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50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管理学教授的二十一条戒律(ZT)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8 05:41:00 | 只看该作者

一个管理学教授的二十一条戒律(ZT)

偶得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许德音副教授最近的一篇文章,觉得很有意思。许教授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舒力克商学院战略管理专业,是国内商学院中从北美商学院博士毕业之后直接回国从助理教授做起的少数几位学者之一(据我的了解,可能是第一位)。

显然,许教授力图借“戒律”这样严厉的措辞来纠正一些国内对于商学院MBA教育和商学院研究的误区。虽然言语间显得狂妄了一些,部分举例有所欠妥,但还是清晰地指出了很多人云亦云的错误观点。

和他相比,我还是一个没有入行的门外汉。不过,字里行间,我却读出了一个严肃地热爱着自己事业的学者对于世俗观念的无奈。期望等我毕业的时候,这种无奈能少一些。

一个管理学教授的二十一条戒律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 许德音  


  不要问我怎样管好你的公司。我是在给不同背景、不同行业的学生讲管理课程,不是在给你个人做咨询顾问,不是为了解决你的具体问题。正相反,我还期待着你与其他人分享你的经验,为课堂讨论做出贡献。让我讲的普适性理论和分析框架为你自己所用,是你份内的工作;能从同学所描述的案例中有所领悟,是你个人的造化。

  不要抱怨管理课程代价高昂。要知道学管理是投资,请咨询却是消费。在商学院学到的理论思想、分析工具、管理技能,是别处无法替代的。我们唯一做不到的,是给你直接的管理经验(虽然我们一直在努力地制造模拟经验,比如通过案例),所以请你在有了足够的工作经验之后,再来经受思想的洗礼。

  不要期望听了我的课,你就能马上发财。我所讲的要旨,是如何确立企业的长期定位和持久竞争优势。我的办学目标,是训练未来的领袖人物。你如果急功近利,只能失望而归。

  不要指望不动脑筋,就能学到管理技能和思考方法。最不愿见到的是那些口口声声要教授多讲案例,自己却连案例内容都未熟读,更遑论仔细分析的学生。这样的学生,你就是讲再多的案例,他也只当是在听故事。但听管理学课程却不同于听故事;它要求你在思想上参与挑战。

  不要忘记商学院是大学的一部分,不是一个职业培训学校;MBA是一个学术性学位项目(academic degree program),不是社会上以讹传讹的什么职业项目(professional program),中外皆然。

  如若不信,可以去看看像沃顿和伯克利—哈思这样的商学院主页。所以你不是有钱就能进来;你得参加入学考试;你有义务遵守一般的学术规范,包括不要写错别字、不要从网上抄袭;我们还要教你商业法律、伦理和环保意识。

  不要因为自己的管理经验而沾沾自喜,真正的领袖更需要思想与远见。世界上没有一个企业比美国政府更复杂庞大,但一个有了四年经验的在任总统却可能被一个毫无行政管理经验的新手所取代。我们正是要教会你跳出经验的盒子来思考。

  不要真的以为自己很懂管理。我还很少碰到过真能搞得清什么是战略、什么是核心竞争力这类基本概念的中国企业家。

  不要对我说因为我没有管理过企业,所以就没资格教你。一个好的导演不一定要自己会演戏。否则的话,小演员只能跟大明星学,而你只要做老板的跟班就行了,还来商学院做什么?

  不要以为我们做教授的远离所谓的管理实践。我们那些真正在做理论性工作的同事,无不是基于最真实的企业数据和资料。如果你觉得我们所教的理论与你的具体实践不符,可能正是你应该学习理论的原因:就算你个人有四十年的工作经验,与人类至今的管理知识相比,也是十分有限。我们所做的,正是要把你没看到过、没想到过的教给你。

  不要动不动把理论分为中国的和外国的——要知道竞争已经越来越不分国界了。

  不要无端地指责我们没有创造出适合中国企业的理论。好的理论都是基于好的企业实践。现代企业出现了好几十年之后,世界上才有了现代管理学理论。想一想你的企业才多少年,够不够我们写一本中国式的《基业长青》?

  不要对管理学教授的学术水平说三道四。你可以告诉我你不爱听谁的课,你甚至可以宣称所有的管理学家(对你来说)都是废物,但是在这群“废物”里谁高谁低,却轮不到你发言——这份发言权是留给我们同行的。就好像作为社会学家的丁学良从学科角度批评整个经济学界,是完全“合法”的;但他却不敢说出谁是那五个合格的经济学家,因为只有经济学家们自己的同行评议才有足够权威选出那五个人来。

  不要听经济学家的话——他们只会为政府出谋划策。在他们的眼里,只有GDP增长、行业政策,而且最好所有企业的利润都是平均的、“正常”的。作为企业家、经理人,你的作用在他们眼里渺小得微不足道。

  不要称我为经济学家,那决不是恭维我。我很满足于管理学家这个头衔。让我来教你怎样使你的公司与众不同。

  不要叫我许先生;正确的叫法是许教授、许博士。称呼别人的荣誉性头衔是一种美德。不管其他教授、博士如何,我却很珍惜自己这身羽毛。

  不要想我会叫你张总或李总;这对我们双方都是一种贬低。

  不要告诉我你是某某大学的名誉教授,甚至是个博导。只有我这样受过多年寒窗之苦和专业学术训练的人才真正有资格做教授。西谚云:若其状如鸭,声如鸭,行如鸭,则其必为鸭矣——披上什么外衣都没有用的。

  不要胡说什么一气呵成的博士都是低智商的。迈克尔·波特也是一气呵成读到博士,却成了企业战略的教父。何况,你的公司要那么多博士做什么?如果是搞管理,管理学博士本来就不应该是做企业的,MBA就够了;如果是搞技术,你真觉得本科生比博士生强吗?只能是你的评估体系有问题。

  不要妄言我们的MBA毕业生只值两千元一个月;问一问你的公司配不配我们的学生。

  不要人云亦云地散布MBA无用论。中国还没有MBA的时候,国外就早有了这样的论调。但商学院却越办越成功。

  不要轻信将来做企业也能像过去赚钱那样容易。暴利的时代已经过去,管理的时代即将来临。不管你过去有多成功,在你把公司交给儿子以前,让他先来念一个MBA。

沙发
发表于 2006-6-29 13:16:00 | 只看该作者

不敢苟同许教授,或者准确叫许副教授的言论.

"世俗"的很多言论,往往也蕴涵了不少真知灼见,就象很多矿藏.

即便是要去"世俗观念"之糟粕,也不必把自己的言论搞得一样"世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6-7 16:0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