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330275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8-2-2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昨晚接到ND招生官Stephanied的电话录取通知,申请季也几乎算是圆满结束了。今年我的申请主要是以BA为主,在这里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我了解到的学校信息并分享申请心得。因为本人能力有限,基本策略是T1.5-2的项目保底,冲刺T1,目标T0-1的大佬们请无视我的文章,阅读它只会浪费你们的时间。
这个申请季我一共收到了以下offer:
BA: USC/ND/WUSTL/UR/Brandeis/BU/CRWU/RPI/JHU
会计:WFU(录取后转专业为MSA-MSBA连读的ILP)/BC/UIUC/UCI
因为本人志向不在于成为一名会计,所以没有过多关注MSA项目,接下来我着重讲一下我关于BA申请的感悟。
【申请准备】
1. 选校
选校请务必自己好好研究,不要盲目依据中介或者顾问提供的清单。可以多浏览CD或者一亩三分地这样的论坛,关注大家关于选校的信息。有很多譬如UMN、ND(full-time)这样相对冷门的BA项目值得大家尝试,此外一些类BA项目,比如CMU-BIDA,哥大QMSS质量也非常高。目前国内很多中介的顾问其实并不了解,他们只能推荐一些知名度较高的项目,这样的项目申请要求往往水涨船高,或者性价比比较一般。
2. 标化成绩
我准备的是GMAT、TOEFL,申请中确实出现了因为项目要求GRE而无奈不能申请的情况,而且这些项目大都是比较tech的好项目,所以建议申请BA的各位报考GRE。
3. 申请冲刺项目的心态问题
很多T1项目都有拒绝各种大神申请的传闻,但也请大家注意,不少T1项目也会因为注重项目Diversity而录取一些软背景比较丰富的同学,即使他们的硬实力相比其他录取的同学稍显劣势。所以如果大家有非常喜欢的高难度项目,请放心去准备,大胆地争取。
4. 文书
我的文书很一般,文采方面没有任何可圈可点的地方,我喜欢用朴实的清晰易懂的语言叙述自己过去的经历。我对申请文书的见解是“美人在骨不在皮”。大部分的中介或者顾问,因为对行业不理解,大概只能从事“画皮”的工作,这固然聊胜于无,但我觉得真正能打动AO的,是文书中表现出的申请者的实力。
5. 申请投递时间
今年很多BA项目的招生节奏都有很大问题,比如WFU、BU。不同申请轮次的门槛和难度有显著差别。因此,建议大家申请项目之前,先做好关于各个项目招生节奏的调查。比较宽泛的建议是,在自己的申请材料准备充分的前提下,越早投递越好。
6. 申请背景
首先是标化成绩越高越好,再高都不嫌高。近几年看着学长学姐和自己的申请情况,明显觉得大家的标化成绩都在提升,学校的申请要求,在标化成绩这一块,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了。三维一定要尽全力刷高,你永远不知道和你一起申请的人有多么变态的三维,即使我个人感觉这有一点内卷化的意思。其他的申请加分项,重要程度就因学校而异了,但总的来说,海外交换经历、数据相关实习、数据相关研究经历和比赛成绩都很有吸引力,有些学校还可能会关注业余爱好之类的。
7. 留美就业
疫情对美国的社会大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很多公司目前似乎已经停止招工了,这对所有学校的career center都是个挑战。很多学校的精品项目最大的竞争力在于他们的career service,希望大家目前在选校前,重新对学校career service的能力进行评估,如果学校的career service无法应对当下的挑战,并不能为毕业后的自己提供有效的帮助,那么或许选择一个国内更有影响力而且时间更长的项目是更好的选择。
【学校和项目信息】
1. USC
项目评价:菜鸡如我,没有资格评价这个项目。只是项目不能defer在今年这个大环境下有些让人焦虑。
申请心得:申请过程中也没有得到什么明显的心得,这个项目以商科学生为主,不知道是招生办有意为之还是工科学生基本不申请。申请被defer的同学不要紧张,这真的只是AO看不过来,不是什么waitlist,安心等待就可以。
申请感受:可能是因为每年收到的申请太多,USC并没有让我感受到很多人文关怀(相比ND、WFU和UR)。但是目前项目管理人员已经在给所有校友发邮件帮助目前这一届学生找实习了,邮件内容言辞恳切,充满了对项目内学生的关切。
2. ND
项目评价:十个月的项目,ND的教学质量绝对没有问题,校园环境非常好,校园文化的话,申请群里在读或者毕业的学长学姐都有非常积极的反馈,让我对这个项目很不舍。学费相当便宜。课程设置我觉得还是比较tech的,但是有在读学生反应有些偏business。根据校友和在读学生的反馈,ND的career service相当好,疫情爆发前就业情况出色,6月份毕业的同学目前已经有30%找到工作(但受到疫情影响,今年的就业报告数据估计不会好看)。值得注意的是,今年ND的项目扩招了一倍,就业资源从之前我听说的就业导师和学生一对一变成了两个学生共享一个就业导师。
