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09485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2-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收到了stern phd marketing的 offer之后一直想分享一下申请的经历还有过程,作为一个非常不被quant phd 部门喜欢的marketing master毕业生, 希望我的经历能帮助到其他申请生。
我是2013年来到nyu sps (原来叫做scps)marketing master 项目的。concentration在marketing analytics。 因为在国内做的实习就是做marketing方向相关的数据分析,对营销数据很感兴趣,所以 一进到master program就非常积极的在学习quant方面的知识。上着master的时候其实是想过phd的,而且我看到phd论坛里也有帖子在讨论master对phd的实用性。在13年刚进master的冬天跟stern phd的director谈过然后发现传统top quant marketing phd的申请人master一般是econ或者statistics的, 而master marketing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跳板。当时感觉稍稍的被泼了冷水,但是也没有想太多,毕竟前面还有两年的学要上,所以从13到14,15 心里一直都是想着怎么能train自己更好的分析数据,并没有特别的想规划到底是读phd还是做industry。
后来发现sps的课程教的还是很浅显,所以就去上了几门coursera和edx的analytics相关的网课,也自学了R。 2014年找到了暑假实习(cpt),然后自学了google analytics和基本的web analytics技巧,比如scraping和api。当时觉得web analyst很有意思,希望毕业进这个领域。 2014年底很幸运的在nyu 学校里面找到了on-campus的analyst工作 ( on-campus 都是给钱的实习)然后在2015也收到很多大公司的终面 ( 当时最心仪的有英雄联盟加州总部)。
转折点是在15年春天遇到了我现在的导师,一个big data方向的大牛。经过很多的实习和面试之后,我对当时最想做的analyst也产生疑惑。在公司里面做analytics很多时候处理的不是数据而是politics和人际关系。当时跟导师聊天,我说我看了那么多analyst职位的requirement,觉得我的skill-set去公司做并没有什么发挥的余地,很多公司一个excel搞定一切而且junior analyst很多时候并不是做analytics而是reporting。导师说他正好需要一个会做tableau和R的research assistant(RA 狗 ),我们一拍即合,我就开始给导师做RA。 后来越做也有意思,因为一开始也对phd产生过兴趣,就跟导师提出想之后申请phd试试,导师说那索性别找工作了,毕业以后继续跟着做RA然后申请下一年的phd得了。做RA的时候顺便旁听了计量和structural modeling。 本科的时候因为觉得计量很难,并没有学。后来才发现计量还有很多经济学的课程才是quant marketing的核心。
13年申请marketing master的时候也写过一篇总结,po在了cd的master论坛上。本科毕业的时候觉得自己因为本科会计转到marketing,如果去一个一年的program时间会很紧张,会没有很多的机会学习新的东西,一进入master项目就要开始准备找工作。后来证明确实nyu sps这个选择对我是最优的。不管我是选择了走academic还是industry,如果没有这两三年的沉淀和学习,都不会有现在的成果。sps的课程安排得很科学,相比其他学校,可能名字真的不是很好听,但是光是地理位置以及老师的network我觉得就可以抵消这个负面因素。很多当时一起毕业的同学现在都找到了工作,准备了H1b的申请。很多同学都说sps的课程最适合能自己学习的人,就是他其实很多时候是领进门,后面就需要学生自己的修行。纽约是一个很好的跳板,能跳多高真的取决于你自己积攒的力气有多大。我的经历也算给sps正个名,sps毕业的也能上phd。
其实最后总结一下, 然后我觉得最后让我进入了stern phd的不是成绩 ( 给个参考:我的gmat 730 ,本科gpa 3.6,master 的gpa 3.7),而是踏踏实实的跟着导师,过着每个月刚好够吃喝的薪水,做研究的RA狗的那近一年的生活。毕业之后的一年,在老师办公室对面的屋子里找了一个空桌子,每天抱着电脑做研究,看paper。把opt挂在了14年找到的on-campus工作上,为nyu继续打了一年工。这样的一年让部门里的其他老师接触到了我,知道了我是什么性格,并且看到了我真的是在过一种phd的生活。这样的经历才是他们在candidate里面找的。quant marketing的世界每天都在变化,总有新的technique发展出来,以前很流行的quant方法,之后也可能不流行,所以我觉得现在很多top school会越来越不关心申请人是不是econ或者stat的背景(当然如果申请quant marketing一定的quant经验是需要的)因为top school是有信心有资源把一个学生培养好的。top school更关心的是申请人能不能很好的fit,会不会有老师愿意跟他合作,能不能在这个项目里存活到五年。去年参加的很多phd open house上老师也有提过,他们觉得不适合的申请人,一般都是那种他们觉得更适合读一个mba 或者master 的申请人。总之他们都觉得 Phd生活更适合一个能跑马拉松的人。
说了这么多,希望我的经历能帮助到你。有的时候别想太多,遇到喜欢的东西就学,遇到喜欢的工作就踏踏实实做。总有一天会收到回报的。加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