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245038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6-10-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2.4更新
评论里有人问到timeline,来更新:10-31提交,11-16拿到面试私人链接(详情见下方面试section),1-5收到系统发出的正式面试邀请,2-2收到offer。
(纯手动分割线)
西北说2.1出结果,于是自己昨天晚上几乎没睡,强迫症似的过两分钟就按手机看邮箱(事实证明录取不会发邮件哈哈)……刷申请页面刷了一个晚上,终于在北京时间上午六点半左右刷出offer,整个人从床上跳起来,喜悦和激动上头……回望过去半年多的申请季,所有付出都得到了回报,圆满地尘埃落定了。
言归正传,说一说申请之路。总的来说,我的bg不强……自己分析下来,觉得拿到offer主要靠的是social和networking。
Networking
去年5月才得知西北IMC这个项目,当时就一见钟情。暑假在上海参加了Julie主持的Info Session,提前十五分钟到了会场,就和Julie唠嗑起来了。Julie真的超级无敌热情,和她你一言我一语瞬间就拉近了关系。从那以后,Julie就成了我的联系人,整个申请季和她邮件就没断过。聊的内容不仅限于申请,我也和她分享自己平时的学习工作生活什么的。
后来,我得知Karla会出席九月末在Washington DC的grad fair,于是我准备了一长串的问题(大概一页半的纸),提前给Karla发邮件,并且在fair上抓着她疯狂聊IMC,把我的热情展示给她看。事实证明这样的networking非常有效,我随后去参观西北大学,Julie看见我马上就问,"did Karla answer all of your questions?"当时心里暗喜了一波,因为这说明他们聊到了我……
关于参观西北校园,我没办法参加统一的校园日,所以私下里和Julie约了10月到西北区。Julie真的nice,就这样单独带着我一个人参观了学院和教室,非常细心地给我介绍学院的情况,还安排我去旁听了一节课。我真的强烈推荐能去实地参观校园的朋友一定要去啊,简直是和小蜜们拉近关系、给文书增添很多干货的良好机会。
参观校园的时候还有一个小插曲。那时差不多已经十月中旬了,离round 1的deadline只剩下十多天,而我essay没写gmat没考推荐信人选都还没联系,已经打定主意申请round 2了。但是Julie跟我说,让我round 1有什么就提交什么,缺的东西之后再补。当时其实挺懵的,因为这么匆忙赶出essay,万一影响到申请怎么办?但是看Julie非常坚决,所以也没多想,硬是用十多天挤出所有材料,赶上了round 1……(小伙伴千万不要模仿 )
面试
西北大概11月中旬的时候就陆续放出面试了,但是我等了半天都没收到,心凉凉……发邮件去问Julie,Julie的回复是,我有在面试的list里面,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收到。于是在经过Karla的同意过后,Julie把面试的私人链接发给我了。注册过后还一直担心是不是自己的申请出什么问题了……(后话:我在1月5日收到了正式的面试邀请)
面试注册了12月15日(用的私人链接),约Karla的Skype。选她主要的原因是她见过我真人,对我有比较印象。面Karla的人好像很少,整个论坛查不到几篇她的面经,而我注册面试的时候也仅看到一个time slot有她。面试当天,Karla自己都忘记我约了面试(我前一天才发邮件提醒了她哈哈,不过估计她们的邮箱都是爆满状态看不到)……然后她的Skype还坏了,所以我们只好打电话。人都没见到真的感觉有点怪。面试的题目其实非常简单,全部都是面经题,我这里就不放了,cd随便点开一篇imc面经就是了。我提前有搜集面经并且反复练习,再加上不是Skype所以我能偷瞄写的大纲,所以面试算是非常流利地过了。我语速快到自己无法相信,不过事后想想,最重要的还是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要刻意求快。
Essay
西北IMC今年的essay其实挺简单的,基本上问什么答什么就行了。我觉得我写essay也没什么技巧,就是story-telling,要说出你自己的故事,真诚、真挚、充满热情,就好啦。西北IMC的essay也是我改得最多的一篇。自己写完初稿之后送去芝士圈改,同时让美国朋友和教授帮忙看,在十天之内改了十几版,改到自己神经过敏……不过现在看来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Optional essay我写的是自己的职业规划。当时本来想写自己为什么缺internship,后来想干脆自信一点,我的课外经历启示已经不错了,不要自己把自己的短处戳穿,现在看来是正确的选择。(在这里真的要感谢无偿帮我一遍遍修改Essay的教授和朋友们,爱你们……)
三维(隐藏防尘)
最后说三维。T107(W25L23但是S29);G680(q49awa6)低到哭泣……不过我的GPA3.99,可能挽救回了一点G的不足吧。总之呢,我在申请过程中听到的小道消息以及自己咨询小蜜,得到的结果都是,IMC其实没那么看重GMAT。个人认为(仅个人观点!!!),GMAT差不多在700左右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太追求高分。但是,托福还是有必要考高一些的,毕竟IMC是一个和语言(写作、口语,表达能力)很挂钩的项目。
BG
涨自信时刻到!Marketing专业。本科985,gpa3.3左右;到美国交流两年半,非名校,gpa3.99。T107,G680。实习经历仅有一段4A。校内工作两段,社团课外活动若干。没有获奖没有论文没有比赛。
祝大家好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