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申请告一段落,回想起去年3月开始研究各大MBA项目时的迷茫,到6月备考GMAT的紧张,以及年末准备面试与收购项目交割时的焦头烂额,这期间非常感谢CD上各位大神的分享,让我从第一视角了解到大家的心路历程,受益匪浅,也慢慢意识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已做好项目选择准备就读中欧MBA之前的空闲时间里就做个简单的总结,积攒下人品!
1.背景
新加坡top 2本科年级第1
1年外资银行+ 4年500强M&A & IR
爱好投资(房产+股票),毕业5年净资产翻了5倍(emm…这个主要还是因为基数低)
我个人觉得背景方面比较平均,跟BB投行、MBB Sponsor大佬比起来还有差距。但优势是我经历过行业周期,从职场和投资角度都摸索出一套逆周期的生存技巧。这几年国外和国内职场的转换也让我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共情能力方面有了比较大的提高。
2.为什么选择读MBA
2.1通过工作经验的积累,对国内资本市场已经有了一些理解和实操的机会。但目前市场两极分化,如果不能去头部机构,跳槽的意义不大。而在投资这种非常耗资源的行业里,如果想去头部机构,networking非常重要,这一点是MBA项目可能可以提供的。
2.2 2018年开始的“去杠杆”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使得公司的发展遭遇低谷。房产投资在这两年也很难达到16、17年那种翻倍的效果。所以当投资资产和投资职业发展的回报率都处在低位时,不如给自己一次沉淀后继续追求突破的机会。
3.选校
一开始的选校是集中在欧美名校的,主要是M7+INSEAD+LBS+CAM/OX。但经过与校友的接触,我觉得我的GMAT和BG冲M7有一些难度。同时觉得为了冲M7去死磕GMAT 750不是很值,已经成家,没考虑过留在美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嘛(虽然我本科留美的同学现在都各种人生赢家,我只能默默羡慕一把)。
然后就是频繁报名英国几所的在线交流和国内项目的线下活动。在此期间,我也冷静地观察到欧美MBA项目的设计很大程度上仍是为当地人服务的,无论案例学习,就业支持,还是社交活动,对于想要在国内发展的同学来说针对性不够强。经过反复对比和研究,最终决定申请中欧和清华五道口两个项目。
放弃欧洲几个项目的原因:通过了解,我觉得中欧和清华五道口从深耕国内的角度,在branding, job placement, networking,internship上面完全不输几所欧洲的老牌名校。同时考虑到这几年中国经济放缓,其实各大金融机构对于欧洲名校留学生的态度已有转变,在branding、性价比和实用性方面开始权衡。对于目前占住各机构好坑的清北上交80后来说,都是见过世面的一代人了,同等个人能力情况下,愿意招个牌子货还是校友或者中欧的来踏踏实实做事,我觉得他们的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吧。
4.清华五道口&中欧整体观感
清华五道口项目录取的人平均年龄肯定比中欧大,都是各大金融机构的大佬,很多都已经是中层干部。初步观察下来,体系内居多,应该很少逛CD。
中欧的学生更年轻(平均29-30岁)、有潜力,背景比较多元化,金融、咨询、科技行业占多。
这里还是要提一下中欧组织线下活动的观感非常好,建议大家可以报名体验一下,官网上都有链接。在线下交流活动中体现出对学生背景多样化的包容和对综合素质及个人潜力的看重在前期给了我很大的申请信心。特别邀请来交流的学长更是用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中欧MBA项目能够给同学们带来的塑造和改变。
5.项目质量
清华五道口是国内金融行业黄埔军校,前身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根正苗红,经常有一行两会退下来的领导来上上课,人脉和能量很大。加上康奈尔大学的加持,在国内FMBA项目中排名top1我觉得问题不大。
中欧MBA项目FT全球排名第5,这个排名有很多CD、知乎上的人说有水分。但就个人与中欧校友的接触和了解来看,中欧的教学质量上乘,国内国际资源丰富,公布出来的薪酬提升比较真实(已真实了解到不少薪酬提升200%的同学),我觉得这个第5应该不虚。
对比来看的话,我更prefer中欧。因为从好的MBA项目是一个让“璞玉变成美玉”的平台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中欧的改造和提升能力是我看过MBA里最强的(M7除外,但M7能进去的本身也不太算“璞玉”了吧)。学校有真实案例展示,有之前创业(不算成功)post MBA去top VC的,之前内资银行管培生post MBA去top Hedge Fund的,还有申请上各种不差钱LDP项目的,我就不多枚举了。同时,中欧的AO老师、CDC老师给我的感觉是真的毫无保留地在帮学生,整体申请和面试的体验是最棒的,他们的这种commitment 是我在其他学校没有看过的。
6.后续分享
综合前面的分析,在拿到录取之后我最终选择了中欧,目前已经在进行前期入学准备啦~ 希望我的分享可以帮助到还在抉择踌躇的小伙伴们~ 入学中欧MBA之后,我会继续将一手的校园生活和就读感受分享给你们,不要错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