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听抄!我最后听力考了27,虽然不是什么高分,但对于听力奇差的我来说,已经是满足了。我想如果水平像我一样的同学,应该目标也是不让听力拖后腿就行了吧~而且虽然这分看上去不高,但是我是在8月底考的,这时候不像12月、1月都是菜鸟去考,强手如云,能得这个分其实还不错了。再加上我还遇到了听力的加试,对我本来就很脆弱的水平更是打击,当时那个想死的心啊~ 我是属于有时候听完一遍根本连动植物还是天文地理都没听出是说什么的,或是有些简单的听到后面顶不住也听不懂,就算有些真的可以从头听个大概到尾的,听完也忘了。后来实在没办法,觉得一般的根本提高不了,我上新东方时,所有老师谈到听力,真的必提听抄,我就想说试试吧,虽然很痛苦,但是为了不让听力拖后腿,只有这么做了。我就决定每天复习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完成听抄。 刚开始我选用的材料是一些老托partC(学术类)的材料,一共30篇,每篇大概1分到2分钟之间。刚开始每天听抄1段,大概听了一个多星期后,就增加了强度,每天听两段。别看好像很短,对于听抄,特别是刚接触听抄的,即使这一两分钟的材料,好好听完都要至少30分钟。我自己刚开始听的时候,每段要花40分钟以上(我水平真的很差~)。在刚开始的这几天,主要是摸索到一些听抄的技巧,比如说如果用mp3听的话,什么时候该按暂停,如果要倒回去听,要掌握你mp3倒的速度,不要太过也不要没到那个点等等。刚开始非常困难,还非常心烦,一定要坚持。当时我就这么想,如果我听了两天,第三天很不想听,我就会告诉自己,听力这种要求持之以恒才能提高的技巧,如果不听的话,前两天的功夫,那么痛苦,都白费了。 听完老托的段子后,如果你的水平像我那么差的话,就可以到一些简单的段子可以比较大概的听懂了。比如一般两个campus的对话是没问题了,还有一些简单的学术类也可以听个大概。 之后,我选了delta的模拟题,每天练一篇。因为模拟的听力要比平时的练习的听力真实度高,而且4个test其实学术类的subject都大致覆盖了。其次我选delta是因为我个人觉得delta的听力难度比较适中,时间较短,适合做听抄。另外,听了30篇无题的老托,有题的材料可以提高你的concentration。 听完delta之后,我觉得虽然我的听力还是不好,但已经是短期内提高的极限了。但由于还没到考试时间,我又怕我的水平下降,我又选了barron的听力。我觉得barron很不适合我们这种水平不行的人做听抄,一是段子时间超长,做完一个段子的听抄,2个小时都不够。二是难度也偏大。用来做精听还行,但听抄用的话,太浪费时间了,因为听到后面,整个人都崩溃了,脑子完全不能吸收听力了。 这就是我的听抄历程。我一直坚持到了考试的前一周,因为听抄不仅是为了听力,也是口语和写作的基础。最后一周虽然没继续练,但是我一直在练口语的最后四题,所以也一直有在听。说实话,直到考试前,我还是对自己的听力完全没信心,但是我觉得大家要这么想,我都这么练了,如果还是听不懂的话,大家也一定听不太懂。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