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tonyadidas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申请06fall PHD in Finance的朋友大家聊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8 0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均分780也太恐怖了吧,不大可能。BC指的是british columbia还是boston college啊?
沙发
发表于 2005-10-19 16: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woai在2005-10-19 14:06:00的发言:

另外还有一些第一手经验,在申请过程中,除非对方对你或你的推荐人有印象,否则不要贸然向你要申请的学校教授发一些自己对某专业问题的"见解",对于对方来讲是在浪费时间,因为对方根本不认识你也没读过你发的论文(如果你有论文的话),看这样的电子邮件可以说是毫无意义,教授们平时要做自己的研究,要看很多的JOURNALS,难道说你的高见是如此权威以至于众多的学术期刊都为之黯然失色?诸位谁有这样的自信?教授们要看PAPER,管理教务,出席CONFERENCE,哪里有闲工夫听你在那里废话。


我接触很多的商学院教授都提到过这个问题,认为如此突兀的高谈阔论有些好笑,那些SEMINAR和学术讨论之类的东西都是等你进了他们的PROGRAM再说的。哪里会在申请的时候提到这些东西。除非对方对你感兴趣,主动问你或者面试你的时候,你可以大讲特讲。否则就是画蛇添足。所谓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


也许有人会说:"我认识谁谁谁,我有个朋友他她它就怎么怎么怎么样,后来叉叉叉...."


我不可能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是你既然都有申请商学院博士的觉悟了,那么对PROBABILITY, HYPOTHESIS, CONFIDENCE INTERVAL之类的概念应该不陌生吧。



好象挺有道理,不过如果是这样,那怎么和教授联系呢,说些什么呢?确实还是有那么一些人是因为和教授套词成功,得到教授的推荐才申请成功的啊(至少教授的推荐起了不小的作用)。
板凳
发表于 2005-10-20 1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薰衣紫草在2005-10-20 12:47:00的发言:

由此可见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美国人做事开门见山, 有话直说; 而中国人相对含蓄, 明明要表达一个意思, 却要换种方式表达.


记得我跟系里一个很N的教授第一次联系, 之前他根本不认识我这个小本科生. 我在信里告诉他, 我对他的研究课题很感兴趣, 希望能旁听他的课, 仅此而已. 他回信与我约了个时间, 我就去见他了. 一般的美国教授无论有多N, 都很down to earth, 根本没有架子. 我大概告诉了他我的GPA和申请PHD的志向, 他推荐了一些PAPER给我看, 还建议我去修一门PHD的基础数学课. 一年之后, 我坐在SEMINAR的教室里, 周围都是PHD CANDIDATE. 虽然经常提一些初级的问题, 大家还是很耐心回答我, 并且肯定及鼓励我的参与. 向你感兴趣的教授表达你的志向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事情, 更何况PHD是一个 LONG TIME COMMITMENT, 一般教授录取你之前都会试图更多了解你, 希望知道你对这个program了解多少, 是否能坚持下去.


至于讨论的内容究竟有没有含金量......这是尽力而为的事情. 我也不赞同对一个方向不了解就指手画脚. 在我走进seminar之前, 我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自学了PHD的两门数学课, 另外读了总共1200页的paper. 虽然还是觉得自己很初级, 但求知本身就是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 关于PROBABILITY, HYPOTHESIS, CONFIDENCE INTERVAL.......这些都是sophomore的QBA里最基本的概念.


能够有机会和N教授面谈,并且旁听一些课程,确实很幸运啊。勇气和态度也值得赞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5-11 21: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