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4227|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开国大将

[精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1 20:58: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开国大将

<BR><br />< align=center><FONT color=#6f4242></P></FONT><br /><DIV align=center><br /><TABLE borderColor=#7d4d2d cellSpacing=2 cellPadding=3 width="90%" align=center bgColor=#f8ddff border=9><br /><br /><TR><br /><TD>&nbsp;&nbsp;<BR><br />< align=center><FONT face=幼圆 color=#80571a size=6><STRONG>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开国大将</STRONG></FONT></P><br />< align=center><STRONG><FONT face=幼圆 color=#80571a size=6></FONT></STRONG><FONT color=#7d3d2d size=4>【资料】</FONT> </P><br /><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ff size=4>1、大将——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FONT></P><FONT color=#ff00ff><br />< align=center><FONT size=4><IMG src="http://xinxiu.blogdriver.com/xinxiu/inc/sddj001.jpg" border=0></FONT></P><br />< align=center><BR></FONT><FONT color=#6f4242 size=4>粟裕,他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全军首屈一指,<BR>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林彪。<BR>而他长期是以陈毅的副手身份指挥作战,<BR>建国后任过短时间的总参谋长一职,<BR>授衔时却不在这一重要位置上,<BR>而且他的资历只能够和罗荣桓相比。<BR>陈毅代表新四军和三野的元帅地位已定,<BR>粟裕只能委屈了。<BR>至于粟裕争当元帅的传说是站不住的,<BR>那是人们根据他的战绩和位列大将首席而产生的臆测。<BR>四八年中央军委曾计划将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BR>即苏北兵团扩编为华中野战军渡江作战,<BR>而将华野的内线兵团即山东兵团升级为华东野战军。<BR>这一计划本以明令发表,许世友、谭震林、刘少卿<BR>指挥的山东兵团已使用华东野战军的名义达三个月之久。<BR>而正是由于粟裕本人的反对,这一计划才撤销。<BR>同时,粟裕还坚决主张已到中原的陈毅继续兼职华野司令。<BR>可见,粟裕放弃了成为方面大军主官的机会,<BR>很难认为到授衔时他会再争执一番。</FONT></P><FONT color=#6f4242><br />< align=center><BR><BR></FONT><FONT color=#ff00ff size=4>2、大将——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FONT></P><br />< align=center><FONT size=4><IMG src="http://xinxiu.blogdriver.com/xinxiu/inc/sddj002.jpg" border=0></FONT></P><FONT color=#ff00ff></FONT><br />< align=center><BR><FONT color=#6f4242 size=4>徐海东,陕北方面的代表,<BR>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BR>红军长征时除了三个方面军外,<BR>还有一只独立长征的部队最先到达陕北,<BR>即红二十五军,徐海东是这只部队幸存的指挥者,<BR>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之后,徐海东任军团长。<BR>所写《西行漫记》中曾提到,<BR>蒋介石称徐海东为“文明的一大害”。<BR>由于在战争中肺部负过重伤,<BR>他在抗战开始不久后就已不能工作,<BR>一直处于疗养状态,直至七零年去世。<BR>陕北方面的代表人物刘志丹阵亡,高岗自杀,<BR>徐海东是这一派系中的最高人物了,<BR>而且他为人一向正直和善,与世无争,<BR>授他大将不会引起不平衡。 <BR></FONT></P><FONT color=#6f4242><br />< align=center><BR></FONT><FONT color=#ff00ff size=4>3、大将——黄克诚(1902-1986) 湖南省永兴县人</FONT></P><br /><P align=center><FONT size=4><IMG src="http://xinxiu.blogdriver.com/xinxiu/inc/sddj003.jpg" border=0></FONT></P><FONT color=#ff00ff></FONT><br /><P align=center><BR><FONT color=#6f4242 size=4>黄克诚,第四野战军的代表。