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适宜人群:准备或正在申请法国商学院研究生的同学 决定到CD上来发帖子,一是想给自己积攒点申埃奖的人品,二是受到很多朋友的鼓舞。他们觉得我的申请故事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激励和共鸣,所以希望我写出来,给更多的人看到。
种下梦想的种子
我和HEC Paris的缘分,在大二就有了开端。我的一个女神师姐当时在法国交换,有天她发了条票圈,定位就在巴黎高商,配图是HEC校门那个灰色的柱子和她的笑脸,配文说,终于来到了女神校很激动。虽然说她现在去了美国深造,但当时,这幅图让我对HEC有了莫名的触动。我在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女神的女神校一定是个很厉害的学校吧。一年以后,受身边学法语的闺蜜和女神师姐的影响,我也选择了去法国交换。
虽说我人在法国,但那时候心其实还在美国,因为去交换之前我刚刚参加完一个中美文化交流的项目,受到了美国文化的无限启发。比如说,美国人总是会鼓励我,做最真实的自己就好,我们都在你身边支持你;或者是,你一定可以的,要相信自己!美国文化里现实主义的乐观精神是非常入世和进取的,这也是人们喜欢美国的原因之一。
而就在我苦苦寻找美国适合我的硕士项目时,欧洲大陆的生活、学习、旅行,用她截然不同的独特魅力迷住了我。我享受用简单的法语与路人交流,陶醉在西班牙的普拉多博物馆,惊喜于意大利男人突如其来的浪漫,流连于葡萄牙的蛋挞,沉浸在卢森堡的现代感,敬佩荷兰商人的精明,欣赏布鲁日的落日……我对巴黎,从隔阂、到了解、到亲切,一点点陷进去,不想自拔。她高贵而温柔、率性且自由,她礼貌健谈、风趣幽默、瞬息万变,她成熟但富有童心、纯真但魅力四溢,而在她的内心,是对生活满满的热爱和对自己无尽的接纳。渐渐地,我开始认真地思考来法国读研究生。中法经济文化交流日益紧密,高商的世界排名并不逊色,三年的学制、较低的财务负担、更久的工作签证、更人性化的留学生政策都让我于情于理更倾向来法国深造。然而,HEC那么厉害,我觉得自己应该够不到吧,所以没到处张扬,也不敢完全投入。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交换快结束时的趴体。那一晚,几乎所有的交换生都出席了,还都穿得非常正点,大家喝酒跳舞,我也新认识了不少朋友(只可惜大家都要各自回国了)。一个刚认识的印度小哥Jatin特别能聊,回宿舍的路上一路聊理想聊人生,聊到了硕士项目的申请,我就很自然地提到了HEC。他听了以后,百分之二百地鼓励我说:“Della, you shoulddefinitely go to HEC! I’m sure you will be accepted!”这一幕,我可能很久都不会忘记,在一个不算冷的夜晚,快凌晨三点的时候,坐在宿舍门口台阶上的印度小哥用他可爱的口音给我了无限的勇气,告诉我其实,HEC离我一点都不远。
也许,在大二大三的时候,大家都有某个瞬间、某件小事,一下子在心里打上了烙印,然后就要用一个忙碌的大四,来兑现。比如我,我的2016年,跑遍世界三大洲,快要忘记母语;转眼2017年,就死守北京宿舍,向着目标前进。
加深培土的厚度
不得不说,申请是一个考察财力、精力、实力、体力、毅力的重大战役。长长的战线,大大小小的目标一个包着一个。为了表达方便,我用一个思维导图来展示我的申请“目标树”。虽说时间是绝对线性的,但目标有轻重缓急,分前后主次,甚至需要多线并行。因此我认为,有了目标还不够,还要有配套的计划力、执行力,和用以恢复精力的娱乐活动以保持长期的动力。
这幅图概括了所有我为了心爱的HEC所定下的目标和所做的努力。时间跨度非常大,因此我也没有事无巨细地列举。大目标下牵着小目标,从大二开始一直努力到大四,基本上是我半DIY的总结啦。 按时间顺序的话,总结起来是四大步骤:背景经历-几段实习-语言考试-文书面试(学习成绩自始至终是优先)。就我个人来讲,最耗时因此也最先准备的是CV上罗列的经历:支教在大二,海外志愿在大二寒假,国际交流和社会实践在大二暑假,交换在大三上,这几个开拓视野、锻炼能力、提高英语水平、丰富PS的大活动给了我申请的底气。交换结束回国后的大三寒假我开始熟悉GMAT和托福,开学后我投入了紧张而幸福的经济独立阶段,一段实习在大三下,一段实习在大三暑假和大四上,同时,多线并行报了历时3个月的托福班,还为了激励自己签了学霸协议(达到105分全额退款,我如愿以偿)。大三暑假,我分别考出了托福和GMAT(都是二刷,所以一刷失利的人千万要坚持)。终于进入大四上,吹响了申请的号角:我和关系好的教授们吃饭,替他们做助研,换取他们为我写推荐信的时间;我努力实习,换取上司们为我写推荐信的意愿;我申请其他合适的项目,做好最坏的打算;我认真上课认真做笔记,把学分绩再提高一些;我和陪我申请的导师保持紧密的沟通,最大化文书的效果和面试的表现……
