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34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5186|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Words of Wisdom V (携隐专栏)

[精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2-19 12:47:00 | 只看该作者

Words of Wisdom V (携隐专栏)

Part I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13&ID=228426&page=1

Part II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13&ID=228451&page=1

Part III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13&id=228452

Part IV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13&ID=228453&page=1


携隐口水比较多,只好开个专栏。
000: "象毛主席语录一样"

携隐

申请的round很难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be prepared,只要能准备好,第一轮和第二轮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对于ESSAY的题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我们也不知道自己的理解是不是正确。我以前写的时候,是写了我两年来的工作上采取的efforts,以及课外的一些efforts,但是每一步都是跟我的career goal联系在一起的,对我的career goal没有帮助的东西,即使涉及到promotion或者achievements,我都没有写。 ESSAY写作说到底还是很个人的东西。前两天Alex来找我们,我们几个异口同声一致认为申请最重要的就是be yourself。所以不要担心,大胆写吧。

你说的“学校嫌可塑性不强,嫌没经验”的观点,我并不这么看。MBA是帮助你做career发展的一种途径,无论你在什么年纪,只要你有充足的理由告诉学校,MBA(而且只有MBA)能够帮助你达到你最后的career goal,那就足够了。学校在招人的时候,的确会考虑一些因素,比如你的contribution,你将来就业的难易程度,你跟学校是否fit--比如,你如果很想很想做finance,你最好找一个理由告诉学校why Michigan other than Columbia or Chicago;再比如,你要进的公司,根本不来Michigan做招聘,而且离Michigan很远,做off-campus job search也不方便,你就必须提供很强的理由,为什么你觉得ROSS能帮你达到这个目标--anyway,任何background或年龄或种种硬件条件都不是申请中阻碍你的关键因素,关键是,自己要真的想的很清楚:WHY MBA, WHY ROSS, WHY NOW, & WHAT IS MY CAREER GOAL.

申请这回事没有那么多硬性条件的,全看你怎么诠释自己的career goal和career path,诠释自己的各项skills。

其实申请这回事根本没有“有希望申到...吗”这样的疑问,只要你符合学校的基本要求--学士学位、GT成绩等,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决心和努力的问题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fit。你要找对学校,找到自己喜欢的和适合自己career goal的学校。  从你的描述看,我个人觉得你对学校了解的还不多。实际上,选校之前,要先订好自己的career goal--更细的那种。公司管理有很多方向,你到底选择什么方向?是general management还是financial management?是管理自己的公司还是管理别人的公司?如果是general management,你想进什么行业?如果确定了行业,你想进什么公司?……这些都考虑清楚以后,再来看各个学校的强项和招聘情况,然后选择学校。

essay是很personal的东西,其实只要写出自己的特色和能力就行了,没有正确答案的。

我个人的感觉--只是个人感觉--美国是一个注重story telling的国家。任何事情,任何理由,任何有利或不利的东西,只要能说成一个非常顺的非常logical的story,只要能让人相信这个story,就可以。甚至在平常,跟人交流,或者教书,或者沟通,都尽量说成story--story telling对MBA来说实在是很重要的skill。

MBA是敲门砖,也是底牌(from dukesam)。你现在就把这个底牌打出来,将来想翻身就再没有牌可以打了。

为了自己的前途做最适合自己的打算,人之常情。但是在这条路上能走多远,是个问题。

不是一天到晚骂美国才是爱国啊,积极探询美国做的好的地方,分析中国哪些可以借鉴,才是比较down to earth的做法。

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们的目的是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仅此而已,不是为了说服别人听自己的,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多么正确。

职业也好生活也好甚至八卦也好,只要是涉及自身的东西,要保持中立都不容易,所以才要时时审视自己,就算不能完全中立,至少保持open的态度,虚心对待别人不同的观点。

希望大家以后讨论的时候,说明自己的观点就行了,不要对对方下结论。即使你认为自己的观点完全是对的,对方完全是错的,也没有必要轻易判断对方。

挑战无处不在,做自己喜欢的,起码还可以享受过程。

凡事其实尽力就好了,人永远都不会有准备特别完美的时候,即使准备的很完美,届时都有可能有意外发生。而且,别人对你的期望,并不是你准备的有多完美,而是要从你的反映中,看到你的潜力,从跟你接触的过程中,体会到你的成长。