<BR>他的战绩、资历与别人相比有值得商榷之处,<BR>但是他当时的职务是总参谋长兼军委秘书长,<BR>这一点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 </FONT></P><FONT color=#6f4242><br /><P align=center><BR><BR></FONT><FONT color=#ff00ff size=4>4、大将——陈赓(1903-1961)湖南省湘乡县人</FONT></P><br /><P align=center><FONT size=4><IMG src="http://xinxiu.blogdriver.com/xinxiu/inc/sddj004.jpg" border=0> </FONT></P><FONT color=#ff00ff></FONT><br /><P align=center><BR><FONT color=#6f4242 size=4>陈赓,第二野战军的代表。<BR>二野参谋长李达是三一年宁都起义才参加红军的,<BR>尽管军事造诣很高,但资历不足以为二野的代表人物。<BR>陈赓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均是中流,而他的名气甚大,<BR>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BR>著名的“黄埔三杰”中,蒋先云战死,<BR>贺衷寒去了台湾,陈赓是硕果仅存了。 </FONT></P><FONT color=#6f4242><br /><P align=center><BR><BR></FONT><FONT color=#ff00ff size=4>5、大将——谭政(1902-1988)湖南省湘乡县人</FONT></P><br /><P align=center><FONT size=4><IMG src="http://xinxiu.blogdriver.com/xinxiu/inc/sddj005.jpg" border=0> </FONT></P><FONT color=#ff00ff></FONT><br /><P align=center><BR><FONT color=#6f4242 size=4>谭政,当时任总政治部主任,<BR>与元帅中罗荣桓的情况一致,<BR>是大将中政工方面的代表,<BR>同样意味着中国军队的特色,与派系平衡无关。</FONT></P><FONT color=#6f4242><br /><P align=center><BR><BR></FONT><FONT color=#ff00ff size=4>6、大将——萧劲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人</FONT></P><br /><P align=center><FONT size=4><IMG src="http://xinxiu.blogdriver.com/xinxiu/inc/sddj006.jpg" border=0></FONT></P><FONT color=#ff00ff></FONT><br /><P align=center><BR><FONT color=#6f4242 size=4>萧劲光,第四野战军的又一代表。<BR>海军司令的职务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BR>在所有元帅和大将中只有他在苏联进修过海军业务。<BR>在资历方面,只提一点就够了。<BR>当年江西苏区党内斗争中有一顶帽子以他的名字命名,<BR>叫做“萧劲光式的右倾机会主义”。</FONT></P><FONT color=#6f4242><br /><P align=center><BR><BR></FONT><FONT color=#ff00ff size=4>7、大将——张云逸(1892-1974)广东省文昌县人</FONT></P><br /><P align=center><FONT size=4><IMG src="http://xinxiu.blogdriver.com/xinxiu/inc/sddj007.jpg" border=0></FONT></P><FONT color=#ff00ff></FONT><br /><P align=center><BR><FONT color=#6f4242 size=4>张云逸,除粟裕外第三野战军的又一代表,<BR>几乎可认为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因他的资历而来的。<BR>大将中他的年事最高,是唯一参加过护国讨袁的。<BR>广西百色起义时他任红七军军长,<BR>在邓小平离队后他率红七军艰苦转战进入中央苏区,<BR>任红军副总参谋长。抗战和解放战争时<BR>他在华东方面的军职一直高于粟裕。<BR>叶挺任新四军军长,他任参谋长兼第二支队司令;<BR>陈毅任军长,他任副军长;<BR>华野成立,他又先后任过副司令兼参谋长。<BR>这些职务大将中无他人可比。</FONT></P><FONT color=#6f4242><br /><P align=center><BR><BR></FONT><FONT color=#ff00ff size=4>8、大将——罗瑞卿(1906-1978)四川省南充县人</FONT></P><br /><P align=center><FONT size=4><IMG src="http://xinxiu.blogdriver.com/xinxiu/inc/sddj008.jpg" border=0> </FONT></P><FONT color=#ff00ff></FONT><br /><P align=center><BR><FONT color=#6f4242 size=4>罗瑞卿,华北野战军的代表。<BR>他的军事业绩和指挥能力都很一般,<BR>资历也不出众,是有争议的人物。