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62767|回复: 8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习就业] 商学院学生职业发展之路 (更新第84篇:互联网游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7 15:0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的商科申请群: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87919-1-1.html
我们的商学院申请之路(更新第70篇:大家申请Essay 中的问题;面经更新第27所:HKUST)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51509-1-1.html

行业群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88171-1-1.html

为了回馈论坛,帮助伙伴更好的了解不同行业和更召集朋友来加入我们的职业发展社区。开一个帖子给大家分享行业介绍,带大家了解申请中的职业规划。希望大家能跟我们一起共建ChaseDream商学院职业发展社区! 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帮助自己!

我们的行业群,讨论的话题:
1)不同背景人的行业线上/线下讲座问答;

2)行业研报+资料分享(casebook,tech面经,企业介绍);
3)行业百科分享;
4)期待等疫情过后,组织一些线下社交会,企业访问会; (不仅有大佬分享或行业探讨,更多是有实际意义的活动)
5)一些企业的招聘分享;

本帖讨论的话题:
1)行业百科+如何做职业规划;
2)不同工作背景人的行业分享;
3)一些其他职业介绍

更有:
1)针对商学院单身同学的相亲活动和所有人的社交会及如何做networking的分享;
2)各种兴趣和旅游局:音乐,舞蹈健身,Switch,德扑,品酒,旅游,潜水滑雪,学文化练口语,美股

最后文章版权声明:
1.    分享资料不得作为商用,请大家自己保存;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2.    目前公司和姓名因为隐私问题,整理者都隐藏了些;申请人如果对分享人感兴趣,再经得申请人同意,元元给大家拉群讨论;或者如果觉得申请人方便 可以做分享会;
3.    希望能跟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最后希望大家支持我们理念的,报名参加我们的职业社群;也期待大家能顶帖支持我们! 让更多人都能看到这个帖子!

考试群:
GMAT入群/揽瓜阁入群方式: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82779-1-1.html
揽瓜阁阅读精读(读什么文章,大家读过就懂了):
https://forum.chasedream.com/forum-25-1.html

公众号:
1.考什么试
2.商校百科

申请群
1. ChaseDream 2023 MBA 申请/校友答疑/面试群: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863011-1-1.html
2.英国,新加坡,美国,法国,加拿大,香港,德国商科申请群: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87919-1-1.html

3. 行业分享交流/职业规划群: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88171-1-1.html

小红书:
1.留学+考试 最新消息 关注妥妥妥了 (小红书号:323014154)
2.求职+MBA 最新消息 关注元(小红书号:895404330)


目录:
第1篇: 如何写申请奖学金的文章       首页3 第2篇:去读商学院前做什么              首页5
第3篇: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咨询           首页6 第4篇: 如何用好商学院的就业资源。 首页7
第5篇:如何做背景调查                     首页9 第6篇:给录取新生的25条建议           2页13
第7篇:商学院学生应做的几件事        2页14第8篇:浅谈一些学外语的方法           2页17
第9篇:浅谈海归就业找工作              2页20 第10篇:读完商学院是否要找工作      3页21第11篇:证书和学历对进入投行的帮助   3页24

第1篇:那些商学院教我的事(一) 定位  首页10 第2篇:那些商学院教我的事(二) 梦想  2页11
第3篇:那些商学院教我的事(三) Good Life 2页12 第4篇:那些商学院教我的事(四) 改变或者不变 2页15
第5篇:那些商学院教我的事(五) 写简历和动机信的道术器 2页16 第6篇:那些商学院教我的事(六) 面试需要准备 2页18
第7篇:那些商学院教我的事(七) 做自己 2页19 第8篇:那些商学院教我的事(八) 选择读书不是为了后悔 3页22
第9篇:那些商学院教我的事(九) 如何看待失败 3页23
行业科普:
行业科普1.  AI科技              57页564 行业科普2. 地产公司            57页565
行业科普3. Middle market     57页566 行业科普4. 新加坡互联网      57页567
行业科普5. 互联网科技。      57页568 行业科普6. AI科技                57页569
行业科普7. VC                      57页571 行业科普8. 投资并购基金       57页572
行业科普9. 投行债券部。      57页573 行业科普10:PEVC general。 57页575
行业科普11:证券监管行业。 57页576 行业科普12: 消费金融贷款:  57页577
行业科普13: 不良资产管理:  57页578 行业科普14: 医疗咨询:           57页579
行业科普15: 医药公司:           57页580 行业科普16:Mortgage Fintech  60页595
行业科普17:Fortune 500 制造业 60页596 行业科普18:私人银行财富管理  60页597
行业科普19:Equity Research(香港) 60页598 行业科普20: Debt Capital Markets。   60页599
行业科普21: 运动产品                        60页600 行业科普22:保险公司投资部。           61页601
行业科普23: 保险精算                       61页602 行业科普24: 信托行业                       61页603
行业科普25: 航空集团-美国               61页604 行业科普26:中国广告业                  61页605
行业科普27:  加速器VC。                 61页609 行业科普28:  商业银行                     61页610
行业科普29:  Equity Research           62页611行业科普30:  政策性金融机构           62页612
行业科普31:  财务顾问(Financial Advisory)  62页613 行业科普32:  Private Debt/Leverage Loans 欧洲地区  62页614
行业科普33:  澳洲银行  62页616 行业科普34: 券商资产管理         62页617
行业科普35: 公募基金行业。      62页618 行业科普36: 投资 –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62页619
行业科普37: 中资投行 buy side         62页620 行业科普38:国资机构                 63页621
行业科普39:审计 – 四大(北美) 63页622 行业科普40:Healthcare CDMO。  63页623
行业科普41:医疗器械。63页624 行业科普42:医疗互联网。63页625
行业科普43:快速消费品。63页626 行业科普44:日化用品。  63页627
行业科普45:快速消费品。63页628 行业科普46: 保健品         63页629
行业科普47:房产公司战略投资部 63页630行业科普48: IT Solution Provider 64页631
行业科普49: 医药公司二             64页632 行业科普50: 医学部介绍             64页633
行业科普51: 移动医疗                 64页634 行业科普52: 零售商                     64页635
行业科普53: 康养文旅地产            64页636 行业科普54: 石油                         64页637行业科普55: 电力自动化               64页638行业科普56: 工业设备能源汽车     64页639
行业科普57: 港铁公司                  65页641 行业科普58:  工业制造                 65页642
行业科普59:  航空集团 – 中国       65页643 行业科普60:  环保能源                  65页644
行业科普 61:   汽车制造 – 整车厂供应链(美国大型MNC) 65页645 行业科普 62:  快消食品三               65页646
行业科普 63:  乳制品                      65页647 行业科普64:   互联网游戏               65页648