道理是对的,人生却不可能如此完美,在时间有时就是一切的商业世界,在时间永远不够用的MBA生涯里,随时都可能是稍纵即逝的机会。

人生有很多时候,就是没法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进行,就是需要一边做一边学的。

人生这么短,真的不应该浪费在患得患失上。事前当然要好好考虑,可是如果各方考虑后已经做好了决定,那就没必要再胡思乱想了。

关于时间的掌控,工作和申请的平衡,这个其实是很个人的东西,别人给不了好意见,只有你自己慢慢能琢磨出怎么平衡。上了商学院,我保证一定比你现在更忙,有更多东西需要平衡,现在就当先练起来吧。两点小tip:1. 做一件事情就认真做,不要分心。2. 利用好每一点小间隙的时间。

MBA本来就是学习怎么分配自己的时间,你基本不可能做所有你想做的事情,每天就是不停在取舍。所以说,没有受不了一说,好好努力,尽量汲取就是了。
网络本来就是交换信息的地方。尤其是CD,写的人,分享自己所见所闻的人越多,我们对这个圈子的了解就越多,也就越受益。

不要轻易批评/看不起某个学校。学校能做出自己的名声都有自己的道理。

思维简单,有时候更能帮助人集中精力,攻克困难。

我之所以能集中精神,不太想别的事情,一路专心攻到底呢,是因为我事前就想的很清楚了,做好了决定。我一旦做下了决定,那就一定是勇往直前绝不回头的了。

除了“技术”上的积累之外,人品的积累,人生阅历的积累,也是很重要的。无论曾经经历过什么,经历越丰富,积累的就越多,以后也越容易跨过石头。失败经验的积累,不但可以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还可以从这些积累中,领悟到做一件事最有效的方法。待人处事的积累,看身边人表现的积累......会让你感受到,年纪越大,人品越重要。做一个正直和忠实于自己内心的人,也许会吃很多眼前的小亏,可是长远来说,却会给你增加一种气度和自信,以后的路会越走越开阔。那些只看眼前利益,锱铢必较,不讲原则的人,反而没有什么大前途。

人生真的是长期而持续的积累,无论你的起点在哪里,只要看准了目标,安心往那个方向努力,慢慢就会超过大部分的对手,得到你想要得东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人喜欢多干活多挣钱,有些人觉得最重要的是享受慢悠悠的生活,那都是性格的不同。喜欢悠闲生活的人,不能忍受光为了钱就放弃那么多享乐,很正常。喜欢快节奏的人,受不了慢悠悠的生活节奏,也很正常。人都是经济动物,自己做的选择,都是觉得能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举个例子,有人喜欢月光,永远买最当季的衣服,有人喜欢存钱,觉得衣服干净整洁就好不必追求潮流,你说哪种“优秀”?个人生活态度不同而已。既然怎么花钱是个人态度,怎么挣钱为什么就不能是个人态度不同?

自己平衡就好了。人跟人不同,有些人生来就闲不住,定不下来。但是这些人就是喜欢这样的生活,可能跟大众眼中的“清福”定义不同吧。我就是享不来清福,让我一成不变慢悠悠轻松过一生我绝对受不了。我就是喜欢折腾,折腾是我的人生乐趣。倒不全是争强好胜。其实年纪越大,越觉得,争到如何,争不到又如何呢。结果我会期待,但也不是那么在意了,只要我在这个过程中尽力了,享受到了期中的乐趣,也就好了。再说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了,结果不会差到哪里去的,即使不是自己想要的,也可能在别的地方开花结果。这种先做了再说,不担心结果的简单,反而可能是我眼中的“清福”吧。

我觉得你首先要做的,是好好做一个决定。想一想到底自己要不要念MBA,到底MBA,以及之后的生活,是不是你想要的。做一个最后的决定,做好之后,就什么都不要多想,不到达目的不罢休,一心一意做下去。当然,决定的过程是很磨人的,谁也不知道将来确切是什么样子,好像很多东西都是得到一些失去一些,总需要去衡量去平衡,而且没做过的事情,也不是那么熟悉,没有那么充分的信息来帮助判断。我是这么做的:问一问自己,如果不做的话,是不是真的放的下,如果不是,就干脆点去做。对于MBA,当时我的结论是,我一天不申请,我就一天不能move on,会一直纠缠在申还是不申的问题上,既然如此,那就申了再说,起码不用为申不申烦恼了,至于做完以后嘛,以后自然有以后的选择。我的人生观就是这样。当你对一个局面不满意,就破局,至于破局之后,会不会比现在这个更差,那谁知道呢,如果更差,继续破就是了啊。人生就是这样,新的东西总是会带来新的机遇,有时候action就是了,没必要考虑太多。

