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133|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形势在变化:从一场地震灾难震出的左派右派思想震荡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03:20:0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形势在变化:从一场地震灾难震出的左派右派思想震荡

作者:王希哲<br/><br/><br/>形势正在发生变化。<br/><br/>512川北地震灾难突然发生,第一位的是“救人、救人、救人!”它把灾难背后的一切矛盾,先暂时掩盖了下去。那时,左派救人,唤醒社会光明面,右派骂人,揭发社会黑暗面,各自承担着国家灾难面前各自的社会功能。但左派是更得人心的,是在全国全世界的华人中,得到广泛响应,因此空前的团结、向上的,它集中凝聚在这个全球一声的口号上“中国加油!四川加油!”因此,左派得到了显然的大胜。<br/><br/>但现在,形势开始发生变化了。现在川北灾难的废墟中,“救人”的最紧张阶段已经大体过去,“善后”已经上升为第一位的问题,这时,灾区的人民、全国人民以及政府就要现实地思考今后怎么办?灾难背后的一切矛盾就要逐渐地暴露出来了。这些积久的沉疴,这些社会的黑暗面,不可能再掩盖,也不应再掩盖,应该主动地揭露出来,积极地去面对它、解决它。而在咒骂中揭露社会黑暗面,是右派的长项,也就是说,形势将开始对右派有利了,左派若不能把握社会脉动的主流,调整自己,改革社会的旗帜就将由右派挥舞,就要轮到右派得人心了。<br/><br/>右派过去的骂,不必问其动机,起码有这几条,是值得左派深思的:<br/><br/>1、中共政府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当局,究竟有没有灾前不以人民生命为重忽视地震预测预报,而应负责任?<br/><br/>2、灾区学校究竟有多少灾难发生直接因“豆腐渣工程”?各级当局、官员和有关单位究竟要为这些校舍的倒塌和学生死亡负上怎样的责任?就是说,究竟几分是天灾几分是人祸?<br/><br/>3、全国和海外人民对灾区人民的捐款和捐物,怎样才能从制度上给人民信心和保障,不被各级可能的贪官强权霸占侵吞?<br/><br/>还有一些,但这几条特别重要,它将是灾难善后,人们将关注的焦点所在。<br/><br/>仔细观察这几条,无非还是怎样使中国的政治怎样更加透明的问题,无非还是怎样使中国人民有效地对中共从中央到各地机关、政府有效实行监督、问责的问题。也就是说,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民主的政治改革问题。<br/><br/>温家宝总理这次抗灾中的表现,很有口碑。他对灾区儿童上课说,“多难兴邦”。<br/><br/>这是对人民士气的鼓舞,有如民间的口号“中国加油”。但如何“加油”?怎样兴邦?<br/><br/>中国照老样子下去不变么?灾难激起而迅速凝聚的伟大民气,在一切不变的失望和挫折面前,是不能持久而会消逝殆尽的。只有励志改革,使人民在今天克服灾难的斗争中看到光明,看到自己真正当家作主的未来,有力量主动地挑战社会黑暗,战胜黑暗,才能永葆团结昂扬自信开放的民气而“兴邦”。<br/><br/>多难本身不能兴邦,只有改革才能兴邦。典出昭公四年司马侯对晋平公的警告:“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就看多难之后,你改不改革了!<br/><br/>改革,一定是大难之后我中国海内外人民的民心所向。谁能继续赢得民心?左派还是右派?没有别的,端看谁能提出合于时宜而得民心的政治改革口号,谁能高举起呼吁政治改革的旗帜了。所以,左派虽胜不可止步骄傲,要看到形势的变化。 <br/>
沙发
发表于 2008-5-25 12:24:00 | 只看该作者
<p>问的好,作者有相当的思维能力</p><p>但说到“左派大胜”,不敢苟同,左派靠压制言论、靠煽动愚昧,获得几声廉价的“加油”,无法长久。百姓情绪,如烈火,玩火者易自危</p><p></p>
板凳
发表于 2008-5-26 11:11:00 | 只看该作者
<p>觉得 <strong><font face="Verdana">dhdlorent 你真的离中国的实际太遥远了....&nbsp; </font></strong><strong><font face="Verdana">如果你真的在做事, 可能你的这些无意义的言论会少一些.&nbsp; </font></strong></p><p><strong><font face="Verdana">"左派"和"右派", 原来现在还有人在做这种无聊的划分.&nbsp; 但即使是偏"右派"的胡适之, 也曾经说过, "多研究些问题, 少谈些主义."</font></strong></p>
地板
发表于 2008-5-26 11:13:0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axcode-quote"><b>以下是引用<i>风云再起</i>在2008-5-25 12:24:00的发言:</b><br/><p>问的好,作者有相当的思维能力</p><p>但说到“左派大胜”,不敢苟同,左派靠压制言论、靠煽动愚昧,获得几声廉价的“加油”,无法长久。百姓情绪,如烈火,玩火者易自危</p><p></p></div><p></p>您是70后的?&nbsp; 60后的?&nbsp; 还活在文革中么?