同时如果您感兴趣加入我们的各地校友微信群(只能商学院校友加入)/行业微信群,定期/不定期参加不同地方组织的行业分享会/Company Visit/不同校友的社交会

请站内私信/发邮件/微信小窗我 ,获取加群和报名参加活动的方式。

我的联系方式:
Email:cain.ye@chasedream.com
WeChat:celloypy
请在加我微信时备注格式。 行业-学校(选填)- 坐标







收藏收藏254 收藏收藏254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11-7 15:04:26 | 只看该作者
商学院就业报告占楼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11-7 16:00:17 | 只看该作者
第1篇:Pre商学院系列(一)——如何申请奖学金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地板
发表于 2019-11-7 18:50:01 | 只看该作者
失踪人口顶元叔!
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8 16:54:25 | 只看该作者
第2篇:Pre商学院系列(二)——去读商学院前做什么
Pre商学院实习
如果时间不是太短的话,我强烈建议大家都去做pre商学院的实习。
实习的方向:
1. 可以是你未来商学院的主要雇主,也是你的职业规划方向的公司(可以去你学校看这方面的Report);
2. 去行业leader的公司(比如咨询,国际投行或五百强等);
3.专业技术性强的公司(能让你有很大Achievement的,或者领域特殊,)
寻找实习的途径:
1. 校友(每年的新生群,Linkedin,朋友推荐等)
✳️ 新生群不要去让学长推荐,学长可能也在迷茫。自己未来能做啥;但是可以通过学长问清楚方向。从学长口中套出他们是怎么找的。当然比如像duke商学院这种,学生一被录取,学长就在群里招人了。
2. 社交媒体(LinkedIn,行业论坛)
✳️ 我有朋友三本然后用即将去读商学院的Title,直接忽悠进世界某家最好的投行实习。这里要在申请实习的时候就要突出自己已经被某家商学院录取了,将要成功。 之前听做HR的朋友说,他们也会混在ChaseDream的群里挖人。
✳️ 大学,企业或者学术届都会组织各种学术或社交论坛峰会。这个时候就是发挥你们Networking小技巧了。我妹是属于经常就去这些论坛,然后说自己的情况,然后看是否能遇到校友或者喜欢帮助萌萌哒孩子的大神们。
3.朋友推荐
这个我觉得机会就更多的。无论是同事,朋友,校友或者合作伙伴能用上的都用起来这些资源。 ✳️元元下面会帮大家找pre商学院实习和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请关注咱们的公众号活动信息发布这块。

社会经历
1. 公益/社会企业之旅
去读书前,去一些山区做公益或者为中小企业做一个business project是不是更加有意义。
2. 中国传统文化之旅
去远乡学中国传统手艺(音乐,刺绣,印染和编织等),未来把这个介绍给外国人,在国外成立中国传统文化的club会不会很有趣。
✳️ 这里的活动我们下个月就会上线。

完善网络
线下网络:扩充你的线下网络。对那些毕业之后想回国的人来说。在海外读书的生活意味着你和中国社交网络,多少会产生一些脱节。利用这段比较轻松闲暇的时光,多和在国内的一些校友,朋友或者前同事联络,然后通过介绍认识一些你目标公司的朋友认识。
线上网络:完善你的社交网络,比如说linkedin(如何用好LinkedIn,再谈Networking的几个小技巧)和facebook等等。首先,在Linkedin上更新你的profile,因为以后找工作的过程中会有很多雇主通过Linkedin看你以前的工作经验。另外一个就是facebook了,你可以通过facebook,和统一获得录取的其他未来的校友取得联系。

教材学习
1. 可以问学长拿一些学校上课的教材
我觉得去商学院读书,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可能不如发展人脉+实习重要。但是如果能尽快预习课本知识,知道自己学什么。未来商学院学习也会更加游刃有余。
2. 学习不熟悉的领域
学习不熟悉的领域:多了解学习一些商科知识和读一些business相关文章或杂志。尤其是对工科出身的同学来讲,这点尤为重要,培养一些business sense,对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衔接起来也没有那么困难。还有一些文科生去学商学院的量化,去读书后不会哭天喊地。