人的一生,对职业的态度和看法是不停在改变的,别说是你一个缺乏信息和帮助的国内大学生,就是美国的MBA,很多人进来的时候也未必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所以,我个人是很推崇毕业之后要先工作的。找一份你目前能找到的,听上去对你吸引力最大的工作,先做起来。只有当你真正工作了,真正置身社会,才会真正对工作,对社会有了解,才会慢慢知道自己擅长的是什么,欠缺的是什么,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又如何,这才能够结合自身,考虑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很多东西,要亲身体验,亲自置身于那样的环境里,才能真正知道那是什么东西,适合不适合自己。你现在是一个大学生,缺乏信息,缺乏经验,对将来感到懵懂是正常的,不要紧。勇敢的去尝试就好了。第一份工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的沉着和学习的态度,以及你个人的能力和努力。

我逛论坛,总是看到很多人说工作不开心,总是做杂事。其实新人总是要经历一个阶段,才能等到发挥自己的机会的。在工作的最初,成就,金钱,职位等等都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你接触的人,你看到听到学到的东西,你对自己评价的逐渐形成,你对一个行业的逐渐了解。experience是很宝贵的东西,你的experience越多--好的和坏的--你的思维越成熟,对将来也越清晰。

Everything has a price。人一旦长大,就会发现生活很公平,你想要得到什么,就一定要付出相当的代价去换取。而选择职业的过程,就是给你想要的东西定价,然后反问自己有没有足够的钱买,愿不愿意付这个价的过程。所谓的“热爱”,其实不是真的爱一份工爱到可以忽视它所有的缺点,而是,当你付出高昂的代价时,你觉得开心,值得。

择业是个过程,秘诀就是多问问题。问别人也问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对中国同学来说可能更重要,因为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是要有出息而不是要过的开心。从对自己的分析和审视开始,当你慢慢意识到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生活,喜欢和什么样的人交往,比较喜欢用到哪些方面的技能,过去做什么的时候最开心。。。你就会知道什么职业最适合自己了。

围城只是个便宜的说法,其实,如果你作出进不进城的决定之前,已经仔细客观的考虑过,然后才想要进或者不进,那也不会有那么多围城的困惑了。我反而更觉得,人生无完美,任何东西都是有两面的,不要光盯着一面看就好了。


其实,谁说的一定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呢?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能把工作和生活合二为一的人寥寥无几,即使真能做到,也总有要取舍的地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2-19 12:47:00 | 只看该作者
未来做何选择,应该慎重考虑。一毕业就申请MBA,申请到好学校的几率比较低。即使申请到了,没有工作经验,MBA会读的非常累。不能跟工作经验相结合,MBA给你带来的价值会大打折扣。还有,公司来招聘的时候,不光是看MBA的,更多的是看你的简历,看你过去的工作经验,如果你毕业就去读MBA,找工作也相对会困难一些。年龄固然可以成为优势,但是有时候只有在硬件(比如说工作经验)过关的时候,这个优势才能体现出来。 抛开MBA不谈,就职业选择来说,毕业就读MBA,也不能很好的帮助你决定将来的就业方向。一切都只有你做过,经历过,才会真正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不喜欢的是什么,擅长的又是什么。MBA最适合有明确职业方向的人,这些人会从MBA中得到最多。其实,MBA开学不久,你就必须确定方向,然后一心一意开始找这个方向的工作了。你确定你到时候知道最适合你的是什么吗?