<BR>而他当时的职务为公安军司令兼公安部部长,<BR>工作性质特殊与最高层直接相关,<BR>毛泽东对他颇为赏识,是党内军内正在上升的人物,<BR>庐山会议后也正是他接任了黄克诚总参谋长<BR>和军委秘书长的重要职务。</FONT></P><FONT color=#6f4242><br /><P align=center><BR><BR></FONT><FONT color=#ff00ff size=4>9、大将——王树声(1905-1974)湖北省麻城县人</FONT></P><br /><P align=center><FONT size=4><IMG src="http://xinxiu.blogdriver.com/xinxiu/inc/sddj009.jpg" border=0></FONT></P><FONT color=#ff00ff></FONT><br /><P align=center><BR><FONT color=#6f4242 size=4>王树声,红四方面军的代表。<BR>与元帅中徐向前的情况一致,<BR>尽管王树声战争中没有骄人战绩,<BR>甚至在解放战争中的职务低于多数大将,<BR>但他担任过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BR>仅此一项足以保证他的大将军衔。<BR>授衔时他的职务与陈赓相同,都是国防部副部长。</FONT></P><FONT color=#6f4242><br /><P align=center><BR><BR></FONT><FONT color=#ff00ff size=4>10、大将——许光达(1908-1969)湖南省长沙市人</FONT></P><br /><P align=center><FONT size=4><IMG src="http://xinxiu.blogdriver.com/xinxiu/inc/sddj010.jpg" border=0> </FONT></P><br /><P align=center><BR><FONT color=#6f4242 size=4>许光达,做为红二方面军在大将中的代表人物列名最后,<BR>也是十大将中争议最大的人。<BR>他的职务、资历、战绩明显低于其他的人,<BR>而且在红军中仅担任师长,<BR>对红二方面军的代表性都嫌不足。<BR>由于红二方面军产生的高级将领本来就少,<BR>参谋长李达因资历有限而排除在大将之外。<BR>而曾担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的萧克,<BR>本是最有资格的人选,<BR>但他在长征时支持过张国焘的路线,<BR>又与此时主持军委的彭德怀水火不容,加上他<BR>当时训练总监察部副部长兼陆军训练部部长的职务较低,<BR>故而没得到大将的位置。<BR>授予许光达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于,<BR>中国当时在借助苏联建立自己的装甲兵,<BR>为了对等谈判,<BR>中国的装甲兵司令应与苏军的军衔相同。<BR>作为装甲兵司令的许光达<BR>也就顺理成章地获得了大将军衔,<BR>在各兵种的主官当中成了特例。</FONT></P><br /><P align=center><FONT color=#6f4242></FONT></P></TD></TR></TABLE></DIV><BGSOUND balance=0 src="http://www.midifan.com/midi/music.asp?id=792" volume=-600 loop=infinite>
沙发
发表于 2005-12-11 21:38:00 | 只看该作者
居然一个都不认识
板凳
发表于 2005-12-12 00:20:00 | 只看该作者
两湖的人真多。
地板
发表于 2005-12-13 03:23:00 | 只看该作者
厉害,佩服,如果老罗不血腥镇压示威就好了。
5#
发表于 2005-12-13 03:40:00 | 只看该作者
老罗镇压谁乐?~~
6#
发表于 2005-12-13 05:04:00 | 只看该作者
<>粟裕的足智多谋让他百战不殆。从战士、班长一直到总参谋长,是一路胜仗打上去的。他没有上过任何军事学校,但战略造诣确实全军第一,林彪曾自称“天才”,我觉得粟裕才是真的军事天才。</P><br /><>“国民党向解放区进攻时,1/3的解放军作战部队投入华东战场,而粟裕在这里指挥的作战一再创下辉煌纪录。解放战争开始后的一年内,解放军在各战场歼敌两万以上的战役共11次,其中粟裕指挥的就有6次。后来在淮海战役中歼敌55万人,粟裕领导的华野(三野)就消灭敌军44万人。”(摘自人民网)</P><br /><>他为人也非常有自知之明,一直坚持让陈毅做自己的搭档并甘做副手。因为他善谋而陈毅善断。他比较内向而陈毅开朗有号召力。这样的自知、理智、谦虚是很少见的,也是我们应当学习的。</P><br />
7#
发表于 2005-12-13 05:08:00 | 只看该作者
< align=center><B><FONT color=#cc0000 size=5>粟裕(1907—1984)</FONT></B></P><br /><>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军事家。1907年8月10日生于湖南会同坪村乡枫木树脚村。侗族。1924年春到常德,入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读书,参加中共领导的学生运动。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5月参加叶挺为师长的国民革命军第24师,任教导队班长。6月转入中国共产党。8月参加南昌起义,任警卫队班长,是南昌起义革命委员会成员之一。起义军在广东潮(安)汕(头)地区失败后,坚定地跟随朱德、陈毅转战闽粤赣湘边,10月任连政治指导员。 <BR>  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后到井冈山。