有尝试过导致的。 最先迎来的是十月下旬的wustl的kira面试,那个面试就像是托福口语一样,屏幕上出一道题,我可以准备半分钟左右,回答一分钟左右。准备一下问题会让我在录的时候一点都不慌张。经此之后我再也不担心kira的面试了,无非是做准备,然后随缘发挥而已。 而真人面试,我其实很慌张,但是同理,不要慌张。这段准备面试,面试后睡个大懒觉的日子虽然很累,但是真的很充实。 总结 到目前为止这么顺利的申请,真的很感谢考拉的指导和帮助,因为她告诉我托福上100就够了,不会有学校仅仅因为我英语不好而拒了我,所以我考到101就没再刷托福了,节省了很多时间。她也逼着我在本来挺水的实习中去请教同事问题,让我能够在文书中写出来看起来蛮硬核的技能。所有她告诉我要为申请BA准备的东西都对申请有着十分直接的帮助。 总之,虽然我申请的过程不长,也不算纠结痛苦,还是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各位一些帮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