人生是马拉松,不是短跑,没必要时时刻刻都要抢在别人前面。放长线才能钓大鱼啊。

选校是申请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环,一定一定要对自己将来的career goal有清晰的认识,对自己喜欢的学校的氛围、教学方式有清晰的认识,对MBA两年的期望有清晰的认识,然后再好好选择学校。选校正确,不但对career有最大的帮助,而且会度过两年极其愉快的生活,也许将是整个人生最激动人心的两年。选校如果不fit,对career帮助也许就没有那么大(即使top 10都很强,各个学校还是有很大差别),而且你可能会浪费两年宝贵时间--因为原本你可能能够更好地享受这两年假期地。 但选校可能也是最难的一环,因为大家对学校了解的途径实在太少了,没有到这个学校,光听介绍或看资料,实在没有办法对这个学校有深入的了解。

想提醒大家,第一,不要盲目选校,选校的时候要综合考虑自己的career和personality,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学校(是最适合,不是说ROSS不好)。比如,真的很想进consulting的,Kellogg当然是比较适合的学校,他们的consulting气氛很浓,而且很多很多人都是McKinsey过来的。第二,不要把B-school当作任何guarantee,无论到了什么学校,找工作仍然要看个人努力。我说的难,指的是付出的efforts而言。进top的IB和Consulting有没有可能?当然有,不然我们来念MBA干嘛呢。但是容易吗?我只能说挺难,需要付出很多很多的努力。即使native speaker,要进大IB公司,竞争也非常的激烈,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就好比GMAT,很多人都会说很难啊,但是最后很多人还是拿到了很高的分数。

学校好不好,对找工作当然有很大的影响。你想去的公司来不来你学校,你想进的行业或公司有多少你的校友,多年累积的CAREER SERVICE经验,不同的exposure。。。这些都决定你找到满意的工作的可能性。好的学校,几乎所有好公司都来校园招聘,校友力量强大,学校或高年级学生在CAREER SERVICE上帮忙很多,加上筛选学生的时候就有更高的要求或标准,种种因素加在一起,当然理所当然会有很漂亮的就业数据。可是这些有利条件加在一起,如果缺少你个人的努力或正确的方法,也是白搭。相反,自身的努力有时候却可以克服一切不利因素,给你一个你满意的结果。intern期间,很多人都聊到这些,说身边一些相对不是那么TOP的学校来的人,很多也很出色,沟通能力很强,适应很快,而且工作也很努力。最后的结果,公司留一个不是TOP学校的,开掉一个哈佛或沃顿的,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个案永远都要看个案的具体情况,只不过从大体上说,好学校留下来的比例比较高而已。

大家确实有很多地方可以了解学校的信息。我个人比较推荐的是brochure,了解一个学校,从brochure入手是最简单直接的。brochure会给你一个学校的大体印象,你也可以从中了解到学校以什么为豪,长期以来学校认为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从brochure中产生的一些疑问,可以作为internview的时候问interviewer的问题。  学校的website当然也是很重要的资源。基本信息都能从中得到。一些涉及到体验、特色的问题,我们如果经历过的,我们可以进行补充,这样对学校就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GMAT分数这回事是这样的,如果你能考高当然很好,对IB/Consulting在interview的时候或者在写简历的时候,就多了一样可以供别人参考、或者说可以sell yourself的东西。但是如果你考的不算很高也不要紧,不提就是了。Ross对GMAT分数没有底线的要求,重要的是你的story,不是你的分数和其他硬件条件。要记住,所有的硬性条件都是服务于你的story的。

大多数人都差不多,关键在于方法和投进去的时间。当你觉得something wrong的时候,不要想是因为自己比别人笨,要警觉,是方法错了,还是时间不够,还是自己状态不佳,然后及时调整。

系统的复习非常重要。杂乱的东西加在一起效果绝对没有每天有规律有安排的复习好。大脑的复习进程就好像治水,先有计划有安排的分流,将分流都理顺以后,再把分流的部分都汇总,水就伏贴了。如果你今天这里建个坝,明天那里填个吭,哪里水大就先堵哪里,堵完扔在那自生自灭不出问题不理,那水是永远治不好的。不但治不好,还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open to every possibility,指的是不要被固有的东西限制,不要被自己的思维限制,任何事情都要有尝试的好奇心,任何事情没有试过之前都不知道最终会是怎样。至于down to earth,一句话,就是action。要有行动,也要有表达的能力,但是在表达之前,至少已经有了非常可行的行动计划。先做,action,而不是光说不练。还有,就是从不夸耀,踏踏实实做出来给大家看

最重要的不是某些数据,而是你的story。不要关心自己的数据低有没有机会,只要ROSS的website上没有说GPA2.8不能进,你就永远有机会。要关心的是怎样在自己的story中解释这个数据。why 2.8远比2.8本身要重要的多。 还有就是,如果你已经毕业很多年,而且GMAT考的不错,基本就可以弥补GPA的问题,不用再解释了。GPA我个人感觉真的不是很重要,不要在别人没有注意的时候刻意解释这个--除非你有一个很好的story可以借题发挥,比如说你大学课外活动极其丰富出色,或者大学花了很多时间创业,等等。