练习英语
1. 英语和写作的提升
我觉得很多时候大家gmat过了740或者托福过105,很多时候也不一定能说大家的英语能力过关。我觉得最重要的这段时间好好练英语思维方式。怎么更系统,清晰,逻辑和客观的去表达自己观点。
2. 英语文化能力提升
我觉得这段时间。大家可以还可以系统学下英语文化能力。外语难不在听说读写,而是能吃透外国人的思维。

电脑技能
1. 多练习excel和ppt功能
日后去读书的时候,这些工具会常用的到。利用这段时间把他们的功能进行学习,将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很好的基础,也节省了很多时间。当然都是要熬夜的,会了这些,可以熬的没有那么辛苦了。
2. 学编程
如果大家有基础的话,我是建议大家编程学起来, python, C语言,r语言,Stata,Matlab。有一个码农技巧,未来读书或者找工作会方便很多。

陪伴家人
多陪家人。还有有机会出去旅行。毕竟马上就要出国为自己梦想奋斗了,和家人也要很久不见了。

职业规划
认真的考虑一下你毕业之后的career goal到底是什么,在我们写essay的时候,有可能并没有完全的展露自己的心声。利用这段时间轻松下来,认真的问问自己的内心,毕业之后到底想要做什么,也能够在读书的时候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

6#
 楼主| 发表于 2019-11-8 17:22:50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篇: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咨询?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进来。——钱钟书《围城》

之前在微信群里答疑大家问题的时候,发现大多数的商学院的申请者都想转咨询,但可能自己根本不适合做咨询。咨询就像一个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很多人都对咨询怀有异常的激情。激情是一件好事,但是过度激情则不是。单纯和愚蠢,狂热和不切实际,它们之间的区别只在一线之间。我不太清楚他们为什么对咨询怀有如此大的激情,它只是一种Biz,like all the other biz。甚至其中一些人,做着很多人艳羡的工作;我明白很多人希望通过咨询来从自己从其它的职能(Tech、MKT、Sales)转到管理上来,但是首先,这个所谓的转变极其荒谬;其次,这个真的很难。如果你能在企业里做好,在企业里出色的干2-3年时间足够你升到一个初级管理者的位置,再2-3年足够升到中级管理者,而大多数的高级管理者,是不会对公司以外的人,包括咨询师开放的;即便你巧合之下进去了成了高管,中国空降高管生存率之低,最终下场之凄凉,也不是一语能够道尽的。
咨询的需求
明确的需求:客户需要你做某个模块:战略、战略落地、薪酬、绩效、职业发展、培训、企业文化,etc
不明确的需求:客户只感觉到问题,比如收入下降,员工对薪酬很不满,新工厂定岗定编不明确、员工流失率高等,需要你去了解问题,发现和发掘客户的需求,提出方案并实施。

咨询是一种很传统很简单的Biz,最重要的就是让你的客户Buy-in,把钱付给你。

表面上来看,咨询产生的根源在于客户的期望与其实际人员能力和精力所能创造的后果的不匹配,但是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讲,源于专业化分工和信息占有。

专业化分工:我的一个朋友跟我说,别人公司里的人一天到晚各种事务性工作要处理,能拿出来想问题的时间一天不超过3个小时,你一天24小时都在想这 个问题,如果你想得还不如别人,那只能说明你智商有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这么简单,专业化解决了精力问题,并且由于专业带来的丰富经验,能够更快、更少风险和成本的,站在更高的出发点以更广阔的行业知识来处理问题。
信息占有:方法论的,信息数据的,行业资料的,行业内标杆企业的,其他企业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案。大多数问题都是一个标准问题,有标准的找到标准,没有标准的建立标准,咨询这里有更多关于“标准”的信息。

当然,除此之外,咨询公司也会向你展示很多其他很fancy的东西。对咨询来说,最重要的是信任感,信任产生于权威、助益、亲密,所以我们常常需要一些很fancy的东西来产生权威感,而后两者,则源于咨询顾问的性格品质和个人魅力。咨询中很难把握的是,这种权威感和亲密如何恰如其分的中和在一起。

Consulting is a lamp, while Industry is the shadow. When the lamp is off, you will find the shadow everywhere.

咨询不能得到什么
咨询不是学术研究,不是扮演福尔摩斯,不是一个能发大财的行当。咨询不是什么很高深很复杂很不可理解的高精尖行业。

富裕和金钱:除了MBB第一年的薪水有竞争力,大多数国外咨询只是一个中等水平。咨询不是一个能让你大富大贵的行业,它是一个为他人做嫁衣的行业。说白了,咨询是一个依附于产业的服务业,它的服务结果常常是难以量化的,非短期化的(某些形式的营销咨询除外),这就注定了咨询拿不到投行那么多钱。投行帮你做承销,作投资,做资产,它可以实实在在明明白白的马上现场给你一堆钱,或者一个空头支票。至于这些钱之后他会否拿走,你以后要不要吐出来还回去,那则是另外的问题了。而且现在世界大公司都有自己的in house的咨询部,未来的竞争会更加的激烈。

名誉和地位:我知道有家公司,比我大一岁的人都当厂长了,求名可以去那。在教育咨询婚姻咨询妇科咨询出国咨询横行的年代,“搞咨询”算不上什么好名声,绝不如当厂长。淡泊名利不能作为对于咨询师的一条要求,但咨询师绝对要耐得住寂寞。在咨询圈子里混一混你慢慢就该知道:人能不能成功一辈子,最后拼的不是智商,是修养和性情。


