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367993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8-10-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我的申请季整整磨了6个月,由于是临时准备出国所以去年10月才开始准备,GMAT11月才考出来,目前标题里的项目拿到了offer,在等选项里的最后两家的结果,收了UCL Mgt+Duke MMS+Yale M2M的三封rej(+HKU Mfin的默拒就是四封). 硕士升学的问题浪费了我一大半的大四时间,其间一直没有敢找实习,感觉会落下同龄人很多,但最后拿到了LBS和LSE也感到很值得。timeline个人没有记录过,可能因为战线太长,都没什么感觉了,只有几个小体悟:
1、一定要赶早
每次遇到大二大三小朋友来咨询我申请的事我都特别为他们开心,因为早准备早选校早考英语绝对是有利无弊,以及英国大多是rolling,可以说越早几率越大(在bg相同情况下),所以早准备就不用在10月11月还取舍“我是现在投还是再刷下英语”这种问题了,也不会像我一样3月了还在提交申请,真的real心累
2、面经
我正经face to face面过的其实只有UST的两轮,和LBS的一场;但是每次面试之前我都会整很全的往年题,分类写好自己的point读熟记熟,尤其是对自己临场英语口语组织能力不够自信的同学我觉得这十分关键...再就是mock,其实我每场都没有mock过,但是周围mock过的小伙伴能看出他们面试比我强很多,对很多意料之外的问题也更well-prepared.
HKUST im的第一轮比较基础,就是行为面(除了第一个问题,上来就是你gmat考的那么高是怎么做的),我的面试官是Ms. Salad KWOK,非常nice会给正向反馈全程微笑,耐心回答稳住不出错应该问题不大;第二轮是要英文准备一个pre,我面官是Prof. Peter Mackay(搜不到他往年面经)感觉没怎么听,途中没打断最后也没问我问题,直接面无表情thank you and bye了弄的我十分惶恐...总体感觉他家可能还是更看bg,面试压力不会太大
LBS MiM面试安排下来比较仓促,我大概只准备了5天,整好问题想好答案,没来得及mock(申china round的一定要面试通知当天守在电脑前抢预约时间段,秒空,我就没抢到)当天是和一个校友skype了65min,校友是来自欧洲的帅气小哥哥,毫无口音,没有问很多industry的问题但是问了挺多teamwork和leadership的问题,我觉得面之前我思考的不是很好,比如我到底通常在团队里扮演怎么样的角色,和我的领导风格。还有就是why mim,虽然明知会问这个,但一定要把这个想的很透彻才能扛得住追问。最后小哥哥还让我自评觉得我自己面的怎么样,我说我表达能力不太好很多地方结巴了并没传达出全部的意思...面完觉得挺凉的,拿到算是意外之喜
3、文书
我有过好几版不同专业的文书,深切体验就是,有时自己写的才是最好的...其实我LSE录的专业(是第二志愿)的文书并没按中介之前给我提供的思路和要点,而是自己真的很真诚的回忆了大学的点滴,整个串起来了一个故事,其中有很多个人缺陷和自己弥补挣扎的过程,最后请一位好友帮忙润色了下语言就交了,现在想来可能像这种只看文书的学校,也许得通过真实文字和心声打动人吧...(风险较大,一家之言)
4、后申请季感悟
进入了各种录取群,感叹各种大神真的很多很多,即使录到了一个项目,人和人还是有本质差别啊哈哈~所以也许申到哪、去了哪真的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还是who you are和what you've done吧。
----------------------------------------------------------发帖时分割线--------------------------------------------------------
求帮忙投下票~lz很想毕业后直接回国,且本科的实习不够多质量也一般,所以其实挺在意在英国那边没法做平时实习的这个问题,所以会有点摇摆不定要不要去HKUST的IM,这个项目感觉在hk/深圳可以多做两份实习,到时候申大陆/hk的summer也方便来回笔试面试?(而且巨额留位费已交...)
以及LSE和LBS之间也会有点纠结,会思考回国发展的话LSE的知名度会不会更高一点呢?
----------------------------------------------------------4月10日分割线--------------------------------------------------------
纠结了这么多天,可能还是考虑去LBS,虽然很多人告诉我它在国内知名度可能不如LSE,也不像ust有机会做平时实习,但是了解到这两年LBS IB的暑期结果非常好,咨询结果也非常好,非常符合我读硕士的“功利”目的,LSE课业压力大怕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就业
但是某种程度也与学术道路无缘了?(不过想想自己学习潜力本来就不咋样...
----------------------------------------------------------隐个BG防尘------------------------------------------------------------
top2+金融专业+760+105+3段实习均不算很big name+一段summer schoo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