巨牛的人,每个学校也都只有几个而已。每年都有那么多的MBA入学,其中很多人也都是普通人,比如我,比如我们Ross的其他一些同学,大家的背景都差不多,成绩也不见得都很好。我觉得大家最后申请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硬件,在于思考--对自己前途的思考,对过去的回顾,对why MBA,why Ross的反复思索。只要你想通了这些问题,对自己的过去和未来有一个很逻辑的联系,对自己的stories非常自信,自己能先说服自己,成功的希望就很大

这个世界上有一样很amazing的东西叫做google。有空用一下吧。

没有得到的东西,一笑置之,失败的事情,没关系,掉头再来。这样的明朗,虽然是种积极的态度,可是有时真的有点怅然若失,反而希望自己多点计较,多点情绪,多点悲喜,这样,无论快乐或者悲伤,都更浓烈和纯粹,生命才精彩啊。

interview的solving skills就是多想多练。第一次自己的story肯定千疮百孔,而且肯定要花费最多的时间。不过无论多么难也要先把第一版故事写好,练熟练,然后mock。mock过后很快就知道自己哪里说的不够好,自己故事的破绽在哪里,说的东西到底有没有说服力。根据mock的结果,继续修改故事,然后再mock。反复多次,慢慢就会对interview很有心得了。当然mock的对象也很重要,最好找MBA来mock,或者旧找consulting,banking之类比较大流的行业,他们的招聘标准很大程度跟MBA类似。

Interview问题汇总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13&ID=151012&page=21

当然申请过程的确很辛苦,也不是没有付出过努力。而且申请MBA也是考虑到过去的背景,也就是说过去付出的辛苦的。可是这些都是为了MBA而已,进了学校,开始找工作,就是新一轮的努力了。人生本来就是这样,只有持续不断地努力,才可能有持续不断地成功嘛,尤其是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哪可能努一把力然后就此坐享其成的。MBA只是手段,期望进了好学校就万事无忧是不可能的。进好学校,只是第一步。要实现梦想,需要踏踏实实,一走下去。要不停地努力,不要指望一步登天。就好像娱乐圈一样,明星们要维持红的程度,是需要不停努力的,一旦停止努力,过去再红,再厉害,也会很快过气,渐渐让人想不起来。相反,如果一直踏踏实实地努力(当然还要用对方法),所有的付出最终总是会得到回报的。

海归的前景,第一要看这个人是从什么学校出来的,第二要看他/她进的是什么行业。当然个人能力和素质是根本,一个学校的也有可能参差不齐。基本上好一点的学校,进top的consulting firms和金融类firms的,都很不错,也有进大公司做internal consulting的,也是很不错的。因为这些行业比较标准化,和国外比较接近,MBA的知识和价值比较容易体现。其他行业,不是说MBA不好,而是还没有形成MBA的氛围和文化,没有系统和制度来区别对待MBA,再说,本土企业的管理,光一个MBA学位是远远不够的,外企公司的本土化管理,也是一个道理。如果你想进这些公司,那就要自己权衡一下了。归根结底来说呢,MBA本来就不是神话,只是给你一个系统的business和management的教育,至于怎么用,怎么结合你自己的能力,怎么把握机遇,都是个人问题了。

现实和幻想总是有差距的。任何事情要做好也都是需要时间积累和作出牺牲的。你要知道比你hungry比你eager的人大把大把,其中可能有些比你起步还早比你背景还强,如果你真要做的比他们好,抢到仅有的少数机会,你就要比他们更加的有计划更加的disciplined。

在美国不是一定做不上去,而是需要额外花很多的时间精力,去缩小文化和语言的差距。这需要时间,但是这一行最吝啬的也就是时间。往往你第一次做的不那么完美,接下来两年你都可能不再有机会,两三年一过,你和别人高下立分。这一行全靠经验积累,全靠在实战中学习,你实战的机会少,一开始就输给别人,以后差距只会越拉越大。在美国的经历能够拓宽我的眼界,给我很多思考,帮助我了解不同的文化,顺便也把英文练好。还有就是,我希望在还年轻的时候留在更多挑战的地方,觉得这样生活更精彩,将来回去也多一扇门一扇窗,可以听见看见更多元化的东西,也更能独立地思考。

