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IBS PRE-MBA SUMMER BOOTCAMP – SHANGHAI JULY 9-13, 2014
从夏令营回来后一直在恶补休假中的工作,所以时隔多日才赶来发贴。忙碌中更加怀念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们,还久违的校园生活。
援引Andy哥的话“……很高兴也很幸运地在过去五天里面认识了大家,这真的是一段很难得的回忆,也是一个缘分。离开学校已经5年多了,能有这样短暂的时光可以再次体验学生的时光真的很棒,很珍惜这段单纯的友谊。……”
4月初的时候还是在中欧的微信上看到了这条夏令营的消息,时逢工作中遭遇挫折,正思考是否MBA会是一条解决途径,刚好看到了这条消息,便觉得真是在对的时候遇上对的机会。这样的夏令营其实蛮少见,此前只听说似乎INSEAD曾组织过类似的,但没有关注过。CEIBS的Camp无论从课时长度还是内容设置都是蛮全面的,而且费用不贵,便决然地申请了夏令营,当然很多体会是在参加后感觉才更深的。Anyway,经过了递交材料和电话面试后,终于争取到了这个名额。于是跟领导申请了假期,期待着7月的到来。报名成功后一直悄无声息,直到6月底终于收到来自中欧夏令营的组织者Kan的欢迎邮件,热闹的夏令营拉开帷幕啦。“Doas the Chinese do:Wechat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social media in China. We hope the BootCamp community will stay connected before/during/after the program. After youdownload the app on your smart phone and create your account, you may add mefirst and then get connected with the rest of the group.”呵呵,此后微信未曾有宁日。
DAY1:ICE BREAK“CANTINAAGAVE” 中欧的校园有点与世隔绝的feel倒是蛮适合读书和修身养性的。CANTINAAGAVE是距学校最近的一家酒吧,签到当天的晚上学校在这家酒吧为每位同学买了酒水,欢迎营员们的到来。然后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是social guy,酒吧里无论肤色和语言,大家都怀着好奇和passion了解周围的每个新鲜面孔。
夏令营正式开始前,Kan老大就把参加的同学们都添加到了一个微信群中,很惊讶居然有喇么多滴外国人,并且真的都入乡随俗的使用wechat,有些国际有友人是第一次来中国,所以在群里很激动地了解着各路信息,做为local的同学也很乐意分享自己的资讯。所以见面的时候大家都没觉得生疏,倒像是网友集体见面会。
营员中国际生的比例很高,好似一个小联合国,59位营员,来自26个不同的国家,32个都是foreign face。彼此聊起来好不热闹,这样一直到深夜大家才陆续离开。
所以,其实并没有修身养性。。这第一晚就从酒吧开始了。现在想来原来酒吧NIGHTS的基调是从这天就定好了的LOL
DAY2:FIRST CLASS 第一节课其实毫无准备,还沉浸在昨晚面部识别未苏醒的节奏中,新一天的课程就开始了。
【抱歉,此处无照片,全神贯注中】JEFF SAMPLER 是一位让人印象深刻的教授,诙谐幽默又超具表演天赋,让这样一堂课程充满趣味,同时超快的语速和突然的提问也让人无暇溜号开小差。在离开学校若干年后,这样高度集中注意力地上课,而且是英文,还真是有点不适应。据招生官说正式的MBA 学生在入学前要有1 个月的语言课程培训,对和我一样local 背景的学生或许是极好的。。。file:/// 初试牛刀后决定提前预习下第二天的Finance课程,因为此前真的没有fin背景。。。也没想到这位教授为这样一个夏令营的课程准备了39页的讲义……默赞。
DAY3:COMPANY VISIT 第二天的课有第一天的缓冲已经适应多了,虽然教授的语速更加的快,但标准的英式英语,听着很舒服。HENRIK也绝对是实力派教授,Booth商学院Ph.D. in Finance,曾在Fisher商学院做assistant professor,现在中坤集团任chair professor of finance,有理论基础也有实战经验。大家看到他的各种估值模型时伙呆了,虽然不见得用得到,还是不明觉厉。【此处有帅照】
同样开森而有收获的一节课。在课上的数字游戏中,下面这位非洲的小盆友中了大奖。
下午是由CEIBS特别安排的公司参观。由于人数问题,夏令营的营员分了两个Team,红队参观京东,黄队参观SIPG。
或许由于京东的上市,导致想去它家参观的同学好多,但是接待人数只限30,所以没有分到红组但又特别想去的同学就要自己去游说换组啦。参观了京东的同学说京东的库房高温又没有空调,导致员工福利问题成为了提问的焦点;而另一组的同学则是去参观冷链物流公司,感受零下25度的低温。
这一行好像乘坐旅游大巴的春游,大家陷入不明的自嗨中,于是在返程中即相约好晚上聚餐酒吧的走起!
在这一天过后开始有不同的小圈子慢慢成型。和在商学院生活一样,一定不要错过聚会,嫩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圈子,但是不能没有组织参与。Mingle in!