5#
发表于 2008-5-26 12:13:00 | 只看该作者
<p>一种思想的表达方式,如果现在的人提一句“白人和黑人”,难道就要问一句“你是美国南北战争的么?”</p><p>不过楼主这个帖子的左右按文革的说法似乎都写反了。</p><p>左表示激进和改革,右表示缓和,似乎写反了。</p><p>但是意思是明确的,就是On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p><p></p>
6#
发表于 2008-5-26 18:07:00 | 只看该作者
<p>跟个官方报道</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渠道</strong><br />&nbsp;&nbsp;&nbsp;&nbsp;</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在怀疑志愿者送的馒头有问题后,虹口乡政府决定不轻易接受私人的外来救援物资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虹口乡政府又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不轻易接受私人的外来救援物资。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虹口乡通往都江堰的道路直到19日才被打通,这意味着,在震后7天里,这里都是一座孤岛。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15日傍晚,这个封闭的乡镇发生了状况。有传言说一些村民吃了志愿者送来的馒头后,口吐白沫。他们找到并殴打了这名志愿者,接下来,志愿者被带到乡政府审问了一夜。吃过馒头的村民没有检查出什么不适,志愿者也当众咽下了他送的馒头后,村民才确信是一场误会。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一名副乡长向记者介绍说,这名志愿者其实是成都某搬家公司的工人。但虹口乡还是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不轻易接受私人的外来救援物资,接受的话,一定要登记对方详细地址和身份信息。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虹口乡的救援物资主要渠道和其他受灾地方一样,地震后,四川省设立了6个指挥中心,汇集了四面八方捐献的救灾物品,逐级下拨,负责向所辖的县市调配救灾物资。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都江堰救灾物资调配中心设在一家药业公司里,总指挥姜科向记者介绍了物资的来源和分配。“主要是由设在成都市公安局内的指挥中心调拨。”但每天,来自全国各地运送捐赠物资的车辆络绎不绝。在这里,救灾物品登记处、发放处、贮存区等分布有序。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据姜科介绍,中心实行按需分配,每天由下面各县区上报所需物品单,统计后,再上报上级指挥中心,统一层层拨发。“救灾中,政府是主力,这样的调配方式尽可能确保了物资的去向。”说话的这名中年官员三天只休息了几个小时。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与物资调配中心相比,郑鹤红选择了另一条渠道,她决定点对点直接将物资发给有需要的灾民。这是一种直接有效的分配方式,但很快,她意识到,自己的货物只是杯水车薪———虽然,每天仍有捐赠物资从总部发来。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在十多箱药品和奶粉散发后,郑鹤红报名参加了当地防护消毒组,以志愿者的身份进入北川县城。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段容在得知妻儿安全的消息后,专心致志地传送鸡毛信,然后从都江堰物质调配中心背来生活物资。17日上午,他从乡政府出来后,被叔叔拦住问:“你能帮我弄到奶粉吗?”望着只有1岁的侄儿,段容才想起,自己每天运送的救援物资中,并没有婴儿的奶粉。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这种情况在灾区不是个别。映秀镇的临时<a href="http://show8.qq.com/show.html?style=1&amp;MUrl=/mall/inc/flashmall_6.html%23mallno%3D206100000" target="_blank">直升机</a><a href="http://show8.qq.com/show.html?style=1&amp;MUrl=/mall/inc/flashmall_6.html%23mallno%3D206100000" target="_blank"><img alt="点击查看QQ秀" src="http://img1.qq.com/news/pics/8271/8271669.gif" border="0"/></a>场,一名老人为把自己刚出生20天的孙儿送上飞机,同工作人员发生争执。他对记者说,由于没有母乳,小孩已喝了两天的矿泉水。在都江堰通往映秀的路上,记者遇到抱着婴儿撤离的灾民,这些婴儿都处于饥饿状态。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奶粉问题在都江堰物资调配中心也没有解决。17日,该中心某负责人对采访记者说,现在问题在于信息传递不畅,投递存在盲点,不知需求在哪里,因此配送比例“非常非常低”。有需求的灾民要及时与乡镇一级物资发放中心联系。该负责人呼吁各地赶赴灾区的志愿者提供相应帮助。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矛盾</strong><br />&nbsp;&nbsp;&nbsp;&nbsp;</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红十字会仓库爆棚,一些救灾物资快变质———是保证效率,还是遵守规则?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郑鹤红终于和Lerer以及白雪见面了,这批广州发来的物资一共102件,全是纸尿裤和奶粉。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仍然是依据网络和媒体的报道,郑鹤红决定把这批物资运往重灾区映秀镇。之前,从现场发回的信息显示,从映秀镇至汶川的57公里路段损毁非常严重,有多处路面断裂落差达到1-2米。17日,在道路抢通之前,绝大多数村民从水路或者空中撤离出来。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郑鹤红并没有留意到这则消息。奶粉从机场拉回来的日子,正是段容爬了8小时山路,到都江堰买奶粉之时。寻遍整个市区,都没有奶粉的影子,段容焦急万分。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19日,郑鹤红和Lerer押运着货物开进映秀镇。