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28024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7-5-1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上班狗,4月开始备考,每天1-2小时,周末会多一点3-4小时。就这样不算有压力的进行到了25号。结果换库了。。。。。。
然后看了一下数学仅有的那么40几道题(考试时估计遇到2道),看了阅读的机经,好像遇到了2篇,结果考了个630.。。。。。
目标是690,因为是人家学校的平均分,计划考过650就不准备考了,因为对自己的工作经历还是蛮自信的。
结果。。。。。诶。。。。。再考一次吧。。。。
M:刚开始复习的时候,连三角形面积公式都不记得了,大写的尴尬(2006年高考数学145,文科,大学就没学过数学了,直到今年应该有11年没碰过数学了吧),捡起来还是不算辛苦,也没系统的复习,就是遇到一个题,复习一个知识点,结果考了49,给中国学生拉低平均分了应该。
V:我了个去呀,考这个东西有毛线用途呀?这考试难道要把所有人都训练成同一个逻辑么?这个考试的逻辑就是适合所有工作场合的逻辑吗?我计划申请的英国的MBA,对这个分数要求不严格。一方面是可能英国体系骨子里的傲娇就瞧不起美国体系,另一方面我觉得商业逻辑本身就应该是多样性的,一个考试,何必呢?而且将来还是要在国内工作的,中国人的逻辑本身跟这个考试就格格不入。考了26分。。。。语法平时正确率70+,结果只考了40%,失败在这里了吧。。
R:一定要好好准备好好准备,我基本没准备就上去写了,时间严重不够。最后提交的时候说我time expired,所以我现在都不知道我有没有作文成绩
I:完全没复习,都想着这部分考1分也无所谓,结果考的最好是这部分。。。可能跟自己的工作有关系吧,曾经做过consulting,现在做marketing,都跟chats和长文打交道。所以做题的是否感觉还蛮straightforward的。
下次准备找个换库后的日期考试。。。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