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15244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3-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根据经验,理清了career goals以后的申请前转职,反而容易拿奖!几乎每个这类转职个案都录取,很多是top 15 mba,包括Cornell, Columbia, Kellogg, UM Ross, IU Kelley, CEIBS, USC, UCLA, CMU, UT Austin等,其中有将近一半是拿奖进去的;15名外的mba更爱这种高度自我了解与行动力强的申请人,这样转职的拿奖机率更高,几乎是各间都拿过奖。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表示申请人更向生涯目标迈进,是行动力的表征,很容易从空谈目标却没转职的申请人中胜出,另一方面也表示更接近生涯目标,毕业后就业会更容易,薪资也多半较高。因此生涯管理是mba录取甚至拿奖的关键!当然需要搭配高度的self-awareness,不过只要找出动机与自我性格与激情,自然会录取的~ 不过真正重要的,还是毕业后找到人生终极的快乐志趣。
因为工作年资是算到开学前,所以就算现在转职,还有整整一年的资历,可以说绰绰有余。 lz加上硕士跟原本的两年资历,虽然只有三年,但因为是海外知名咨询经历与海外名校硕士,有"Globalization"元素及"Prestige"元素,能帮学校带入中式与日式文化管理概念。而日商因为消费水准高,所以薪资也高,能帮学校拉高入学前薪资。而日式管理也是曾经让美商极度头疼的劲敌之一,而四大在海外市场的在地化经验,会是mba课堂上的一项关键贡献。而能够忍受长工时与"前辈"文化,也代表了毕业后有能耐进入高薪长工时的咨询與投行行业〈当然想不想进去又是另一回事〉,并且能有高度的团队能力与自省能力,能够忍受高阶压力。
对未来生涯的犹疑是好的,毕竟有刺激才有进步。然而lz对未来生涯的犹疑方向偏向很大,从mkt到fin是两个不太相关的functions。这是一项警讯,当然也有可能lz适应力强,能够接受mkt跟fin两种截然不同路线;或也可能是lz对mkt与fin两者之中的某种共通元素感兴趣;另一种可能是,lz只想赶快脱离咨询业的长工时,为了进入mnc的正常工时,随便抓了两个functions,然而却忽略了还有supply chain management, operation management, product management, innovation management, organizational structuring, leadership, strategic management, entrepreneurship, sales management, channel management, etc.
outsider的咨询业是需要特别人格的,基本是企业的医生,所以要有医生济世救人的个性,还要有对现状不满、不断改善事务的个性,也就是toyota七十年前发明的Kaizen。而insider要的是像带着自己的孩子一样的ownership的个性,刚好跟outsider个性相反,所以要注意在转职前要先有自我了解,自我挖掘出适合的个性以后,再来订出career goals ,再看有没有需要进修,若有需要的话,是透过mba还是ms还是phd,再看申请策略及自我生涯发展,来评估如何进行转职。
简单说,marketing营销需要有老王卖瓜的兴趣与能力,要有团队能力、市场嗅觉、品牌格调与品味、以及高度抗压力。 finance财务则比较注重个人的数字能力与分析能力,也是要对市场信息要有高度敏感性,也要对"钱"这项产品本身有高度热情,也就是要够"贪婪",然后要有三吋不烂之舌,能够把死的讲成活的,创造投资的未来收益。
不过lz的当务之急,应该是要从过去的行为模式中,找出性格特性与兴趣,投射出生涯目标以后,在评断要往哪条生涯路线前进。而在申请策略中,掌握商学院的需求,再取得win-win situation.
祝您好运~
Sincerely,
David 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