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的连长、营长、团长、师长,红4军参谋长、红7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井冈山斗争,转战赣南、闽西和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 <BR>  1934年7月任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转战闽浙赣皖边。1935年1月同刘英率500余人突破封锁线到浙南,任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在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开辟浙南游击根据地。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独立领导部队开展游击战争。他摒弃“左”倾冒险主义的影响,从实际情况出发,调整政策,注意团结中间阶层,重视群众经济利益,并把公开的武装斗争与隐蔽的群众工作结合起来。采取“敌进我进”的指导方针,挫败了国民党军多次“进剿”和两次兵力各达40个团的大规模“围剿”,使浙南游击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BR>  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1月在闽浙边讲授游击战术时论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意义。4月任新四军第2支队副司令员、先遣支队司令员,率部挺进江南敌后,首战韦岗告捷。接着率领第2支队在南京、芜湖、溧水地区抗击日军。1939年8月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副指挥,同陈毅一起,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新四军东进北上、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开辟了苏南抗日根据地。1940年7月率部挺进苏北,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副指挥兼参谋长。10月协助陈毅指挥黄桥战役,粉碎了4倍于己的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进攻,巩固发展了苏北抗日根据地,开创了华中敌后抗战的新局面。 <BR>  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1师师长(后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苏中区委员会书记。制定游击战与要点争夺相结合的作战方针,保持基本区的相对稳定,发动群众改造地形,拦河筑坝,设置水下障碍,限制日军汽艇机动,开展海上游击战,在临江濒海、交通发达的平原水网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挫败日伪军频繁“扫荡”、“清剿”和“清乡”,建成了巩固的苏中抗日根据地。1944年3月开始对日军发动局部反攻,组织指挥车桥战役,创华中敌后歼灭战的范例。同年12月率第1师主力南渡长江,任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后又兼中共苏浙区委员会书记,巩固和发展了苏南、浙东抗日根据地,开辟了浙西抗日根据地。1945年指挥所部在天目山区对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行3次自卫反击战,缴获大批美械装备,率先实现了从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 <BR>  日本投降后回师江北。1945年10月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指挥高邮战役和陇海线徐(州)海(州)段战役,歼灭拒降日伪军2万余人,为迎击国民党军的进攻准备了内线作战的有利条件,使华中、山东解放区连成一片。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中共中央采纳他的建议,改变太行、山东、华中3支大军同时出击外线的计划,同意华中野战军主力先在苏中内线作战。7月起,指挥华中野战军主力3万余人,与12万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作战,七战七捷,每战均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歼敌一部,一个半月中歼敌5.3万余人,鼓舞了解放区军民敢打必胜的信心,为解放战争初期的作战指导提供了实践经验。中央军委将苏中作战经验通报全军,要求各区“仿照办理”。10月山东、华中野战军会师后,根据中共中央决定,负责战役指挥。 <BR>  1947年1月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仍负责战役指挥。在战略上仍处于内线的条件下,先后指挥了宿北、鲁南、莱芜、泰蒙、孟良崮等战役,共歼敌7个军(整编师)和1个快速纵队,内有国民党号称“王牌军”的整编第74师。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同陈毅一起率华东野战军主力挺进鲁西南,掩护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南下大别山,指挥沙土集战役,歼敌1个整编师,迫使敌从山东和大别山区抽调4个整编师来援,实现了华东战区由内线向外线、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转折,随即挺进豫皖苏边区。