更好的职业发展:咨询机构里的层级其实很简单:包工头—民工头—民工。你干个两年,干得好,升成项目经理;再干得好,过个两年,你运气极佳的话,能升成项目总监或者合伙人,然后再升,就是扯起大旗另立门户占山为王——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咨询圈里混个两年就走了,一方面是这个行业淘汰率比较高,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干;另外一方面,职业发展空间真的很小。这同时也是为什么各地咨询机构多如小强的原因。

新鲜感和成就感:另一个很多人离开咨询圈子的原因就是,你所做的那个领域的咨询的那点东西,对于一个真的胜任咨询的人来说,两年就能掌握到没什么新鲜感了,最后变成技术活和体力活;至于成就感,之前也说了,疗效长,见效慢,甚至无效果,是咨询的基本特征。再美妙的方案,水土不服,或者落不了地,都是白搭。什么事都是人在做,不解决人的问题,其他都是空谈;然而对于咨询公司来说,最困难的就是解决你的甲方的人的问题。那不仅仅是一个当猎头的问题,那是一个要改朝换代的问题。

咨询能带来什么
☑ 经常住各种宾馆的机会
☑ 成为航空公司钻石级会员的机会
☑ 共产主义的感觉(吃住行不花自己钱)
☑ 积累人脉
看个人,乙方和甲方结下深厚友谊一方面比较难,另一方面,有时候不符合咨询师的职业要求,影响第三方的独立性。当然,和公司老板一起挽着袖子喝酒,中午吃完饭和VP一起在林荫道偶遇散散步,没事听牛人闲扯,这种机会还是经常有的
☑ 获得行业经验
多不一定就是好,两面吧。人生存在一个“养望”的问题,业内声誉很重要,个人品牌的image需要清晰、明确,换而言之,单一,或者说一以贯之。
☑ 获得管理经验
更多的是从管理者的身上学习怎么管理,说白了就是纸上谈兵的管理经验,做不得数。
☑ 获得Biz Sense & Skill
有些人进咨询圈是为了积累创业经验,当然,咨询圈里更多人是被逼去创业的。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是抱着积累创业经验的目的来的,那你不如直接去创业吧。
☑ 获得机会
获得进入甲方的机会。你获得了这样的求职机会:在一个企业里,你先有一段时间比较的充分了解企业和它的文化,办事风格;以企业外人士的身份去沟通和取得信任;认识公司的高级管理者。我知道不少咨询师最后去了甲方做中层管理者,也有部分做了高层,目前看来还混得不错。我不能说不想跳到甲方的咨询师就不是一个好咨询师,但是跳去一个好甲方对大多数咨询师来说是一个相对好的归宿。

什么样的人合适咨询
“适合的人不 一定都能存活下来,存活下来的一定都是适合的人。存活是检验适合的唯一标准”

先,我要说的,咨询不是研究,而是Biz,关键的是Sell,让你的客户buy-in。咨询有很多种, 战略的、管理的、Niche的(HRM,财务,etc)、IT、 投资,==。不同的类型流程不尽相同。一般的是:
访谈(问卷)➡️ 提出假设 ➡️ 验证(Data A、问卷,etc)➡️ Solution ➡️ (Carry out)

不同的公司、不同的项目也不一样, 也许你的这个项目只是负责Carry out的部分。有兴趣你可以多去网上了解一点,搜集信息是咨询的基本功。

一般外资比较注重numeric, 而外资之中,像Opera之类的,又特别注重numeric( 它就是因为理念和M不同,从M独立出来的, 完全的numeric派,SAS是你的生命,4 entry level)。我个人的建议:学好Excel。至于SPSS、SAS、R、Matlab等等,有精力就学。每个人的优势不同, 你看M的《金字塔原理》,书的作者就说她数字很差, 所以他就专注于文字和思考的方法论。一般咨询中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但是计算不会超过+-*/。我还是那句话:扬长避短。

Insight对咨询来说也很重要。但是对于做咨询来说, 最重要的是性格。也许这是看起来最不重要的, 但是很多优秀的con都这样说:性格决定命运。这不是一个习得什么思维/能力的问题,成功的咨询师千差万别, 关键是发现你的优势。对于一个Green Hand来说,首先是很好的和内外部客户协作和相处, 然后是不犯错误;思维和眼界的东西, 看个人在以后Project中的学习和体悟。当然, 你先要找一个好师傅,把你领进门。

什么样的人存活下来了
咨询圈里是流水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一天,都有咨询公司成立,有咨询公司注销,有新手进入这个圈子,有不怎么老的老手从这个圈子里卷铺盖走人。每天,都有咨询师“城头变换大王旗”。我常常在观察和思考,那些在圈子里混得风生水起的咨询师和那些被扫地出门的咨询师,他们的得失之处各在哪;在我跟项目经理谈问题的时候,要从他身上学什么经验,又要从他身上汲取什么教训,以后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去向圈子里的前辈打听,什么样的咨询师是最受人欢迎的咨询师和最好最快成长的咨询师;我了解和反思为什么一些咨询师被他们的项目经理、老板或客户骂得狗血喷头,而另外一些则平步青云,少年得志, 连升三级。

最后我发现,好的咨询师都是相似的,狗屎的咨询师各有各的狗屎。我一直苦苦想用最简单的几个字归纳这种相似性,却遍求不得。直到有一天研究某个的职场心得时,无意中看到八个字——“头脑灵活,值得信赖”,顿时如醍醐灌顶,我终于感受到了莎士比亚所称的作为智慧灵魂的“简洁”。

