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说,前半部分我逻辑表述不是很清楚(至少自我感觉如此),停顿稍微多了点,不过还凑合吧,后半部分基本我进入了一个很随意的状态。我不习惯面试的时候去刻意迎合对方,可能我和这里部分申请的同胞不太一样,如果给我offer,当然很好,如果不给,我也不会哭天抢地,觉得很挫败,反正我就是我,不论去哪里,都是这个样子,不去上学,留在国内工作我也无所谓。我希望把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对方,至于是不是match,那不是我单方面的问题。 校友很有interview的经验,也很nice,其实后半部分是很随意的,我也说到了我美国同事申请MBA是为了Have a lot of fun, drink and party every week,而这里相当一部分申请者很彪悍也很积极的还没去读书就想着如何做intern,如果prepare for interview,我觉得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话题。其实正如校友所说,Your choice matters。不论你选择去哪个学校读书,去哪里工作,其实学校都不过是一个门槛罢了,最重要的是你的想法和态度。每个人的人生目标不同 ,个性不同,想要的生活方式也不同,并不是只有去I bank才是最好,有时候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天天去加州海滩冲浪,也是很开心的。 另外今天约了2点面试,校友1点50分到达目的地给我打电话,我刚出地铁,有点赶,最后是在1点59分赶到的,囧,建议其他各位可以尽量提早点…… 个人背景在这里再重复一下:4.5 years W/E in Big 4 (Advisory), GMAT 750+6, TOFEL 115, 申请了5个学校,目前哥大拒了我,NYU下下周面试,Cornell 1月底已经面试过,斯坦福毫无消息。 自我形容:懒,随意,不努力 ![](/static/legacy-emoticon/122.gif) -- by 会员 scratte (2011/3/5 16:32:14)
有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超脱淡定,难得。但是就像长江除了宽广浩淼外还有唐古拉山壮丽的冰川和三峡的险滩激流一样,多一些激情、起伏,这样的人生也许会更加精彩和丰富。洞鉴世事不易,但是情怀不舍更是可贵。
签名档很像是莫大的自诉,煞是凄清。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