Party到半夜2点,碎去。
DAY4:CULTURAL ACTIVITY 昨日玩耍到深夜,今天仍然按时出现在了教室,趴地的同学们会心一笑。
下午继续参观公司,红队去VC公司,黄队去咨询公司。我和队友换了位子,于是去了Morningside,也又认识了一群新的小伙伴。 之所以可以来到这家VC,是因为它有三个partner是中欧的校友喔。粉喜欢VC的workload和working style啊,很low key,很有米,很适合养老啊,有木有,早入这一行的有福了。
参观完公司,晚间学校还特别安排了一场文化交流活动,和国际友人们一起画京剧脸谱。呵呵,同学们都很有才的说哦?看,乃们的作品!大话西游~
这些“文”的过后自然不能没有“武”的,继续酒吧“大脚丫”的走起!今天的Party阵营又扩大了,也打了破昨天的归寝记录,晚上3点才归。。这之后每个人在team中也都有了新的称呼。哈哈,太high了,曲终未散就凑份子约起明晚的趴,I LOVE IT.
DAY5:GRAND DINNER & HANGOVER 第四天学习生活已完全进入正轨,连续熬夜后开始上课溜号了。
不过这位教授很是牛奔,对中国的了解很深刻,还不时地夹杂些很红的中文词汇,引得同学们连连爆笑。
下午学校组织游玩田子坊,对于国内的同学,可能已然去过多次,于是利用活动时间赶快补觉。而我们的Tony哥,则利用下午为整个team读case,有团队的感脚很好哈哈。
晚上的Exclusive Dinner在上海外滩Kathleen’s Waitan进行,在露天的平台上欣赏雨后的清新夜景,很是恰意。大家交换着这几日的心得,珍惜着最后聚会的时光。
当然风停雨歇后,我们还要继续下半场!有图有真相,不解释。
DAY6:CASE STUDY Hangover再次刷新归寝记录,当躺在床上时,天已蒙蒙亮。逃课也是学校生活一个组成部分吧。大家很有默契地一起放弃了第一个session,并在第二个session开始之前不约而同的聚在一起基于下午要的case进行brain storming。 上午的第二个session是Alumni Sharing,4位校友为大家分享了自己在中欧就读和毕业工作的经历,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在不同的地方工作,相信想要了解中欧就业情况的同学,都可以获得很好的评估和衡量。 下午是整个夏令营的最后一个课程——传说中的case study。教授是韩国人Kim,引导着整场讨论的进行,但是由于一些同学们要赶飞机,有的太high了没来课堂,所以导致课堂略显无序了些。但还是感受了case study的模式。
课程结束后,EMBA的同学们还为夏令营的同学们送上了一场简短的送别音乐会,一首舒缓的菊花台,一首欢快的大阪城的姑娘。
歌毕,走在后面的外国友人说,还是第二首好听,第一首节奏太慢了。遂感脚中西审美的差异还是蛮大的……
在夏令营的尾声,CEIBS还为每位营员发了毕业证以做纪念,学校已为各位亲抛出橄榄枝,有意的亲们速速递上情书吧。
OVERVIEW: 5天的夏令营很快就结束了,虽然不能和商学院的两年课程相比,但还是可以管中窥豹。 夏令营的组织很有序,课程可以看出是用心筛选过的,cover了IT/high-tech,finance,marketing,general management,supply chain和consulting多个领域,教授来自瑞士、德国、中国、法国和韩国,文化背景多元,课程形式有lecture也有case study,课外有实地参观学习也有充分的social space,在职业发展上有alumni experience sharing也有和career center workshop,还是非常充实的。 这次参加的营员中国际化背景的学生更多些,比例可能比全日制的班级中略高一些,而local的同学中多数也都是有过留学经历的;来自的行业最主要集中在Corp和家族企业/创业公司,有个别CorpFin和Consulting背景同学,没有投行背景的(或许是工作太忙了,无暇参加),但从校友反馈来看在FT MBA中是有一定比例Fin背景同学的;营员的普遍工作年限4-6年,在中国人中最大的80后,最小的90年后,真是不禁让人感概长江后浪推前浪。 大家怀着不同的目的来到夏令营,当然更主要的是想确定MBA是否会是适合自己的选择。相信这几天结束后大家都会有了自己的答案。
从上海回来后,有一种莫名的轻松感,不知是来自这几日的忙中偷闲,还是心态淡定后的霍然,总之一段难忘的体验。相信2年的Full Time MBA会改变人更多,在工作到疲倦后或许需要那样一些时间为自己充电,将自己从日常的事务中抽离出来,让自己沉淀,系统地回顾下过往时间中在工作中的收获,然后再次起航。而这时的同学或许也更相惜吧,因为大家都足够成熟和明了自己想要什么。和一群聊得来的朋友聚在一起,很欢乐也会很有收获。“最后很感谢前两天有机会跟大家一起出去喝酒,让我了解到…FUCK!!!原来跟年轻人一起喝酒真是他妈有趣。我平常都只是商务上的应酬,没有这么欢乐和有趣。希望以后生意越做越好,可以到处出差,找各位继续疯继续玩。”—Andy。希望未来能在CEIBS继续做同学或是在事业上继续合作。同学们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