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227148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6-8-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先奉上大家最关心的数据,国内211本科,GPA3.8,4年工作经验(consulting+ financial service),G740,T108。客观的说,我的背景没有硬伤,凑合的学校,刚好及格的GT分数(M7申请人推荐配置750+110),虽然是feeder(指MBA惯常招生的行业/公司)但竞争异常激烈的consulting + financial service两个行业。但作为一名纯大陆背景(大陆护照+大陆学历+大陆工作经验)的男性(划重点)申请人,这样的背景并不足以支撑我拍着胸脯保证自己能拿到M7甚至S16的offer。同样处于申请鄙视链底端的某位亚男(亚洲男性,MBA申请人自嘲专用术语)朋友曾笑话说:如果今年申请不上,明年得考虑换个性取向,否则AO一个filter就把自己的申请给过滤掉了。
虽然朋友只是一句玩笑话,但大陆申请人的难度的确远超很多人的想象。简单测算一下,每所M7能给大陆护照持有者发出的offer数量粗略估计平均在20-30个,而每所学校的大陆申请人都有数百人,再加上申请过程中马太效应显著,大量牛人手握多个M7 offer备选,因此平均下来每所学校的录取率均为个位数,像Stanford这种人人都觉得“我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我和Stanford非常fit,我一定要申请试试”的大众情人校录取率更可能低至1%。如果你只是在工作里有那么一两次fast promotion,抽出三个月的时间参加了一次公益咨询的项目,业余爱好也仅限于KTV麦霸这种水平,你又如何跟那些创业成功被收购,坚持业余时间做公益长达十年,还曾经登上过国际舞台一展歌喉的申请人(相信我,他们都现实地存在着)去争夺那有限的席位呢?
虽然在这激烈的竞争中并没有所谓稳操胜券的short-cut,然而基于一些原则和方法,我们可以把申请成功的概率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过往一年中我和近20位申请人有过深度接触,详细了解过他们的背景和申请过程,基于他们的经验和我自身的体会总结出了一些普适性的申请原则,供大家探讨。
【认真思考why MBA】
或许这是全文里最鸡汤的部分,但还请你耐心地读完。对于很多非feeder行业(譬如在传统制造业做供应链管理)的人来说,MBA意味着一次重新选择职业路径的机会,他们可以在毕业后加入投行等商学院精英扎堆的行业,实现从工科男到金融男的华丽转身。然而对很多pre-mba就已经在MBB这样feeder行业顶尖公司的人来说,期待MBA能给他带来一次职业发展质的蜕变,或许是不够理性的,因为他们所处的平台和经历足够帮助他们去到几乎所有想去的地方(部分职业目标或许要通过不止一次的跳槽和长达数年的经验和技能积累才能实现),他们完全没必要放弃百万年薪和国内良好的发展机会去美国念书。
诚然,MBA台面上最大的作用是职业发展助推器,但它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此。有人期待MBA帮助他结识更多朋友,机缘巧合下或许能遇见自己的另一半。有人期待利用这两年时间好好度个假,从繁忙的工作状态抽离一下。有人期待能在大洋彼岸追寻新的生活方式,发现全新的自我。有人期待能通过MBA争取留美的机会,最终实现移民……
虽然所有申请人在essay和面试中提及的why MBA永远是“为了追求我长远的职业梦想,我需要MBA帮助我进一步提升管理能力和构建人脉网络”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但对很多人而言,台面下这些personal的原因才是支撑他们走完整个申请的重要精神支柱。它可以很宏大,也可以很渺小,甚至可以很幼稚。但一定要有inner drive,才会让你在改essay到第20版的时候,还能有把全文推倒重来的勇气。
