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75772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9-2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上升空间有限,职业遇到瓶颈,是否读个MBA?想转行,是否读个MBA?读MBA国内好还是国外好呢?分享了我的故事后,不断有朋友问我这些问题。我的标准答案是: 视情况而定,因为涉及到人生意义和选择,马上给出建议在我看来是不负责任的。
女神一诺在【诺言】中讲到系统思维和人生倒三角的理论体系,深以为然。我想运用一诺姐的理论体系,以我个人读MBA的经历为佐证,剖析一下“MBA可以解决什么人生难题,国内还是国外?”这个话题。
1人生倒三角理论
先上理论,人生倒三角。听完女神【颠倒的世界】这节课,有鹈鹕灌顶之感。从小学到大学,我们学习的都是知识,然而知识居然不是人生倒三角的组成部分。
方法论决定效能,是倒三角的第一层。掌握了方法论,你会具有强学习力和快速掌握知识的能力。思维方式决定了选择能力,不同的人生节点做出的选择不同,在几年之后或者更长的时间,会体现出来。价值观是倒三角的第三层,决定了人生的意义。“你是谁?你究竟想过怎样的一生?”这两个问题的思索,可以提升对人生意义的理解。自我认知是最底层,这决定了你是否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快乐。
为什么是倒三角形的呢?掌握了方法论的朋友,相对还是比较多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区分了牛人和普通人。真正深度思考人生意义的人是少之又少,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不得法。自我认知更是登峰造极的成就,决定了你是快乐一生还是痛苦一生。
2 MBA可以解决什么人生难题?
在我看来,更多的是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提升,甚至也可以影响到价值观。MBA教育包含全科商业教育,工作坊以及职业指导,在一年到两年时间内,让学生沉浸在高速成长的环境中,迅速实现职业跃迁,甚至思维升级。
方法论的学习
全科商业教育,包含金融,市场营销,供应链,人力资源,IT,数据科学等,侧重学科知识和硬技能提升。教授的课程会涉及学习这些课程的方法论。我的体会是,选修2-3门某个方向的课程,你会学习到一些方法论,达到此门学科的入门程度,以后可以通过自学深度耕耘。期待通过MBA学习掌握某个方向所有的知识,是不可能的,多选择几门该方向的课程,可以助你加深理解。
工作坊,包含时间管理,领导力,个人品牌打造,人际关系建立及职业辅导等,侧重帮助大家提升软技能。大家一定要积极参与,非必选的工作坊反而是MBA教育中更加重要的。
思维方式的提升
思维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会决定一生的走向。思维方式的提升,往往不是线性的,是多个点链接得到的突破。聊聊我在MBA得到的思维提升以及如何得到提升的吧。
- 利他思维:永远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MBA的团队合作非常频繁,团队成员间如何磨合?利他思维,看如何满足对方的需求。找工作过程中需要Networking,怎么能让别人帮助我?利他思维,看我能为对方提供什么。
- 整合思维:我是从谈判课中对整合型思维有了更深的理解,以前理解的谈判是剑拔弩张,教授居然一直在讲整合思维,让我打开了脑洞。工作和生活中,处处都需要整合思维啊!
价值观的震荡
进入一个和日常生活完全不同的圈子,各行各业,各个国家的人,不同的人生态度展示在你面前。当我惋惜于印度同学苦苦挣扎于父母定制的婚姻时,欧美同学开放的人生态度又让我羡慕不已。不同的面孔,同样的拼搏人生,和同学、导师、教授的日常交流,似明镜,时时照见自己的内心,看见自己想要的人生。我们班仅有的5个女生,组成了'Girls' Power',成为挚友。毕业后时聚首,聊工作,聊爱情,聊家庭,不断给对方力量。这些细节,都对我的价值观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3 MBA可以带来哪些职业提升?
软技能的提升是商学院带给个人的最大价值。软技能包含沟通力、思考力和领导能力等。对于基础岗位来说,专业知识和技能非常重要,一旦上升到某个层级,对软技能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人脉资源的积累
商学院的圈子,具有很大的价值。人脉本身会带来资源,帮助你找到潜在客户、工作甚至合伙人等等。还有一个作用更关键,可以从跨行业的角度看问题,发现跨界机会。
职业转型和发展机会
优秀商学院的MBA学历,可以为自己的职业履历加分,找工作的时候是你的信誉背书。
4 读MBA国内好还是国外好?
国内国外这个问题,在价值观的层面去思考,会比较容易找到答案。我的建议是做决定之前,深度挖掘你的人生意义,分析读MBA是否可以最大化的帮你实现价值,过上你想要的人生。去哪里读MBA不是最重要的,寻找到清晰的自我成长路径更加重要。
分享我的经历给大家参考。我一直想到国外生活一段时间,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期望通过深造,接触到更高的平台,拓展事业的宽度。我选择了到美国读MBA,平衡了家庭需求和自我成长,也促进了价值观的进一步稳定,整体就读体验是达到预期的。
谈谈我从MBA学习经历和美国工作中得到的价值观层面的洗礼。
- 家庭观:美国人的家庭观念很强,我的职业导师本是跨国企业高管,为了抚养子女,来到匹兹堡这个静谧的城市定居。我现在就职的公司,工作生活平衡比较好,大家对孩子很看重,只要是关于孩子的事情请假,老板是全部放绿灯。在来到美国之前,我是一个工作狂,如今我的家庭观念有很大转变,开始享受陪伴孩子的每一天每一秒,让他顺着自己的心意成长。
- 不随意评判:美国的社会氛围传递一种思维,不随意评判他人的行为。我开始感觉有些冷漠,习惯之后竟进行了更多深度思考,分析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这种思维锻炼很有效。开始做职业导师之后,更加发现不随意评判的重要性,非常享受深度链接和交流,进而帮助学员梳理价值体系和成长路径。
国内的环境变化非常快,在美国呆了三年回国,我时时感受着震撼,移动支付的普及让美国人汗颜。国内职业市场变化也很快,机会成本越来越大。只有当你真正触碰到自己内心的需求,才能做出对自己负责的选择。这个选择的结果,无论如何,你都心甘情愿去接受。
5 面对选择
这篇文章探讨的话题归根结底是:选择。面对选择,有一个方法分享给大家:
- [size=14.6667px]罗列你认为重要的条件
- [size=14.6667px]为每个条件打分 综合评判
- [size=14.6667px]面对重要的选择每天花30分钟过一遍 直到比较坚定
开篇的人生倒三角理论,强调了思维方式决定选择能力。每个人做选择的根基是价值观。你的人生,永远需要你自己去定制,最终想要成为怎样的人,是否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都需要长期的自我成长和自我修行得来。MBA会成为你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但不能解决你的所有问题。想清楚这段经历,会在你人生中起到的作用,才能更加理性的面对选择。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