背景不是不重要,而是没有大家想得那么重要。任何行业看重的都是能力和经验,背景就是为能力经验服务的,你有背景只是更容易证明你有这方面的能力,如果你能通过其他方法,比如你的谈吐,你的表现,面试等等来证明你的能力和潜力,那背景就不重要了。在证明你的能力和潜力的过程中,英文好当然占优势的,不过最终还是能力和态度和你对行业的热爱说了算。要让人家喜欢你,远不是英文好那么简单,这跟你喜不喜欢一个说中文的人是一个道理,你喜欢谁,总不至于是看人家中文造诣有多高吧。

PK掉别人靠能力和态度,靠personality,不靠背景,背景只是证明自己的手段。你能在非finance的背景中,总结出自己适合做finance的能力,显示自己学习能力强,态度好,肯吃苦,就可以了。投行有非常完善和庞大的培训系统,大多数东西都是入行以后学的,所以对能力和态度绝对更加看重。

1. PPT。不推荐用PPT。每个商学院都有做PPT的高手,MBA也有自己preferred的一套presentation的方式,两年出来就算自己做得不好但是起码看过无数很好的presentations,对PPT会比较挑剔。我的经验是大部分人做的PPT看起来都很业余。PPT能给人留下好印象的两个可能就是,1) 真地做得非常impressive;2) 诙谐有趣简单搞笑,但是要短。

2. "anything else?"。当面试官问你这个问题的时候,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觉得你很boring,没有特点,没有亮点,所以希望你能讲一些能让他记住你这个人的东西。每个人自我介绍都会讲why MBA,why school,长短期目标,而大多数的中国applicants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听上去就明显像是编的,空,不convincing,没有逻辑。面试官听多了这些千篇一律明显不是真心话的答案,自然会越来越觉得无聊,希望听点别的。你讲一个自己人生比较难忘的经历也好,讲一个你坚持了很久的兴趣也好,或者朋友对你的评价,anything,总之能让你这个人的形象更加活泼生动的东西。我还记得当年nartic给我讲他爬雪山差点没撑过来,历经万难,爬完之后有很多感触,改变了很多想法的故事,至今仍栩栩如生。如果大家看过《21》,应该记得开场那个面试官就说了,你表现出众,参加各种课外club和竞赛,GPA 4.0,恩,很完美,但是申请这份奖学金的76个人中,绝大部分人都有你这样的成绩和背景,你要有不同的"life experience that dazzles me",才可能jump off the page。申请MBA竞争一样很激烈,申请人大多都有很出色的背景,你要有一些东西,尤其是你的life experience,不一定dazzle,可是去给人留下印象,你的胜算就会高出很多。

3. leadership。这个是中美文化差异的一个表现。对很多中国申请者来说,一讲到leadership,就是CEO,CFO,management,我自己也做过interviewer,也看过很多朋友的essay,迄今为止不知道看过多少“我给management提了建议,management采纳了我的建议,由此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节省了巨大的成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的例子,以至于我现在看到这样的例子条件反射就不想读下去(不知道为什么每次一读到类似故事的开头我就会想到任正非的“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开玩笑的,不要砸砖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对美国人来说,做好自己岗位上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越是日常的东西,越能表现who you are。leadership正是应该体现在日常点滴中的,举给management建议这样的例子,第一不容易三言两语就解释清楚situation(对方会有很多疑问,你为什么要提建议?management为什么需要你的建议?为什么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为什么别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不是你的职责范围之内,负责的人干嘛去了,等等),第二不日常。我个人是比较喜欢看你怎么带手下,怎么组织部门做好工作,发挥长处,怎么营造好的工作氛围,怎么挖掘和培养人才,怎么鼓励手下激发潜能,怎么在特定的局面下稳定人心迅速解决问题,这类的故事。如果没到经理层面,没有手下,那也可以讲讲怎么鼓励同事,怎么帮助经理营造好的环境,怎么视部门的事情为己任等故事。在我看来,leader就是和平时代鼓励大家发挥最好,战争时代能站出来保护大家,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做,能将零散的个人拧成一股绳的人。责任心这种问题,对美国人来讲,责任心是must have,不是一个突出的能力。责任心的例子的确很难看出leadership的。

