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18125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3-1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对,这篇东西是我的申请总结。可能有人看了这标题会说,LZ神经病啊,LZ奇葩啊,在人人都报AD的时候搞申请总结。但是我这么做有这么两个原因。第一,出于市场竞争的关系,当人人都拿到AD的时候再写,估计竞争激烈我的申请总结可能就没人看,违反了我写这篇总结的初衷。第二,从我把资料邮寄出去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的申请算是完了,下一步的事情不属于申请总结了。
可能有人也会说,LZ你连个AD都没,凭什么写总结啊,会不会误人子弟啊。请放心,我不是坑爹中介,仅仅想用自己的角度和经历,将我的过程,思考,和走过的弯路呈现给大家,希望能帮助你们更好地了解申请出国。这个就是我的初衷。
可能不少人觉得出国镀金,回来就立马不同了,同时也听说各种例子说某某人出国归来之后变化如何之大。因此,出国就变成神化成为个人的快速提升了,包括我父母也是这么想。现在我看来,随着出国的普及化,对于大多数读master的人而言,带给我们的仅仅是一个机会罢了,一个给我们接触了解外面世界,和在外国就业的机会,虽然不大,但总算有对吧。我爸爸经常跟我说,人这一生中最重要的是机会,正如流星一样,但是现在有机会和经济实力让你出去外面锻炼一下,你就要抓紧。我不认为读完master回来会变得很牛B,因为我更认为牛B的人是通过不断积累,长年累月的在行业打滚才积蓄起自己的实力。因此,在出国的时候你更需要结合自己的情况思考,纠结是去干什么,对于我的个性和为人处事可以带来什么,我不认为master学到的东西可以弥补在大学四年失去的,当然也有本科学很好,希望进一步研究的人。因此我AD来不来我感觉并不重要了,毕竟对我而言就是一个机会,失去了固然可惜,但是也是因为自己基础不好抓不住而丢掉了,并且在申请的过程中学到的也够我喝一壶了。至于我为什么要出国的这个问题,请不要问别人,这个问题只有你自己才能回答,你也不说一时三刻像数学题就可以回答出来,毕竟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那么找答案的唯一途径就是去亲手尝试了,在不断深入了解的过程中你会逐渐了解到这究竟是个啥。我相信这个了解的过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亏,尽管要投入时间和金钱,因为你得到的不仅是个答案。
如果你执意要走上这条路,你首先要会接触到的是,上CD,考试,报班,找不找中介。
上CD确实是一个让你理解出国的好途径,这里你可以看到很多学校信息,特别是校友介绍,对你选校有很大的帮助,同时CD也和微博一样,信息杂乱纷扰,你需要一个筛选和结合自己情况的过程,盲目轻信不可取啊。而且在这里提问也会得到大家的帮助,不过答案我感觉真的要细细琢磨琢磨。毕竟大家角度不一。 接下来就是要不要报班和找中介的问题了。 先说报班吧,市面上各种班,各种广告,我手机也经常收到广告短信。我的看法是,若是你是一个有良好学习习惯,舍得每晚蹲自习室,坐得下来全神贯注读书,班可以不报了。若是像我一样懒懒散散,又喜欢打游戏的,我也不推荐。为什么,流通的复习资料就是那么多,你可以做的和那些补习班可以做的都是把这些题一遍一遍地做,我开始也感觉坐不住,后来题目做得多了也习惯了,反而对游戏没啥兴趣,就是每天把题目做啊做,重复做,感觉貌似也越来越好。其实就是跨出这一步罢了,现在看来也不是那么难,不过我GMAT就680,托福也仅仅过百,估计是基础不行,还不够专心和勤奋吧。 我也去上了北京XDF的GMAT班,感觉他能提供的其实自己也可以做。而且那些老师用很多时间扯淡,说到做题和方法就很省略了,像播报员报道敏感话题略略带过,还有那个ZBC,教作文的,真的AUSTIN毕业的?这满嘴的yellow joke?这作文课和没上一样,后来还是自己练就练出来了,5.5和4.5。不得不说,GMAT作文是很给力的东西,说白就是吐槽文,提供你一个模拟的机会去对方案作出尽可能多的了解,锻炼人辨别是非,认真思考问题的习惯,推荐多多练习。阅读的话,还是感谢上课的时候那些刚教一年的四眼老师教的快速阅读法,挺好用,也是我国语文教育所没有重点关注的地方,不过阅读的话也是看个人习惯,到后来阅读做多了我也逐渐感觉到阅读题其实很有规律,我当时读完都大概可以知道出题点在哪里。总之,考试就是狂做题狂练习+基础+那么点运气,并不存在啥速成的,广告里面如何保证,毕竟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