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52594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5-9-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我只是代表我自己观察和了解到的东西,不全面,也不一定准确,你选择性的听。
首先假设你读MSF是想找投行,券商,PE,VC,咨询这类的公司,然后再分国内国外。
国外一线投行咨询entry level的岗位是非常喜欢找本科生的,他们不会偏好研究生。首先一年的MSF学不到什么特别的,其次entry的岗位给你实习培训个几个月啥你都会了,有点金融基础就行。所以他们会也招target school的非金融专业的毕业生。为什么有target school呢,就是他们想找的是聪明人,你能进target很大程度上反应了你是聪明人。如果在国外,我们中国人除非你能做到native speaker,对美国懂的和美国人差不多,要不然即使去了投行也是做偏技术的岗位,包括招国际生很多的四大也是一样,说白了就是技术岗位。让你去和客户告关系,你很难。而MSF不是偏技术,所以这就是MSF对中国人的缺点。美国人很多读MSF是工作几年之后,找个名校的好平台networking跳槽用的,和读MBA差不多。
对于国内来说,很多公司卡研究生学历,这和美国就很大区别。这个时候你读MSF学校的名气真的很重要,你要让HR一听到这个学校名字就有一种『我听过这学校,牛逼』的感觉,这就成了。金融业不是写代码,很多部门技术要求不高,你学的东西很多是没办法直接用在工作上面的,你说你会手算个NPV也没什么用吧,电脑一输入就有了。你做的很多东西不是创造性的,而是机械的重复。你想当分析师,很多都是读经济博士,这种MSF大部分人能力不到。MSF教你的东西很有限也很宏观,厉害的人都是靠自己额外学的东西。还有厉害的人读数学,计算机的就另说了。国内为什么也喜欢名校毕业生呢,也就是想找聪明人。学校名气真的在金融业非常非常重要,这是平台和校友,所以哪怕回国,也选个名气大点的。毕竟你读完一年回去,校招都错过时间了,好名气给你带来机会大些。
你说90%的人申请不到好的学校的,真的的确是这样的。但是金融业顶尖的岗位的人真的也就那么少,大摩香港投行部第一年本科毕业生的base salary都到800K+HKD了,所以竞争真的很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