在此过程中,我在思维导图下方写的支持性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地锻炼。半DIY的申请提高了我的计划力和执行力,教会了我管理时间以便更好地管理精力。而这些能力,是我申请过程中最大的收获和进步,是我一生的财富。
如果大家觉得这张思维导图有启发作用,想要我继续解释时间规划和具体步骤,可以微信给我留言,联系方式见文末。我也会视情况,继续更新更细化的规划步骤,比如GMAT的学习心得、托福备考的技巧等。
施以精神的养料
从大四开始,我就已经把自己“厚颜无耻”地定位成“HEC即将录取的学生”了。在课堂上自我介绍的时候,我会向全班同学公开,我短期的目标是进入HEC。一个法国朋友和我组队,说她妈妈就是HEC毕业的,我当时居然已经不过脑子地说:“哇,原来你是校友的女儿啊。”开心得都忘了看她当时的表情,哈哈。在睡觉的时候,我会梦见衣服上的校徽慢慢变成HEC,然后咯咯地从梦里笑醒。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大概就是找到真爱了吧。
HEC的目标,带给了我难以解释的无尽动力。晚上在操场跑步,跑到2公里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疲劳和软弱,心里就会有声音说,要不今天就跑4公里吧。可是终于气喘吁吁到了3公里,心里又开始不甘心,每当此时,另一个声音就会说:“加油,今天跑到6公里,HEC就会录取我。”这个声音一说话,一开始想只跑4公里的声音就闷声不响了。HEC的王牌一打,就百分百没有翻盘余地了,再苦再累都必须跑到6公里。想象着女神校的录取,展望着未来更大的平台,更辽阔的天地,这几公里算什么。
每周坚持跑步,冬天游泳的入水瞬间,早上7点起床的闹钟,每一条都伴随着当下的痛苦,但每一个小小的痛苦都被包在“HEC必须录取我”的决心里。每当我打退堂鼓的时候,“干了这件事HEC就会录取我”的声音就会清晰而响亮地回荡在我的耳边,仿佛条件反射一般,所有的痛苦和胆怯都迎刃而解,百试不爽。被HEC录取的念想似乎已经成为我都难以与自己相抵抗的推进器,这股力量一直帮助着我,排除万难,达到目标。
除了自己给自己的精神力量,我还想强调一下校友导师带给我的精神力量。陪伴我申请的导师都是HEC的校友。半DIY的好处在于,我可以全权掌握我所有的材料和进度,但能在任何时候向导师提出疑问并获得满意的回答;更重要的一点是,我的导师就像一个HEC气场散发器,潜移默化之中增强了我和HEC的亲密感,增强了我进入HEC的信心。我觉得这种亲密感对培养我内心的“名正言顺感”至关重要,当我的导师给我肯定和鼓励时,我受到的鼓舞比他们带给我HEC的资源和人脉更深远,因为这是来自HEC的认可。除此之外,我眼中导师团队各有千秋,他们待人接物的得体,说话的温柔,用词的严谨都让我深深地佩服,并暗地里不断学习,希望有一天可以成为和他们一样厉害的人。
可能平时积极的心理暗示太多了,真的等到HEC出通知录取我的时候,我显得异乎寻常的平静,觉得两情相悦,水到渠成。
再次播种
这是我的故事,也许复制感不强;但我所践行的方法论,我的目标树,或许会对你有所启发。我也希望,我能帮助更多的人播种下自己的种子,从一颗树苗收获一整片森林。
有次,一个正在申请哈佛商学院的朋友和我聊天,他当时正经受GMAT的摧残,于是问了我一个充满哲思的问题:“是因为你考了高分,所以被名校录取;还是因为你被名校录取了,所以能考高分?”我那时对这个鸡生蛋故事的翻版撇了撇嘴,但事后觉得他不无道理。
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不由某几个标准化考试就能摸清;CV上的人格魅力和PS里的告白宣言,也是长期努力的积淀。往小了说,申请学校的前期准备会横跨一两年;往大了说,人生就是一场充满短期冲刺的马拉松长跑。枝繁叶茂的森林,是由一个个目标的生根发芽,一次次不懈的弯腰耕种,一阵阵贵人的春雨甘露,才得以形成。而我们,还有漫漫前路。
最后,祝所有在申请的朋友们旗开得胜,马到成功,on se voit en France!
附背景:G740,T116,GPA3.7,985。 申请结果:HEC校奖,ESCP全奖,LBS面试(但未参加)。
由于大家背景各异,我的空余时间也有限;尽管有一颗助人的心,还希望精力用在刀刃上。因此如需微信(encore0224)联系,烦请大家注明CD和需求(如备考心经、目标规划、导师资源、纯交朋友等等 欢迎开脑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