对我而言,MBA首先是我职业发展重新洗牌的好机会。由于目前这份工作的限制,我通过跳槽直接去到理想公司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是我念书的很大一个动力。更重要的是,高考发挥不佳再加上志愿填报的失误导致我和dream school擦肩而过,成为了我人生的一大遗憾。时至今日我都还偶尔梦到重回高考考场,然后满头大汗地从梦中惊醒。因此从本科时我就默默地把上名校纳入了一定要达成的人生成就之一,期待能在MBA阶段圆自己的名校梦。你看,哪怕是虚荣心这种东西,只要你善于把控,也能变成MBA申请的有效驱动力。
【永远不嫌早】
很多人总觉得申请无非就是两场标准化考试、两篇essay和两封推荐信的事,花不了多少时间准备,因此总是一拖再拖,到后来才突然发现,GMAT来不及刷到理想分数,TOEFL小分没达到学校要求,essay开始动笔才发现由于self-reflection不够以至于根本写不出有深度的文字,推荐人突然消失差点miss ddl,网申表格里居然还有mini essay……就我周遭的经历来看,有GMAT一战750的牛人三刷TOEFL才到109(HBS建议申请的最低分);即使GT都顺利出分的朋友,也可能会在构思career goal上卡壳一整月;突如其来的分手可能会让你十天半个月都不想动笔写essay(此处本人可以现身说法)……你永远不知道申请路上的拦路虎会出现在什么环节,因此所有的ddl请自觉靠前设置。即使你不申请CBS的early decision,也请按照8月份要进入写essay的节奏来备战round1,这样即使你没来得及在round1提交所有学校的申请,也还可以在round2的时候迅速弥补上。
就我自己来说,我大概一年前就开始了申请的准备工作。17年春节后先参加了一些申请中介的线下活动,对MBA申请有了一个整体认知,之后便开始备考GMAT。不过自诩考霸的我在5月中旬一战就遭遇了滑铁卢,只好迅速调整心态,约了3周后二战,终于在6月初二战和GMAT分手,开始复习托福。然而祸不单行,8月的托福一战以写作偏题导致小分不忍直视的结局结束,不得已9月初二战才分手成功。在备考托福的同时,我也开始系统梳理自己过往的人生经历,构思我的职业发展目标,完成选校。正式开始动笔essay的时间已是8月,以至于没能实现round1就提交全部申请的原计划。不难看出,我对自己应试能力的盲目自信是导致GT都出现了分手失败进而拖延进度的主要原因。又由于托福下半年考位紧张,一直都报不上名,整个时间表再次后移。有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不能同时准备GT或者准备托福的时候同时动笔写essay。相信我,任何一门标准化考试都不如你初想的那么简单,模考一次看看自己惨不忍睹的成绩基本就会打消你multi-tasking的想法。一言以蔽之,申请的准备工作再早都不为过。
(为防止沉帖,还有两条更为重要的原则设定为回复可见了,谢谢大家理解)
【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大多数人接触MBA源于对个别学校的执着,譬如大家从小就人手一本的《哈佛女孩刘亦婷》让HBS成为大多数人必须申请甚至唯一想入读的商学院。尽管HBS class size远超一众商学院,但每年能给到中国学生的份额依然是很少的,竞争激烈程度无需多言。然而除了竞争激烈外,申请过程中的系统风险是很多人完全没有意识到的。
CBS的AO曾总结过一个10-7-3-1的原则,也就是说10个申请人里有7个其实是符合他们要求的,但他们只会邀请其中的3个来面试,最终只发1个offer。如果说3进1的环节还能用“面试之后发现fit程度不够高”来解释,7进3的环节真的就跟“把一沓简历对着风扇一吹,没被吹走的那几份就录了吧”没太大区别。这就是我想说的系统风险,也就是每个学校的面试邀请和offer发放都带有一定的随机性。毕竟对AO而言,确保从4000人里录取400个合格的申请人就好,并不是非得录取前400名的申请人(何况还要考虑到yield rate,这个操作根本不现实)。因此,“xxx package没我好,TA拿到了offer我连面试都没有”的情况即使发生也并不稀奇。
对申请人而言,只有通过多申请几所学校的方式来尽可能降低每所学校都不幸被筛掉的厄运,从而降低系统风险。按我周遭朋友的经历来看,大多数申请人至少需要申请4-5所学校以保底能拿到offer,对部分申请人而言可以考虑申请6-10所学校来进一步确保理想学校的命中率。不过不得不提的一点是,一定确保自己申请的学校是拿到offer后一定会去的,千万不要为了追求所谓的保底而申请拿到offer也不会去的学校。要知道多申请一所学校的边际成本不仅是250刀的申请费,大量的隐形成本才是大头,光是了解学校(包括参加info session,network在校生和校友,查阅官网,看student blog或者学校youtube账号,甚至campus visit等等)这一件事就够得忙了。