头脑灵活
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快速反映的。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叫做头脑灵活呢?不妨把“灵活”拆开来理解:
灵:有用,行,能解决问题;能动,迅速
1. 解决问题以导向
永远记住“目的是什么”,我们经常讲要问5个why,那么第一个要问的就应该是“why I am going to do  it”,你会追溯到一个目的,每个目的必须是“基于……的现实和问题,对应的措施和手段是……,现阶段能做或要做……,要达成……的效果”,目的必须有延宕性,通俗地讲,每个目的本身要“瞻前顾后”。你写一个PPT要有一个目的: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引起怎样的认同和认知,唤起什么样的行动;你做访谈要有一 个目的:了解、验证、说服、建立关系。记住你要做什么,并在过程中自始至终牢牢记在心里,这是一等知易行难的事。
2. 学习欲强
什么叫“能动”?就是有广阔空间任驰骋。你头脑的空间是什么呢,不是脑容量,是你的知识、见闻、思想。作为一名咨询师,不管你自认为如何NB,外界如何认为你是专家,自己一定要放低姿态,学习学习再学习。
3. 干练迅速,反应快
反应一方面基于人的禀赋(突触、乙酰胆碱和多巴胺的层面,人存在的天然的差异, 有的人思考得慢而深入,有的人思考得快但肤浅),另一方面,基于人的精力(精力旺盛时反应快,倦怠时则迟钝),而精力基于体力和情绪,所以好的咨询师一定是有较好的身体和较高的情商。

活:不死,不僵化;有生气
1. 有原则
原则是有条件的:死去活来,先死才能活,必须先有原则,形成自己的原则(我一直说,大多数的问题都是一个原则和标准的问题,有原则和标准的找到原则标准,没有的创造原则和标 准,咨询里遇到的问题同理);但是所有的原则都一定是有条件的,每一个原则都处在一个Zeno Time里,原则本身不是目的,登顶可以去梯。
2. 有自己的思想
能在前人的土地上,种出自己的果树。生生,使生生也。把自己变成一颗“真种子“,能长出麦穗来;一棵麦子死了,麦粒落在地里,又能长出更多麦子来。

值得信赖
值得信赖也可以拆开来分析。“值得”,针对对象,作为入门者,对象无非两者:对外的客户,对内的老板、PM、同事;“信赖”,前面讲过,信任感源于权威、助益和亲密。
1. 客户信赖
权威:职业化的外表、言谈;专业知识的精深和见识的广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细致、大小错都尽量不犯;不影响亲密的适度的距离感
助益:助益始于需求,需求始于了解和沟通。客户也不是铁板一块,每个人都有需求,你要抓 住buy-in的人,抓住最根本需求。一个最简单的分类范畴是日常对接工作的人(通常是中基层)和最后汇报的对象(高层),他们的屁股坐的地方不同,脑袋 里装的东西也就不同,这是最通用最常见的一种区分,更为复杂的东西,请参见四大名著(我一直觉得真正看懂了《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你就懂了一大半企业里的各种人事儿了)。
亲密:亲密源于认同,认同源于同理心和换位思考。Be nice。

2. 内部信赖
老板通常不会直接和你打交道,老板了解你的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问你的PM和Teammates。这并不是说老板对你的直接印象不重要,相反,这永远是最重要的,人总是愿意相信自己的一个判断胜过旁人的千言万语。

可靠:踏实的,down-to-earth;可以托付的,can-do。

某人讲的调侃PM的笑话:PM会叫你去捡个石头回来,你问什么样的石头,PM说就是那种石头。你拿回一个石头来,PM一看说不是这个,你再去拿一个石头回来。

你需要guide,但是通常guide只限于“拿一块石头回来",你要拿回那块可以被PM接受的石头,你要被PM认可为是”认真找石头的“,并且”能找回那块石头的“。

益:乐于助人的,你要保持在团队里的存在感,要让大家经常谈论起你,并且正面的评价你。你要经常地出现,在别人 需要帮助的时候,告诉他你也找石头找得很郁闷,关心一下他现在找石头的进展,告诉他你刚才在哪看到一块石头可能是他要找的那种,这样大家都在低头找石头的 时候,才会觉察你的存在。强大的存在感,不断出现,能够造成一种催眠的效果,就像传销人员不断自我暗示最后自己都信了自己一样。存在感强大是生存的重要标志,而唯适者生存,能保持强大的存在感,本身就是“适合”的重要标志。
亲密:性格好。Con们大多数 比较好相处也难相处,一群smart but a little weird  people。我的理解是所有的咨询师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失败者,因为咨询根本的讲是一种依附,每个咨询师都有着某种不足,一些可能会致命的weird的东西,这些东西妨害他们从依附中走向独立和自主。和所有人都相处好的根本办法就是有个好脾气。一个人可以有多大脾气,要看他有多大能耐。

