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063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3-9-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原创]9.8 德国慕尼黑JJ
题型:49/20/44 成绩:23/10~28/27 听力: lecture: 1. 太阳系行星的题目(参考以前的JJ):金星、水星等靠近太阳的行星具有高密度(high density)和体积小的特点。它们的主要成分有金属。而木星、土星这些离太阳比较远的行星则是巨行星(有题:低密度的行星叫什么?giant planet),他们的特点是密度小体积大。行星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特点跟太阳系(solar system)的形成过程有关。太阳系最初是一团尘埃(dust)和气体(gas)(有题)。然后随着旋转,比重较大的物质,比如金属,被吸到中心,而比重小的物质则分布在旋转体的最外层。但是最近科学家在一个别的星系里发现,巨行星运行在距离恒星较近的轨道上。从而与经典理论产生了矛盾。但是,有科学家认为这个巨行星可能是在形成以后才慢慢移到距离恒星较近的轨道上的。 2. 关于两种诗(poetry)的修辞方法(参考以前的JJ):头韵(alliteration)和拟声(onomatopoeia)。Alliteration的特点是一句子里大多数单词的开头辅音是一样的。教授举了一个例句。整个句子很长,没听懂句子的意思,所有的单词不是以s开头,就是一sh开头。Alliteration能强调句子所要表达的内容(有题)。Onomatopoeia就是使用拟声词。注意拟声词的作用只是模仿声音,是没有具体含义的(有题)。很多人把一些本身有意义的跟声音有关的动词归为拟声词。进而,把一些诗句错误地理解为使用了拟声手法。有配对题给出三个句子,要求找出使用上述两种修辞方法的两句句子。 3. 关于海浪的(see wave)的两种成因(参考以前的JJ): 海浪预测的两点重要意义:第一、海边饭店旅馆的选址;第二、忘了(有题)。第一个成因:海风拂过海面形成海浪。海浪的大小与风速有关。当海风停止时,海浪继续向岸边推进。第二个成因是暴风雨(storm)。暴风雨就是在洋面上突然剧烈的降水。教授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说明暴风雨是如何产生海浪的。向池塘(pond)里扔一块石头,石头入水的地方掀起一朵水花,涟漪向四周荡去(有题:教授为什么要举这个例子?)。如果同时向池塘里投两块石头,两组水波则形成干涉现象(参见高中物理书)。同样道理,如果在海上有好几个暴风雨,海浪就会因为干涉现象而产生复杂的样式(pattern)。这样就加大了预测海浪的难度了。
4. 化学合成(chemosynthesis):科学家们在很深阳光照不到的深海找到了海洋动物。这里没有绿色植物或微生物(通常是食物链的第一结),因为在这里没有阳光,根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那么这些海洋动物是如何得到食物的呢?继而,科学家发现这些海洋动物吃一种微生物(microbe),这种微生物能进行一种所谓的化学合成(chemosynthesis)。与光合作用不同的是,化学合成不依赖于阳光而是从海底火山发出的地热中吸取能量。
5.一堂社会学的研讨课: 教授说根据一份调查资料,在大量对从事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大学毕业生中只有很一部分人最终成为了科学家。然后一个MM和一个GG各分析了一个因素。MM认为是家庭因素,具体来说就是家庭成员的影响,比如父母不希望孩子成为科学家。(教授补充说家庭因素是一个原因,但只是次要原因)。GG认为是教育因素(不确定,有点记不得了),又分析了一番(考了关于两种因素的双选)。然后教授说,在六七十年代,科学事业在美国蓬勃发展,比如阿波罗登月计划,这些事件极大得鼓舞了很多青少年立志成为科学家。于是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很多与科学相关的专业变得很热门。但是之后社会的热潮又转向商业。所以很多有天赋的学生没有成为科学家,而去从事别的职业了。