很显然,这不是她们想象中的样子,她们只在山上找到了3个孩子,其中只有1个是哺乳期的婴儿。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留下一箱奶粉和药物食品后,两位母亲志愿者又几乎将原封不动的奶粉拉回成都。捐赠者和需求者失之交臂。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当天,通往虹口的公路打通了,段容和他的乡亲终于等来了奶粉,经媒体呼吁后,得知消息的四川省红十字会运来了一批救援物资,其中包括了奶粉。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奶粉的问题主要是道路问题。”成都市红十字会秘书长郭勇强据此发表看法。截至5月20日18时,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及地方各级红十字会已接收到来自国内外捐赠的款物达30.29亿元人民币,其中总会12.21亿元,地方各级红十字会18.08亿元。根据目前款物到位情况,全国红十字系统已向四川省等5·12地震灾区提供价值13.12亿元的救灾援助。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在抗震救灾中,红十字会充当了除政府外最为庞大的捐赠渠道。四川省和成都市红十字会的仓库因为捐赠物资太多均出现了爆棚场景,“飞机场积压了大量货物,火车站也有40车皮,我们的仓库已经满了。”成都市红十字会物资组的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设在成都双流机场物流港二楼的四川省政府救灾物资接收组某官员说。当源源不断的物资经水陆空运到四川时,政府和红十字会官员都意识到,物流管理,他们并不擅长。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24日,郭勇强告诉记者,他在一天前平息了一件烧饼事件:从山东运来的一吨馕和河南的几车烧饼,堆在仓库里快要变质了。一些志愿者按照规定要求拉到政府的救灾物资仓库,而另一拨志愿者坚决反对。“政府仓库已经堆满了物资,拉到那里的结果只有一个,全都坏掉。”反对者称。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郭勇强说,最后他下令连夜运往灾区。郭所在的成都市红十字会,有政府编制的工作人员10人,“人手不够,几乎所有事情,都由志愿者具体操办。”他说。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也是当天,更大的争执发生在这里。成都市红十字会押运组一名河南籍退伍军人讲述说,他和同伴上午经过安县彭州等地,发现那里药品和食物奇缺,回来后看到仓库里堆满了这些物资,当他们提出运送时,遭到了制止。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为什么不发放救灾物资?”愤怒的押运组志愿者和仓库看管者发生了冲突。最后,他们强行将物资拖出来,运往灾区。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郭勇强解释说,“在17日之前,红十字会的物资是尽可能地发往基层村落,甚至村民手中,但此后,监察部门开始介入,要求发放物资必须持盖有当地政府公章的信函,发放流程也严厉起来。”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你是要保证效率还是遵守规则?”针对政府和红十字会救灾物资发放存在的问题,上述四川省政府驻留双流机场的官员评价说。他同时也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我反正是本着自己的良心做事。” </p>
7#
发表于 2008-5-26 18:25:0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axcode-quote"><b>以下是引用<i>Daffi</i>在2008-5-26 11:13:00的发言:</b><br/><p></p>您是70后的?&nbsp; 60后的?&nbsp; 还活在文革中么?</div><p></p>应该比你大多啦,呵呵
8#
 楼主| 发表于 2008-5-26 19:04:0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axcode-quote"><b>以下是引用<i>Daffi</i>在2008-5-26 11:11:00的发言:</b><br/><p>觉得 <strong><font face="Verdana">dhdlorent 你真的离中国的实际太遥远了....&nbsp; </font></strong><strong><font face="Verdana">如果你真的在做事, 可能你的这些无意义的言论会少一些.&nbsp; </font></strong></p><p><strong><font face="Verdana">"左派"和"右派", 原来现在还有人在做这种无聊的划分.&nbsp; 但即使是偏"右派"的胡适之, 也曾经说过, "多研究些问题, 少谈些主义."</font></strong></p></div><p>拜托, 脑子清醒一点,好吗? 这文章是我转贴的, 不是我写的.....</p><p>再说, 这种划分虽然是简单了些, 可基本上可以代表两种看问题的角度, 这个没什么不好的呀. 难道都成一派就好了???</p><p>发表言论, 阐述观点难道就不是做实事了, 非点去挖人才叫做实事? 我们不正是在研究问题吗????</p>
9#
 楼主| 发表于 2008-5-26 19:49:00 | 只看该作者
<p>另外补充一点, "左"和"右"的划分不等于"对"和"错"的划分. 谁都不是完全正确或完全错误, 只不过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兼收并蓄才能思维全面.中国的教育习惯让人用二分法看事物, 可是这个世界很多的地方是"灰色地带", 这就是邓小平的伟大之处......</p>
10#
发表于 2008-5-26 19:53:0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axcode-quote"><b>以下是引用<i>dhdlorent</i>在2008-5-26 19:49:00的发言:</b><br/><p>另外补充一点, "左"和"右"的划分不等于"对"和"错"的划分. 谁都不是完全正确或完全错误, 只不过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兼收并蓄才能思维全面.中国的教育习惯让人用二分法看事物, 可是这个世界很多的地方是"灰色地带", 这就是邓小平的伟大之处......</p></div><p></p>也正有大批人因为这态度骂邓爷爷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所属分类: 小分队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8-20 05:3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