结论:如果想成为《庄子》里的歪脖子巨树,首先在你还是小树苗的时候,不能被当成杂草给除掉,你要看起 来像未来会长成栋梁之材,你要积极装作上进的有用青年。用《庄子•山木》里的话来说,首先你要“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7#
 楼主| 发表于 2019-11-8 17:47:46 | 只看该作者
第4篇:如何用好商学院就业资源
一些思路跟大家探讨:
校内资源
1. Case competitions
通常商学院会跟合作企业开展校园大赛,邀请学生参加比赛,帮助合作企业解决实际商业问题,如果学生拿到名次后会得到一些奖励。同时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些咨询公司的高层以评委的方式加入到这些项目比赛中。比赛拿名次是一回事,但注意身边的这批评委也很重要。说不准一次机会,你高大上的实习机会就来了。
2. Club-run programming and events
每家商学院都有自己的职业俱乐部,俱乐部成员会组织一些公司拜访,介绍相关的信息,辅导学生去准备公司申请和面试,还会举行一些networking的培训会(品酒,礼仪和高尔夫)。
3. Career conferences and fairs
基本学生来学校做orientation的时候,一般公司就会派代表来跟学生沟通和做一些校园info session了。学校的校招从开始后的1-2个月左右的时候开始。这里请注意,什么企业来学校做讲座和他们最后是否会从学校招人这是两件不同的事。同时学生的就业率和实习率也是两回事。所以申请者在择校的时候一定要好好考虑,了解自己达成自己职业规划的难度怎么样。同样学校定期会有一些主题的conference,会邀请一些业界大佬来。这个时候就能有机会通过conference和大佬或者参加的一些企业代表培养感情了。
4. Job board
学校的合作企业或者校友企业会来学校发布各种招聘信息。
5. Second-year student mentors
学校senior的学生会在学校就业办的要求或者自发组织下为一年级的学生提供职业规划梳理,就业上的建议和帮助和一些networking资源的介绍。这里一般刚开始学的时候就会组织很多高年级带年级的活动和旅游会。但是这里,请记住元元一句话:别找那些没有帮助过中国人做过辅导的mentor,外国人那套中国人其实也不一定好用。

6. Courses和Concentration
这种看你自己的选择啦。老师也能提供一些工作机会。还有学校相关的center,Initiatives等。也能提供一些找实习,做项目和full-time工作的机会。

就业中心
1. coaching:
就业中心的老师一般会给学生提供修改简历,帮助学生做自我评估,制定职业规划,做行业介绍,毕业生联系,辅导模拟面试和给学生更好的选课建议。而且一些学校会专门设立帮国际学生找工作辅导的team。但是这里同样:别找那些没有帮助过中国人做过辅导的mentor,外国人那套中国人其实也不一定好用。我见过一些学校就业办改过的resume,说实话其实挺水的。当然招生办也会做一些workshop的活动,帮助学生在situation的模拟中提升对公司的认识和本身communication and leadership skills的提高,如何应对压力,如何更好的提升自己在critical reasoning方面的能力。
2. Career Insights and Exploration trips:
这个点我个人认为帮助很大。商学院的学生可以在学校就业办的帮助下,去学校或者校友的合作企业的地理区域中(可能国外,可能本国内不同区域),做拜访学习或者在当地工作一段时间(1-10天)。
3. Career exploration sessions
就业中心同样会在大一新生开学的时候就组织这一系列的session帮助,邀请校友,成功企业家或者合作企业的高管回学校做分享会,并在结束的时候跟不同的学校做分享会。同时就业中心自己做或者邀请同学来做分享。
4. Employment statistics and lists by industry
申请者能大概了学校的就业情况和学校的合作企业,录取比例和校友分布行业等介绍了。但同样需要从校友或者身边的渠道了解 1.中国人的数据;2.转背景的数据。很多商学院都会强调自己有很多mbb和投行的录取者,但是他们之前的背景可能已经就是mbb了,只不过学生换了一个location而已。

校外资源
1. Alumni Database
这个就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无论在世界各地联系到能联系的校友了。不同学校氛围不同,有些学校的校友是谁都帮,有些只帮自己本科或者原公司同事等。还有也看学生本身的networking能力。
2. Regional network events
商学院本身有自己的职业club,不同商学院在同一个区域也有一个商学院的校友联合会这种。这里包括研究生,mba和部分本科生。大家也会经常组织一些活动出去玩,组织一些工作范畴内的networking活动。当然我也不知道有一些男女感情在同城商学院的学生之间萌芽。尤其是男mba和女商硕。
3. Linkedin或者career fair这种
这种对外的就比较多啦。但如果在外面而且你不是行业的target school,难度就大很多了。

职业规划
商学院学生这里做的职业规划跟申请那会做的类似(当然可能更加follow your heart一些)。同样是符合smart原则的。职业规划怎么做
这里简单提提:
1. 做一个具体和时间管理的规划
1)学技术:  什么时候学,怎么学,在哪里学?
2)network:怎么找到这批企业代表,负责人。通过互联网?confrerence还是linkedin这种网上渠道。
把你的长期规划变成每一步具体的小方案。商学院虽然关注你的vision和长期规划,他们更关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快程度:1.提升你的价值,把你卖个好价钱; 2.实现你的想法而不是谈什么远大梦想;

2. 定期检查你的计划
多思考,多和别人讨论,经常不停的reflect自己的每一步路,才是最后前进的动力。简历一些mini deadlines,定期检查和修改自己的目标。然后把一些新可能带入自己的规划中。

3. 找一个导师
学校就业办一般都会给你安排一个career mentor。这里还是我上面说的,最后他是了解中国人找工作行情的。当然元元的建议是也不局限于找学校的career development officer或者Second-year student mentor,你也可以去找一些从学校或者校外networking认识的朋友做你的老师。

4. 尽早确定自己职业方向
我在之前的pre商学院系列介绍的时候,就跟大家介绍过如何通过学校的老师帮你确定职业规划和选课方向。

商学院的时间非常短暂,你尽量要从一开始确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路线是什么?选择什么concentration?未来在哪里工作?参加什么课程锻炼什么能力?跟你身边的同学,教授,行业的朋友,学校教工去探讨什么路才是最适合你的。