申请心得:简历关没什么心得,面试时间长,一般来说要50分钟左右,但面试时间和录取结果没什么关系。AO也相当重视面试,一定要好好准备。个人感觉他们喜欢商科和工科复合背景的学生,在和Stephanie的交流中,她表示他们对我既有商业相关又有数据相关的多样化实习经历很满意(但也有可能是套话,谁知道呢)。
申请感受:一个字,好!充分展现了ND对每个申请者的关怀和理解。
3. WUSTL
项目评价:十八个月的项目,项目本身真的相当好,工学院和商学院合办的项目,满足大家tech的欲望。虽然培养计划只有37学分,但AO明确告诉我,选课选到51学分前是免费的,可以放心大但的选CS或者DS相关的课程。第一个学期会有很大一部分课程是网课和实验室做实验结合授课,确实是因为人太多。但我认为这对教学质量影响不大,在读学生对此的反馈褒贬不一,但多数比较积极。但这个项目的短板也很明显,学校地理位置不好,项目人多,基本上都是中国学生,就业资源有限。官网迟迟不肯公布最近的就业报告,我从侧面了解到,目前12月份刚毕业的那一届学生(120人学生),留美就业率大概在50%,学长学姐表示如果积极networking,努力提升自己能力,留美机会还是很大的。目前在读这一届学生(250人左右),有学姐告诉我,当地的暑假实习,也是基本一半人能够找到。学费比较贵,8.7w,但十八个月的项目,也可以理解吧。
申请心得:招生节奏有很大问题,R1录取群里才几十个人,R2突然发了接近600个录取,不少R1被WL的同学R2也转正了。有不错的三维,文书别翻车,机会就很大。
申请感受:同一个项目的学长学姐、学生大使都非常热心。招生官Shannon也很有人格魅力,回答问题相当细致,但因为人太多了,邮件里的信息偶尔会有小错误。项目本身的话,尽管课程质量很高,因为R2实在是发了太多录取了,给人一种无情的offer机器的感觉。
4. WFU
项目评价:录取难度听说R1比R2低。项目最大的亮点是留美就业率相当高,薪资按照当地消费来看也比较客观。项目教学质量同样很好,往年项目时常因为不够tech让人比较膈应,录取群里感觉也是纯商科背景的同学多一些。今年项目改革了,加了一些机器学习相关的内容,编程会更加侧重R语言,但似乎Python正课还是不教,课后有学习小组自学。录取群里的氛围非常好,大家都友善包容,但是部分同学对待其他项目看法比较主观,希望不要被群里的讨论带跑偏。
申请心得:尽早申请。我一开始是申请的msa,没什么特别的心得。
申请感受:和ND一样,一个字,好!错过deposit ddl两个月以后,wfu还是给了我一次反悔的机会,这让我对这所学校的好感度陡然增加。
5. UR
项目评价:可以延长到16个月的项目,有大把时间relocate到其他地方找工作。项目相比WFU更加tech,就业应该是比WFU差一些,但就业数据也是相当可观的,留美率好像有76%。
申请心得:面试中感觉他们偏爱有数据和编程工作经验的学生,面试不是海面,早申请,稳一点过面试就基本能有offer。
申请感受:不错。和wfu一样,decline offer很久了,还是给了我一次反悔的机会,这让我对这所学校的好感度陡然增加。
6. BU
项目评价:十个月的项目,看课表感觉相当tech,印象很深的是有整整6个学分教machine learning。此外,项目有很大比重的modeling相关课程。项目比较新,学费相对而言比较贵,大概7.4w。就业数据未知。
申请心得:不知道是不是R1人已经招的差不多了,第二轮投递的大多数同学都被WL了,不知道明年会不会改变招生节奏,希望大家还是尽快赶在R1投递。
申请感受:说实话不太好。学校的正式offer还没到,催我交deposit的邮件已经来了。在收取高昂学费的同时,奖学金方面对陆本学生几乎一毛不拔,但好像有美籍华裔收到7.2w奖学金(如果本尊看到,无意冒犯)。我是个即使知道自己很菜,也非常倔的人。BU这样给奖学金,我无法接受,去这样的项目,感觉心里很膈应。唯一一个deposit ddl之前很早就被我主动decline的项目。
7. RPI
项目评价:理工类院校开设的项目,数据分析方面的课据说非常硬核,之前的学长说,教授会在machine learning和data mining课上讲解算法的数学原理,如果一学期内同时修读machine learning和data mining,商科学生可能会跟不上,这深得我心。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理工学院,项目也有一些的商科相关课程。不少学长学姐告诉我,学校有内部政策让学生从BA转到IT专业(内有data science track),我写邮件和学校的AO、program manager询问过这件事情,但得到回复都是他们不知情,学长们也说今年开始政策收紧,不知道还能不能这么操作了。最近两年据说就业情况不乐观,学生毕业回国就业比例很高。
申请心得:没收到面试不要慌,很可能无面录。
申请感受:感觉AO都是一群工科直男,做事不拘小节,回复消息言简意赅,但人都很好。
8. JHU
项目评价:给奖学金很大方,Carey的文凭在国内是否好用,众说纷纭。项目中国学生比例很高,课程整体偏商科。招生办对中国学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项目的人数大概100多人,也可以接受。
申请心得:类似WUSTL,三维达标基本就稳了,但门槛比WUSTL低。
申请感受:虽然AO对中国学生非常关切,deposit ddl之前会亲自写邮件来催我交deposit,但我总是有种怪怪的感觉。
9. 其他项目没怎么仔细了解过,略去不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