4. 个人兴趣。我觉得这又是一个中美文化差异。无意冒犯,但读历史书这样的爱好,除非正好臭味相投,否则大多数美国人的反应都是:好无聊(大多数美国电影里面读书好的爱读书的都是学校里面不popular被人看不起的,美国人的high school和college崇尚的是运动健将活泼开朗爱玩型的)。面试(以及平时和人的对话)有一个原则,就是要尽量讲open的话题,使得双方都能聊下去,而且最好能尽量发掘双方的common interest,使得对话变成双方都积极参与。万一你要是碰到一个完全对历史人物不感兴趣的面试官,就算人家认真听,他的knowledge有限,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你想表达的东西。说到历史人物,国外对老毛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这种偏见不但来自他们对老毛本身所作所为的评价,还来自于他们深信中国人民是被老毛洗脑了。对于一个极度崇尚思维言论自由的国家,这种行为是让人深恶痛绝的。有争议的人物一般不适合作为interview的话题。interview一般就30分钟,楼主的情况已经很特殊了也就一个半小时,你的任务是在这30分钟到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面把自己sell出去,你真的希望把时间都花在解释老毛上?就算老毛没有争议性,也不算是很理想的讨论对象,因为他太家喻户晓了。你是真的对他有想法有研究呢,还是人云亦云呢?回答这个问题的几分钟里,你真的能证明你不是人云亦云?MBA很看重你个人真正的想法,都希望能够招一些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举的人物例子,最好是你的真实想法,你真的喜欢。楼主后来在帖子也说了,你对他后期的做法不认同,那你面试为什么尽说他的好处呢?听起来第一不客观,第二不像是你自己的想法。还有,你说的老毛的特点,的确可以套到很多领袖身上去,老毛有什么特别的呢?如果你说不出来特别的,那你说对他特别感兴趣就是人云亦云喽。

7. 本科最喜欢的课程。这个答案,老实说,还是很boring,而且你的答案和你的selling points都无关(要时刻记住interview是在把你自己卖出去啊)。学习了西方理论和人物,and?和你申请MBA有关吗?我为什么要坐在这里听你对西方人物的兴趣呢?20美金的故事,额,老兄,不要怪我直接,我真的觉得很假。你的面试官可能是有一点mean有一点harsh,但是他说的东西都是有道理的。当你说的故事有许多类似版本的时候,为什么是这一个而不是其他对你而言inspiring?如果你说不出来unique的理由,我很难相信是你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说来应付面试的。

8. career goal。你的描述非常不make sense,本末倒置。你想做的是corporate finance,就应该大肆称赞芝大的corporate finance有多好多好,学校的学业环境,教授,club,校友,就业,等等。strategy和marketing,如果强当然好,如果不强也没关系,不是你的目标(career goal说到marekting真是很奇怪)。corporate finance和marketing真的八杆子打不到一块去,完全互不相关的行业,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几乎没有重叠的,面试官那么说也不奇怪了。


我的经验是家庭原因总是加分的,但前提是家庭原因是最后一个理由,而不是第一个理由。还是要先按照传统的流程把该挖掘的学校优点都挖掘了,显示你确实对学校做过功课,很了解这所学校了,最后再说到这个理由。面试就好比提亲,人老爹问你说,你为啥要娶我家姑娘啊,你说哦就因为你家姑娘和我是一个地方出来的。恋爱也没谈过,姑娘有啥好的为啥喜欢也说不出来,那你叫别人怎么放心把姑娘嫁给你呢。
板凳
发表于 2007-2-19 12:48:00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7-2-19 17:50:00 | 只看该作者

用尽全身力气来顶!

口水虽多,但吐的到位~ n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19 17:57:22编辑过]
5#
发表于 2007-2-19 18:02:00 | 只看该作者

很有启发的口水

6#
发表于 2007-2-19 21:02:00 | 只看该作者

Very impressive

7#
发表于 2007-2-19 22:10:00 | 只看该作者

“携隐口水比较多,只好开个专栏。”

呵呵,不知道XY MM看了做何感想。

anyway,great job~!

8#
发表于 2007-2-19 22:49:00 |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2-20 00:14:00 | 只看该作者
携隐看后的观感就是:以后有专栏让我吐口水了,HIAHIA。
10#
发表于 2007-2-20 00:17:00 | 只看该作者

hoho, Yao 版又帮着做了总结,professiona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12-3 11: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