5. 不要让行业工资迷失了你的双眼
你会发现学校有一些去高大上公司工作的机会或者拿到的pay也会让你疯狂。但可能这个并不适合你,所以不要被陷阱迷失住双眼。你擅长做什么,你之前做什么,你未来想做什么。做一下这个的结合考量。元元也见过一些朋友,进校后,啥都想学,想着高大上的工作,但最后可能只会是一场空。同样去跟学校的教工,校友和同学去聊,这个行业到底是否fit你。

6. 不要把商学院当成救世主,拿想要的贡献自己的
元元一直喜欢说,商学院是未来工作的提前预演。无论是学校,校友,你要对他们有贡献,同时你也从他们身上获得资源和帮助。自己不努力的,期待师兄师姐喂你吃饭的话那么在哪里,可能也只会朋友越来越少。

8#
发表于 2019-11-9 10:56:34 | 只看该作者
顶楼主!               
9#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1 10:36:23 | 只看该作者
第5篇:如何做商学院背景调查
之前有不少朋友问我商学院的背景调查是怎么做的。然后也知道身边有朋友因为背景调查不过关,被商学院拒的。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商学院中的背景调查。如果一些细节没处理好,问题还是很多的。

很多情况下,商学院的招生官通过对申请者的材料阅读和面试表现分析。就能知道申请者是否有类似的经历了。

调查时间
大多数的mba项目和少部分的硕士项目(硕士多抽查)会在每年的申请批次结束后(大概4-5月这时间),通过第三方机构(Kroll 我知道这家很多学校都在用,Inc.和ReVera)对已录取的学生展开背景调查。也多学校是在入读商学院后,学校才开始做背景调查的。

学术调查
1. 教育经历:
成绩单:学校会要学生提供正式成绩单 (封口出盖章)同时一些学校会让学生去做认证(比如wes啥的;商学院申请 WES认证流程)。
文凭:学校也会要学生提供证实的文凭证明(degree)。这里如果学生只有中文版的,需要翻译成英语后再去敲学校章。(大多数情况是不用去公正的)
学校:两种方式
1)比较少:会打电话给教务处问的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什么时候在学校念书的,念什么专业,gpa是多少,有没有违纪被处分啥的,诚信记录怎么样?
2)常用:针对大多数大陆学生,第三方会去教育部的学历查询系统了解申请者的一些学术背景情况。

2. 考试:
gmat/gre考试分数和语言测试的分数(托福/雅思),需要提供正式成绩单(从考试院寄送给学校的)。

3.奖项:
一般什么学校/单位诗朗诵比赛第一名这种奖别人就不会问了。比如在国家有竞争性的比赛获奖了,那么第三方会先自己去了解是否有。如果他们找不到可能会联系你,让你提供相关材料。

工作经历
一般这种情况下,第三方公司会打电话给你们公司的hr了解情况(如果你给的前台,公司老板或自己的current boss啥的,都没事。如果你跟hr的关系不好,你也不用怕他会黑了你。)
1. 公司上班:
了解你的入职时间和工资,离职时间和工资,工作title是啥,地点在哪里,其他一些工作相关情况。确认精度一般不会精确到具体简历上的bullet point经历。
2. 创业经历:
针对自己的创业公司,第三方会简单了解下创业公司的基本信息。注册信息,公司业务经营介绍,创始人介绍,目前财务情况等。
备注:
1. 这里如果有细微的差异,比如申请人其实是17年9月份获得主管职位的,他在essay里说自己是17年7月份的获得的。这些都没大事。一些学校可能会要求你解释,一些可能问都不会问。只要你在那段经历上不是只做了一个月这种很短时间。
2. 信息一定要有。有一些人属于去帮家人公司去工作。有些不规范,并没有相关的证明文件(工资单,员工管理等)证明你在这家公司工作过。并且第三方也联系不到这家公司。(可能是这家公司打过2次电话,然后公司的人都去上厕所了)然后学校就会认为你这段经历有作弊成份。

背调出现巨大事实不符,学校会给申请人申诉/解释机会,并由本校 commitee 决定是否强制退学申请者。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1 10:44:59 | 只看该作者
那些商学院教我的事 (一) 如何定位

写这个文章的目的,仅代表个人观点,对将要申请商学院的,马上要去读商学院的,商学院毕业找工作的和正在思考自己未来目标的人们有所启发。

20世纪影响最大的商业理念——定位,为最大化Value-Adding your time而position。

哲学上有个恒久的问题:“我是谁”。为什么要搞定这个问题呢?因为你的是包含了你所将是:Being is To Be。这个问题我后面会用一个例子以正常人类的语言表述出来。

如果你可以活100000000000000000岁,你是谁不是个重要的问题,但是你不能。你从一出生下来,唯一所有的东西是时间。你的人生就是把你的时间进行资源分配,以使你时间能够最大程度的Value-Added。

这个时间不是无限定的时间,你的时间和他的时间不是一样的,你的属性限定了你的时间的属性,所以你需要首先搞清楚 who are you,基于这一认识,你了解你时间的属性, 并对其进行最优化配置,以实现最大的价值实现 。

罗琳在她给哈佛做的讲演的最后说到“As is a tale, so is life: not how LONG it is, but how GOOD it is, is what matters. ” 虽然她的哈里波特系列实在不算短。
所谓how GOOD,就是你的你时间实现了多大的价值。

