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1年3月第一次从朋友口中得知这个神奇的网站,到今天结束自己的13fall申请之路,CD和CD的朋友们给与了我非常大的帮助。CD在申友的圈子中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资料库和数据库,CD的一举一动甚至直接影响了某些学校商学院当年的行情和数据。更重要的是JJ团队的协同力量已经彻底改变了中国人对G的本质的认识。本人仅在这里感谢那些为CD的壮大做出过不懈努力的人们!谢谢你们精心整理JJ和整理各种录取者的背景资料,这些资料为中国人才培养和输出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为华人世界赢得全世界人民的尊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然CD网的诞生也让很多申友产生了困惑,例如各种低分飘进美名校的事实让一些申友(也包括lz自己)产生了幻觉和冲动。如何合理理解CD网,如何正确利用CD网的信息成为摆在广大CDers面前的一大难题,lz自己总结出一句话:和成功者的相似并不一定使你离成功更近一步,但从失败者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一定能使你离失败更远一步。因此CD网上令lz受益最大的不是高富帅白富美的汇报帖,而是那些第二年甚至第三年reapply的经验贴。
回到正题吧。背景和签名里还是差不多:211,710(5.0),105,89/100,3.86/4.00,水科研2个,数模赛2个,社团活动n个,志愿者n个,实习:中行总行,CICC(wm),券商(IBD),IT公司(打酱油)。 Ad:fordham(msgf), rpi(msqf), ppd(msf), jhu(msf),Lehigh(msaf), imperial(rmfe),wustl(double) Rej: Rochester, brandy, vandy, duke, CBS,case Wl: lse,maryland Pending: usc(mfe) 对于lz自己来说申请结果不太理想吧,离预期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分析主要原因是申请的时候lz几乎把全部精力投入到IBD实习中,每天累得跟狗一样,无周末节假日,所有essay和ps都是直接用的中介帮我写的,到十一月中收到截止日期早的那些学校一封封直拒的时候才突然发现自己的战略性失误,自己认认真真改了一遍自己的essay,又看了几篇范文,才申请了之后的学校。所以奉劝各位,一定要把握住申请这段时间,认真改essay,不要因小失大。
所以申请经历也算是一个trade-off吧,实习虽然特别累,也打乱了申请的节奏,但是从身边一些有过wall-street或者mnc经验的人身上学到的东西非常多,也看到了很多国内top4毕业生中的佼佼者的风采,收获颇多。
同时祝愿考研的孩子们尽快拿到北清人复的offer,当然,其它也ok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