就我经历过的面试(3所M7+2所S16)来看,前辈们总结的面试就有大于等于50%的概率能拿到offer的结论其实并不靠谱,部分学校面试通过率(从面试到拿offer的概率)甚至可以低到10%(此处不点名),而面试后waitlist的概率更是有高达50%的学校(此处还是不点名)。有朋友犀利点评:The only certainty in the process is you won’t get in if you don’tapply. 足以见得申请是一件多么随机的事,一意孤行绝对是使不得的。
【为自己贴好标签】
对MBA申请有一定了解的申请人一定都知道,AO在评测申请人时往往从三个维度出发:academic(主要体现为过往学校、GPA、GT成绩),professional(主要体现为行业,技能,晋升情况,career switch,leadership等品质),personal(主要体现为课外活动,爱好特长,性格特点,commitment)。不难看出,MBA申请不是简单粗暴的GMAT分数比拼,而是对申请人全方位的考察。我亲眼见证了GMAT 790的牛人与所有M7都擦肩而过,也见证了GMAT 720的纯大陆背景申请人拿到S16里排名非常靠前的某校offer,足以证明MBA申请是整体package的比拼。
然而如果仔细研究,你会发现大多数成功的申请人package并非尽善尽美:有人从未有过知名跨国公司的工作经历,有人频繁跳槽整个career path十分混乱,有人工作太忙根本没有时间参与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有人的GT成绩低于平均分甚至低于学校建议的申请分数。而AO对这些瑕疵统统视若无睹,依然毫不犹豫地向他们抛出了橄榄枝。不难猜想,一定是申请人在其他方面做得非常出众,瑕不掩瑜,才赢得了AO的青睐。
既然package不完美是常态,且很多事情早已无法改变(如本科学校和GPA),那么申请人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扬长避短。除了在可以解释的范围内打消AO可能会有的顾虑外(如利用optional essay解释为何GPA较低或为何存在career gap),申请人更应该注重的是对自己package亮点的挖掘。可以是把个人遭遇和职业经历完美串联的长期职业发展目标,可以是坚持多年又成就卓越的课外活动,甚至可以是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这些亮点最终通过在简历、essay、推荐信乃至网申表格等材料中的反复出现、相互印证,最终为自己贴上1-2个标签(譬如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做公益咨询多年的志愿者、屡败屡战的连续创业者),让AO在读完自己package后能有深刻印象。始终要记住,差异化战略几乎是纯大陆背景申请人脱颖而出的唯一出路。与其面面俱到不如以点带面,只要有1-2个能戳中AO的卖点,你离offer就更近了一步。
再次以我自身为例,因为目前工作的原因,我有大量接触高科技领域早期创业公司的机会,这是financial service pool里申请人少见的行业属性。此外,我从大学期间持续至今的community service是我package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收到Kellogg电话的时候,AO特地提到对我community service的经历印象深刻,足以证明这条卖点是受到认可的。
最后的最后,感谢在整个申请过程中陪我走过的每一位朋友,是你们的鼓励和挑战让我能在长达一年的战役里收获了胜利(以及在分手后哭得撕心裂肺的时候还一本正经提醒我下一个学校的ddl)。特别希望能将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分享给大家(其实是做咨询以来养成的好为人师的坏毛病)。目前我已成为ChaseDream MBA申请mentor,如果大家有进一步交流的需求,欢迎通过mentor pool搜索“Fantazindy”预约我的咨询辅导服务。希望大家在新的申请季都能收获理想的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