1. Know yourself
你必须知道:1)你是谁  2)你想成为谁。
你是
Internal——自我了解
主要通过两种方式:
列点枚举法:
在几个定义域内列举你对自己的了解,并且不断反问自己这种列举是否真诚。——我从数学中学到最有用的东西是一句话:脱离定义域讨论任何问题都是无意义的。枚举又可以分为正向和负向:我是/我不是。
行动反思法:
除了列点枚举法的静态直观,另一种则是在动态过程中,在你给你的time value-add的过程中,通过实时发现你的单位效益和增长情况,实现PDCA的持续改善。

External——外部了解
测评法:各种测评,凯尔西、能力测试、性格测试、职业测试,etc
问讯法:你很难通过问周围了解你的人“你觉得我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问题来了解你是怎么样的人。你必须结构化的访谈,尽量要求举出事例,并欢迎使用数据(这个有点扯了...)
对标法:找出你所想成为的being中的best practice,分析他的关键成功要素,然后对应分析U的表现,可以得出基于你的战略目标的U的CSF的状况。
比较法:交流,发现你和别人的不同之处,再对这些不同作矩阵分析。

你想成为
Time/Dream的张力
Time is limited。如何实现Value-adding,如何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币服务之中,是我们人生的首要问题。既然说到Value,就涉及到价值取向的问题,转而涉及到欲求的问题,继而转化成Love&Dream的问题。

基于为最大化Value-Adding yourr time而position 中的分析,我们得出关于时间的两个要点:
1. Every activity has an opportunity cost
2. Nothing is free if it costs you time

大家看Steven Jobs的一段话: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And that is as true for your work as it is for your lovers. 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 , 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我这样的人不时会感到一阵焦虑,因为我有Dream,但是这个Dream所要求的我的时间的增值率远远高于我现在的时间的增值率,这其中就有着巨大 的张力。你必须明白一点:如果在你的每一个人生实施阶段,都无法达成既定目标的话,不可能等到你人生这个Project结案的时候,整体目标Dream达成。这一点我很清楚,越清楚就越会偶尔焦虑。


2. how to know
在Know Yourself 中我列举了一些方法,但是最关键的永远不是方法,而是一种清晰的意识: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总是倾向于形成一个固定的印象,这个印象会形成一个认知黑幕, 造成自我假象。

所谓的Know yourself,就是要突破黑幕,消除假象。你必须不断地从他者来了解自身,你必须动起来,不断地和他者交互,在冲突之中,在哲学家所说的惊异 (Shock)之中,突破黑幕,消除假象。

Do not wait for clarity to spontaneously materialize -- grab a chisel and get busy! It is in doing that we learn.

Ok,回到地球人的语言,在求职中,你需要不断地去实习,去面试。我的一个朋友把工作叫做结婚,把实习叫做婚前性行为。我这个人比较保守,没有很多婚前性行为,顺着他的思路我把面试叫做Blind Date,基于Date的了解可能不会有婚前性行为那么深入(well, it depends),但是单纯对我而言,在所有的70场Blind Date中学到的东西和对自己认识的加深,远远大于我的两次婚前性行为。

关于这个性感的话题,我会在以后如何避免婚后才发现婚姻生活不和谐中详细讨论。

3. Being is to be
当我告诉你这句至理名言Being is to be的时候,我想向你传达两个信息:

不要静止的看待自己
you,yourr dream以及之间的path,or we may call it a 《关于如何使用从XX到XX这段time实现XXDream的策划书》,这三者一起构成了还不是你的你。

你的行为决定你的未来
你对自己的定位,从心理学上来讲,你的自我认同,会决定你的行为,即便作为一名唯心主义者,我也不得不强调,。

《影 响力》一书中讲了一个故事,大意如下:一群没事玩人的科学家装成义工,找了加州一个社区的居民,说要给这边装个道路告示,给居民们看了一张效果图,一个巨 大的牌子挡住了不少居民的房屋,并且牌子上歪歪扭扭的写着 注意安全 几个字,居民们不傻啊,加州人民热爱阳光和美丽胜过美元,一口拒绝了他们。玩人大队就又找了个社区,让他们在一份保护加州环境的倡议书上签名。保护环境, 好事啊,大家都签了;2 weeks later,另一伙义工们来了,也说要给这边装个道路告示,也给居民们看了一张效果图,也是一个巨大的牌子挡住了不少居民的房屋,并且牌子上歪歪扭扭的写 着更丑的几个字 注意安全,这一次,居民们大部分都接受了。

so WHY?
因为居民们在签了环保倡议之后,他们的自我认识发生了改变,当他们向这件社会所认同的行为作出承诺后,他们把自己认同为有公民意识,有公益心的良好市民,在城市交通需要他们作出牺牲时,前一次的毫不相关的承诺发生了作用。

人 在自我认同上总是倾向于前后保持一致,我在这里所讲的如何定位自己,一方面是要你在充分考虑了“你所想要是(your dream)”的前提下,基于这种一致性,对目前的自己做出也许不那么符合你现在实际情况的自我认同和预期(所以我一再强调:无耻是你的人生中不可或缺的 一部分);另一方面,则是要提醒你对这种一致性保持警惕,并努力去打破一些愚蠢的一致性。

In all,It is great hopes that make great man。

4. As a Close
我总是倾向于把一个问题分成 道,术和器三个层次,并倾向于先多讲一些道的东西,因为有句话说:if you get the highest level of your life in order (purpose, meaning,spiritual beliefs), the lower levels will tend to self-optimize (habits, practices, actions)。在我的实际工作中,我也不断地发现,那些器的东西:模型、工具、软件;那些术的东西:方法、沟通技巧、PPT技巧,都只是一些很fancy,用来吓唬外行,却不能真正给你的time带来高附加值的东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27 16:58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