6.一堂建筑学课(参考以前的JJ): 美国的一个建筑师造了一栋别墅。风格是完美地融入大自然。别墅建在一个天然瀑布的边上。在屋里看不见水却能听到(can’t see it, BUT can hear it)。在建造的时候使用了两块巨石,为了更好地融入大自然。建筑师参考了日本人的风格,即屋子的院子和外部风景有机的融合,例子是使用到的玻璃幕墙(glass wall),使人在院子里也能看到瀑布。然后女教授打趣地说,屋子的缺点可能就是当水流大的时候会比较吵。
长对话(参考以前的JJ): 1. 一个男生跑到办公室跟教授理论:“说我的期中考试(midterm)是76分,所以我的期中成绩应该是C,而我却得了一个D。” 教授翻了翻纪录说:“我布置的8次作业(assignment)你就交了2次,而且成绩很差。所以给你一个D。” 男生又说:“那么我能不能现在补做(make up)。” 教授说:“我在开学第一堂课上就宣布过了,作业必须及时交。你补做没用。过两天有一个测验,分数是算在总分里的,要是能考好,会提高你的成绩,我可以帮助你复习。希望你能回到right track上来。” 2. 数学系的MM最近正在给数学不好的高中生补课。 GG说:那对你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 MM摇头说:自己懂和教别人是两回事。必须至少达到两倍的熟练程度,你才能教会别人。 GG说:我是历史专业的。我挺想去教高中生历史的。时间安排上是不是flexible。 MM摇头说:只是在after school time。(有题)
阅读 1.五十年代曼哈顿的建筑风潮,单词enhance=improve 2.从preindustry转到工业时代的美国,单词pace=speed 3.古埃及house的特点 4.日全食,单词silhouette(剪影,轮廓) 作文 The most important animal in your country. (Panda)
临场: 听力:与很多前辈不同,因为事先看了N多JJ,我听力考得挺爽的,几乎没有听不懂的段子,特别是那个关于两个诗的修辞手法的段子。前人的JJ说那个段子很难像天书,实际听下来觉得还可以。但是我实在无法理解为什么听力成绩还是这么低。可能是一开始Part A部分的短对话听得太烂了。听力的语速相同,但是lecture长了很多。一定不要溜号。就算溜了也要很快回来。如果你不会因为lecture太长而走神的话,难度和PP一样。 语法比PP的难,对速度要求当然随着难度的增加也有所提高,要掌握好节奏。我就是因为三道题卡住了,浪费了不少时间,最后还差点没有做完。
阅读的时间非常充足,不过我还是建议不要做的太慢。因为多下来的时间可以用来检查。相反如果做的太慢话,会越做越慢而影响情绪。机考阅读是要比笔考难一些。有些证据不是很明显的并且比较分散。而且,某些题会带有非常具有迷惑性的伴随选项。就比如说今天的那篇埃及房子的文章。第一题是主旨题,C选项是houses of ancient Egypt, D选项是villages along the Nile river。文章里提到了尼罗河的淤泥并且大量提到了村落,但是文章中所提到一个村落好像是建在山谷里的。我一开始选D,后来改成C了。到现在还是不太sure。因为我觉得阅读没有必要看JJ。也不知道这个段子有没有考到过。
总结: 我非常同意弹簧兄的意见:JJ要看就多看几个月的。不过我只看听力的JJ。我一直从9月份看到2月份的。其实看JJ是越看越省力。因为生的段子会越来越少。另外,关于阅读的JJ我不能多写,怕误导观众。反正,考场上有的是时间,把拿不准的题目的号码记在脑子里,全部做完了之后再回过来,仔细推敲一下。 我复习TOEFL花了很久,至少5个星期。但是,一开始不知道机考和笔考有这么大的区别,复习时候用的都是笔考的材料。在上个星期才刚发现ChaseDream,当了DeltaKey但是只做了一套。PP的两套题也是昨天和前天刚做的。所以今天在写JJ的时候都有点搞不清,哪些题是PP里的,哪些题是今天考的。我两次作PP的成绩和今天成绩都是一样的,各个section的成绩不同,但是总分相同。证明PP的确是蛮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