他体察军事政治形势的发展,于1948年1月、4月提出3个纵队暂缓渡江南进,集中兵力在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的建议,为中共中央采纳。5月陈毅奉调到中原工作,他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6月兼任豫皖苏军区司令员。六七月间,指挥华东野战军8个纵队、中原野战军2个纵队进行豫东战役,歼敌9万余人,取得了大规模攻城打援作战的胜利,改变了中原、华东战场的战略态势,打乱了国民党军防御体系,为尔后进行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创造了有利条件。9月指挥济南战役,攻克坚固设防的大城市济南,歼敌10万余人。9月24日提出进行淮海战役的建议,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原、华东野战军并肩作战,于11月6日发起淮海战役。11月8日与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张震联名提出将南线国民党军主力抑留于徐州及其周围逐步歼灭的重要建议,为中央军委采纳,对扩大淮海战役规模,发展成为南线的战略决战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战役中,作为中共淮海前线总前委成员,直接指挥了华东野战军17个纵队作战。 <BR>  1949年1月任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仍代理司令员、政治委员职务)。在渡江战役中指挥所部追歼逃敌5个军于皖南郎溪、广德山区,解放南京、杭州。5月指挥上海战役,歼敌主力8个军于上海外围,使上海免遭严重破坏。先后兼任上海市军管会副主任、南京市军管会主任、南京市市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在解放战争中,他富有战略远见,善于关照战略与战役和各战役、各阶段之间的联系,适时集中和转用兵力,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战役的胜利,积累了组织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丰富经验。 <BR>  1951年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4年任总参谋长。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深入研究国防战略,制定作战计划,探索未来反侵略战争的战略方针、作战指导和国家战备等问题,提出诸军兵种建设方针和富有战略创见的设想,使总参谋部在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中发挥重要的组织领导作用。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 <BR>  1958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错误的批判,并因此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同年调任国防部副部长兼军事科学院副院长。1972年任军事科学院第一政治委员。他致力于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提倡学习军事辩证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要在军事领域解放思想,研究和回答现代战争提出的新问题。是军事科学研究实践的一位开拓者。“文化大革命”中曾任国务院业务组成员,在周恩来领导下,分管铁道、交通、邮电、港口建设和造船统筹。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67~1968年、1975~1982年任中央军委常委。1980年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2年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1984年2月5日病逝于北京。主要军事著作有《对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作战方法几个问题的探讨》(1979)、《粟裕战争回忆录》(1988)、《粟裕军事文集》(1989)等。</P>
8#
发表于 2005-12-15 21:23:00 | 只看该作者
实实在在的大将。
9#
发表于 2005-12-16 05:28:00 | 只看该作者
<>很佩服这些老军人</P><br />
10#
发表于 2005-12-16 05:33:00 | 只看该作者
<>真的很不容易,爷爷常常很我讲他年轻的时候打仗的事情</P><br /><>讲的最多的就是渡江战役和淮海战役</P><br /><>感觉那个年代的人真的好不容易</P><br /><>抬着战友的尸体行军</P><br /><>这些活下来的老前辈通常都很CARE自己的战友</P><br /><>上次爷爷有个战友死了,全家人不敢啃声</P><br /><>下周偶爷爷过90大寿,虽然不在国内还要衷心祝爷爷健康长寿</P><br /><>顺便感谢一下那些贪官污吏门还有点孝心,晓得给爷爷办寿酒,这年头,守江山的人都是人渣</P><br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所属分类: 小分队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8-29 22:44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